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议“不只”与“不止”的区别(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15 14:2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黄艺敏
分享到:

 

  会议进行了不止一个小时。/会议不止进行了一个小时。

  e)不止+一次+动词短语,表示类似的行为或事情发生的次数不限于一次。如:

  他不止一次提到这个问题。

  3.“不只”与“不止”的区别

  由上可知,“不只”容易和“不止”的第二种用法混淆,它们主要有七点区别:

  3.1在句中的作用不同

  “不只”是连词,只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在句子中起连接作用,多出现在复句环境中,与“而且、并且、且、还、也、由、更、甚至”等呼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不止”是副词,在句中充当句法成分,起限定作用,说明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等超出一定的范围和数量,不与“而且、并且、且、还、也、由、更、甚至”等词搭配使用,有时后续句虽有“还”与它呼应,但主要也不起关联作用,仍然是起限制作用,有“不仅、不限于”的意思,表达超出一定数量或范围的意思,如:

  她的想法不止于此,她还希望孩子学习吃苦的精神。

  3.2搭配成分的情况不同

  “不只”与“不止”都可连接小句、名词或名词短语,但“不只”常用在递进复句的前一分句,一般都有后续句出现;“不止”一般出现在单句中,后续句可以不出现。“不只”连接小句时,小句一般不出现数量词;“不止”连接小句时,一般出现数量词。如:

  河水不只可用来灌溉,还可用来发电。

  班里不止我一个人会画画。

  3.3受词语修饰的情况不同   “不止”是副词,前面可以受其他副词的修饰限制,如“肯定”、“可能”、“其实”等;“不只”是连词,前面不能受任何词语修饰限制。如:

  实际数字肯定不止这些。

  藏族有文字的历史可能不止1300年。

  这本书迟来了其实不止十年。

  3.4与“不但”“不仅”换用的情况不同

  “不只”可以换用“不但”、“不仅”,意思不变;“不止”则不能换用。如:

  不只产量增加了,人的精神面貌也改变了。

  →不但产量增加了,人的精神面貌也改变了。

  这种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

  ※→这种事情发生了不但一次。

  3.5省略后对句子的影响不同

  “不只”是连词,不作句法成分,即使去掉也不会对句子原意影响太大。而“不止”去掉后,句子意思改变很大,与原意相差甚远。如:

  我尊敬他,不只因为他是一位长者,而且因为他是一位专家。

  →我尊敬他,因为他是一位长者,因为他是一位专家。

  这位老人实际上不止九十岁。

  ※→这位老人实际上九十岁。

  3.6语用效果不同

  “不只”与“不止”在语用效果方面也有差别,试比较这两个广告语:

  (1)改变的,不止是建筑

  (2)浪莎,不只是吸引

  “不只”用在递进关系的复句中,后续句表述的是语意上的递进。而“不止”则单纯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超出一定范围和数量,后续句可以不出现。由此看来,“不只”比“不止”具有更强的隐藏和延伸作用,第二则广告语省略后续句,引人遐想,从而达到期望的广告效果。

  3.7与英文对应词语不同

  “不只”相当于英文里的“not only”,而“不止”作副词使用时,则相当于英文里的“over/more than”。当句子里含有“not only…but also…”的意思时,应该用“不只”,如:“她不只喜欢看电影,还喜欢逛街”。但如果句子里要表达的是“over /more than”的意思,则应该用“不止”,如:“她不止看过一次电影”。

  简单地说,如果要表达的是“不仅A,还B”,指的是不同事物时,就用“不只”;但如果要表达的是“不仅是一个A,还是两个A、三个A…”,指的是同一件事的不同程度或数量时,则用“不止”。如:

  他不只去过上海,还去过北京。

  他不止去过一次上海,他已经去过七次上海。

  同理,也可引导学生通过反推来验证句子应该用“不只”还是“不止”,如:

  她不止二十岁。 → She is over 20 years old./She is more than 20 years old.

  ※她不只二十岁。→ ※She is not only 20 years old.

  综合以上分析,在本文开头所举的11个例句中,⑴—⑸、⑾—⒀例句应改为“不止”,表示超出一定的数量或范围,⑹—⑽例句应改为“不只”,表示递进。

  4.结论

  “不只”与“不止”的主要区别在于词性不同,以至在句子中的作用、搭配成分、词语修饰、语用效果等方面都有差别。本文通过实例比较和分析,探讨两者的基本用法和区别,希望能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有所参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词性、词义、用法、翻译这几个方面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两者的区别,熟练掌握具体用法。在课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进行纠错和强化辅导,巩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真正提高留学生正确辨析和使用词语的能力,促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611。

  [2][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617。

  [3]吕叔湘.吕叔湘全集第五卷——现代汉语八百词[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32。

  [4]吕叔湘.吕叔湘全集第五卷——现代汉语八百词[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33。

  [6][7]吕叔湘.吕叔湘全集第五卷——现代汉语八百词[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4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