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字其性情也:文言虚词谈(2)
2.惟
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江淹《别赋》)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又
南城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陆游《十二月十二日梦游沈氏园亭》)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草》)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在鉴赏古诗词时,如遇到以上几个虚词,最好认真地咀嚼一番,相信会大有收获。
三、文言虚词的高考复习导向
最近几年的高考也开始注重考查对虚词的鉴赏了。如: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元]魏初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即妻子生日。
问: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006年江苏卷)
此题的第二问就是考查虚词的鉴赏,这个“又”字就是一个诗眼。它虽然是一个普通的虚词,表意却十分丰富。它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除了“去岁”,在这之前的无数的“今辰”,他都只能在“天涯”“相望”,饱含了无限的苦愁与无奈。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的感情借此虚词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再如:
定林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仍:又。
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2010年浙江卷)
简析:最后一联中“非”、“亦”两个虚词是理解此联的切口。
参考答案:诗人罢官后,寄情山水,认为只要超脱凡尘,便能随处寻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