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移就修辞的陌生化与翻译(2)
例5:Ipressthetriggerallright,butonebulletafteranotherfeeblydropsonthefloorfromthesheepishmuzzle.(LolitabyNabokov)
我确实扣动了枪机,可是一颗又一颗子弹都从那个怯生生的枪口虚弱无力地落到了地上。
通常“sheepish”一词被用来描述有生命的物体,一般不会与冷冰冰的枪相联系,但在这里却赋予了枪人性化的特征,令人不由地赞叹其表现形式之妙,作者所要创设的陌生化的审美意图从而得以实现,在翻译时采取以异译异法,保留原句里的移就修辞,将“sheepishmuzzle”译为“怯生生的枪口”,通过这种巧妙的移用,变相地反映出开枪者当时的心理状态,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舍形保意法
但英汉两种语言终究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受不同民族思维和文化的影响颇深,反映在语言上,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翻译中,我们会发现有些英语移就修辞过于偏离语言常规,以异译异会使译语显得生硬、别扭,不易为译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这时就应舍弃移就修辞,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采取舍形保意的方法,揭示移就的内涵意义,使译文更符合汉语表达规范。
例6:Thewhitesilenceseemedtosneer,andagreatfearcameuponhim.(TheSonoftheWolfbyJackLondon)
寂静的茫茫雪野好像在冷笑,一阵恐惧朝他袭来。
“white”作为颜色词通常用来形容具体的物,但也不尽然,我们常常还可以看到whitelie(善意的谎言),whitenoise(低微的节奏很平均的声音)和whitehope(深孚众望的人),这些都构成了移就的修辞手段,其意义完全不能依据字面意思而定,故这里的“thewhitesilence”也不能直译为“白色的宁静”,而要根据原文的上下文先释义为“theboundlessfieldscoveredwithsnowwassilent”然后再译。
(三)位置还原法
英语移就辞格中常常有这种情况,用来修饰句子中某一成分的词被移花接木到另一成分前,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将修饰语位置还原,把原文中移就的超常规性和非逻辑性的表达方式还原到规范的合乎逻辑的表达方式。
例6:Sometimestheythrew(him)bitsoffood,andgotscantthanks;sometimesamischievouspebble,andashowerofstonesandabuses.(DiogenesandAlexanderbyGilbertHighet)
有时,人们朝他扔去零碎食物,却很少听到感谢;有时,人们恶作剧似地扔去块卵石,得到的回报是暴风雨般的石块和谩骂。
句中的“mischievous”本来用来修饰有感情有生命的人的行为方式,在这里应以副词形式“mischievously”呈现去修饰动词“threw”,但却用来修饰“pebble”一词,不禁让人联想到一部电影“疯狂的石头”,该片名运用移就修辞造成一种陌生化的间离,在立意上收到了简洁幽默和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那么这里是否应该将其仿拟为“恶作剧的卵石”呢?结合上下文来看,这样的译文会令人颇感费解,故在翻译时应运用位置还原法,即通过大脑这一暗箱操作将mischievous转换成副词形式还原到动词“threw”前。
(四)融合变通法
英语移就辞格有时运用得十分巧妙,在译成汉语时就要摆脱汉语词语有时凝滞的束缚,将原文中变幻的词语搭配融化到汉语句子里,只求神似,不求形似,有效地传达其“言简”之意,在译文中译者要心领神会,将原语融合变通,再加以表达和呈现。
例7:...hetoldmeofsometributefromIndia,andadded,withtwinklingsmile,“Yousee,Isoundmybarbaricyawpovertheroofsoftheworld.”(AVisittoWaltWhitman,高级英语)
当提到印度诗坛对他的赞誉时,他狡黠地笑着补充说:“你看,我‘仰天长啸,响彻世界屋脊。’”
“twinkling”的英文意思是“shiningintermittentlywithasparklinglight”,所以一般不会用来修饰“smile”,常见的含有twinkling的短语有twinklingstars,twinklingdiamonds,twinklingeyes等。这里“withtwinklingsmile”即指“withtwinklingeyesandsmile”,但这种表达显然没有原句凝练生动,“twinklingeyes”透射出一种俏皮和狡黠,故可采用融会变通之法将其译作“狡黠地笑着”。
四、结语
移就修辞是对词语搭配大胆地创造性的活用,其陌生化的表现手法不一而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宏观上译者要形成正确的翻译观,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学修养,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在微观上译者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尽量贴近原文,将这一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准确地加以再现,这样的译文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再现原语修辞上陌生化的审美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译语读者的阅读期待,使其在阅读中能像原语读者那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Lanham,R.A.AHandlistofRhetoricalTerms[M].US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1.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巫漪云,黄关福.高级英语(上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6]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