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议“不只”与“不止”的区别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15 14:2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黄艺敏
分享到:

 

  摘 要:“不只”与“不止”因为同音近义的缘故,导致很多人都会错用。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两者的基本用法和区别,希望能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不只;不止;区别;对外汉语

  1.前言

  “不只”与“不止”音同义近,不论是在语言交际中,还是在留学生的词汇习得中,常常出现误用的现象,请看以下例子:

  ⑴《人民日报》2006年 7月3日2版《用双脚丈量戈壁》:“困难不只这些。”

  ⑵《人民日报》2006年7月28日2版《让爱照亮每一天》:“他关爱照顾的老人也不只一个。”

  ⑶《光明日报》2006年7月14日8版《如此离谱的“孺子牛”》:“父亲不只一次对我们说过”。

  ⑷《齐鲁晚报》2009年4月1日A14版《两岸军方60年来将首度接触》:“解放军参训名单不只一人”。

  ⑸《南国早报》2011年4月30日14版《真假芝麻油价格差别大》:“不只这个价”。

  ⑹《大江晚报》2012年2月22日A3版《宁愿不要“安慰奖”,更想乘客多理解》:“员工受到的委屈不止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⑺《光明日报》2006年7月27日2版《他是无愧于时代的英雄和道德典范》:“我觉得这个存了9年的‘红包’,不止是一个存折,还是沉淀了9年的一种高尚的厚重的美德。”

  ⑻不止我有这种想法,而且很多人都这样想。

  ⑼贵校所做的贡献,不止为华文教育的未来做了奉献,更是发展两国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⑽人人都很喜欢她,因为她不止是长得美丽又可爱,还有那些善良的心。

  ⑾但不只十六件,我只记得小时候很爱玩。

  ⑿这些人不只是从一个地方迁移来。

  ⒀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而且往往也不只一个。

  以上例子中,⑴--⑺是报纸中的错用现象,引自网页搜索;⑻--⒀是留学生中介语例子,引自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中介语语料库。究竟“不只”和“不止”有哪些区别?本文将对此进行对比分析。

  2. “不只”与“不止”的基本用法

  2.1“不只”的基本用法

  “只”,本义为“鸟一只”。读作zhī时,做量词使用。[1]读作zhǐ时,做副词使用,表示仅限于某个范围,表“只有、仅有”等含义。[2]“不只”是连词,表示“不只有、不仅有”的意思,用于递进关系的复句中,同“不但、不仅”的部分用法相同,表述的是语意上的递进。主要用法有两点:

  a)用在前一小句,和“而且、并且”等连接两个并列小句,表示除所说的意思外,还有更进一层的意思。两个小句主语相同时,“不只”多放在主语后;主语不同时,“不只”多放在主语前,后一小句一般用“而且、并且、也、还、又”等呼应。[3]如:

  河水不只可用来灌溉,还可用来发电。

  不只产量增加了,人的精神面貌也改变了。

  b)“不只”与“而且”搭配,可以连接并列的名词性成分或介词短语(均限于谓语前),表示递进关系。[4]如:

  不只所有的工人,而且所有的家属都参加了劳动。

  不只在这个车间,而且在全场都开展了竞赛。

  2.2“不止”的基本用法

  “止”,本义为“脚”。现有“停止、拦阻、使停止、截止”和“仅、只”等含义。[5]“不止”,作动词或副词,主要有两个义项:

  1.动词,不停止的意思。用于双音节动词语后,不能再带其他成分。[6]如:

  他听了大笑不止。

  2.范围副词,指超出一定数量或范围[7],具体有五种用法:

  a) 不止+数量词或数量短语,如:

  这位老人实际上不止九十岁。

  身高超过一米八的不止他们几个。

  b)不止+名词或名词短语,如:

  想吃蛋糕的不止小丽。

  这次提薪的不止特级教师李老师。

  c)不止+小句,如:

  班里不止我一个人会画画。

  d)动词(多带“了、过”)+不止+数量,或:不止+动词(多带“了、过”)+数量,限定动词后的数量补语,如: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