生态—经济视角下生态危机根源的文化探讨(2)
三、逆生态的人类中心主义
《圣经》创世纪中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1:26)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1:27)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1:28)在此宗教思想影响下,人类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的思想观念。古希腊很多文学一直宣扬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肯定人类的“中心地位”,标榜自己为“万物的尺度”。在这一文学传统影响下,欧美文学大肆宣扬人的征服欲望和征服力量,形成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西方工业文明。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的利益是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自然界只是为人所开发和攫取的客体,只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工具价值。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控制自然”的观念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原本一个有机完整的“浑然”世界由此而被分割拆解。由于人类对自然的毫无节制的掠夺和破坏,人的欲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势必造成人类生存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自然界以自然灾害的形式不断向人类进行报复。
四、工业化的负价值:反自然性
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被称为“反自然性”,其中,工业化的物质生产活动对自然的破坏最为突出和严重。任何物质生产方式都是有限的、具有边界性的。工业化生产需要自然资源和可供利用的技术,这两个因素决定了它的边界性。首先,工业化大生产需要耗费大量的矿物资源,而后者在地球上储量的有限性决定了工业化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其次,工业化生产不具备无限生产可能性,还在于其生产方式本身。从物质层次看,工业化大生产是对矿物质资源的一次性利用,而不是无限循环利用。
此外,环境空间和容量也限制了工业化生产的无限发展。工业化生产大批量地把矿物质分解成小的物质,并以固态、液态和气态等各种形式进入自然环境,当工业化生产的步伐快于自然循环时,这些废弃物质就难以被自然环境所分解和循环合成,而是被遗弃和堆积形成了从陆地到天空的严重污染,使工业化生产不可能无限制地发展和延续下去。
结语:清华大学哲学博士杨志华指出,《启蒙之后》一书通过把生态危机理解为启蒙所塑造的西方近现代文化畸形发展的结果,揭示出现代人的文化价值观如何影响和造成生态问题。启蒙运动为人类带来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怎样能够规避这些消极作用成为文化的重要使命。与此同时,文化应该能够守护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内涵。
法国哲学家AlbertSchweitzer在同一种意义上提出了文化和生命的关系。人们习惯于从科学、技术和艺术的成就去理解文化,却不知道文化首先在于它的伦理本质。我们行动的全部理由在于追求所有种类的进步、创造价值,并以自己的生命为理想,以及为别的生命服务。肯定生命、敬畏生命的世界观和伦理正处于衰退之中。这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现代人不再有能力去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而是更多地通过发现和发明以不同寻常的方式控制和宰制自然,完全改变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
施氏伦理观为我们认识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提供了参照。我们把当前生态危机也是文化危机。我们可以通过文化及文化价值观的建设来重树并确认这种伦理意识。在文化发展导向上,要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哲学观。
参考文献:
[1]DonaldWorster,Nature’sEconomy:AHistoryofEcologicalIdeas.2nded.Cambridge:CambridgeUP,1994.
[2]JohnR.Betz,AfterEnlightenment:ThePost-SecularVisionofJ.G.HamannNewJersey:Wiley-Blackwell,2012.
[3]RichelL.Harson,SilentSprin.NewYork:MarinerBooks,2002
[4]TheHolyBible,NewYork:IvyBooks,1991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王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当代西方生态思潮的核心问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7]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8]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9]埃德加.莫兰:《超越全球化与发展:社会世界还是帝国世界?》,见乐黛云、李比雄主编:《跨文化对话》,第13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
[11]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徐波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2]阿尔贝特·施韦泽:《文化哲学》,陈泽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