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略谈英语学习中的文化障碍(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19 17:1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邵晨
分享到:

 

  一、社会风俗差异带来的障碍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当地的独特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等方面的影响,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风俗习惯。语言作为其传统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必然会受其文化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不是逐词逐句一一对应进行翻译的,往往一个简单的单词表面是一个含义,但是背后却蕴含着许多与之相关的文化内涵。不了解文化背景,就难以下结论。例如,我们每个人都熟知的“dog”这个单词。无论是英语中还是汉语中,翻译出来的表面含义都是“狗”的意思。但是,由于社会风俗文化的差异,东西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却完全是相反的。在中国,我们在使用“狗”这个词语时一般表达的是“贬低”的含义。觉得一个人做事低贱猥琐,我们会用“这个人真狗!”来表达心中的不满。常见的贬义成语还有“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等,由它就会联想到不美好的事物。但是在英语中,“狗”这个词所要表达的含义却与汉语大不相同。在英美等国家,人们把狗作为吉祥的象征,认为小狗是忠诚的小动物,值得去怜爱去相信。一般“dog”的出现,都表示赞美或者美好的象征,例如:1.“Loveme,lovemydog.”正确的翻译相当于我们汉语中“爱屋及乌”意思。2.“topdog”翻译为:“最重要的人物”。很有趣吧,真可谓“不熟其文化,难解其中意啊”。仅仅停留在单词句子翻译表面的学习,永远都是肤浅的,所以要想学好英语,必须排除文化差异障碍,了解社会风俗习惯,从而使之大彻大悟。

  二、宗教信仰差异带来的障碍

  宗教隶属文化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选择信仰的权利。我国在宗教信仰上较为倾向于佛教和道教,而西方人大多数都信奉基督教。他们信奉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真神,相信天父之耶和华是自有永有的,创造了世界和人类,又相信在两千多年前圣父把自己的独生子耶稣基督降到人间,为众人赎罪,被钉到十字架上,受死埋葬,第三天从死里复活。认为《圣经》是神所默示的,教导人、约束人、督促人。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文化差异深深地影响着不同的种族繁衍生息。我们可以发现在大多数的英语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宗教色彩鲜明的词汇,所以对于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学习和了解西方的宗教历史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当我们在作品中看到这几个单词时“DavidandGoliath”我们会毫不犹豫的翻译出这两个人名——“大卫和歌利亚”。表义的确如此,但是这两个名字的背后却充满着一个宗教色彩的故事。据《圣经》旧约上记载,大卫是一个放羊的男子,才貌俊美,弱小但智慧,是神所拣选的。歌利亚是一个超级巨人,力大无比,欺负弱小,搅扰了人们的生活,很多人都难以战胜他。但是,在上帝的祝福下,大卫与歌利亚开战,大卫最终取胜,得到王的赞赏。所以,英语中常用大卫和歌利亚比喻对立的两个事物在力量上相差悬殊,但是弱者取胜的例子,不了解《圣经》就很难做出翻译。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马大和马利亚”“犹大”“所罗门”等等,表面看上去都是简单的名字,但是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充满西方宗教色彩的故事。所以说,宗教的差异给我们英语学习中带来的障碍还是不可忽视的,英语学习者必要迎难而上。

  思维方式差异带来的障碍:

  在思维方式上中英两国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很多事情思考的角度、方式都有不同之处。例如,我们中国人在听到对方赞赏你的衣服漂亮之类的言语时,都会情不自禁的感到不好意思,谦虚的忙回答:“哪里!还好!一般吧!”等之类的话语。但是,英国人面对同样的情景,就会很自信,很高兴的接受对方的称赞,一般以“Thankyou!”表示感谢!让我们东方人看来这是很自负自恋的一种表现,但是西方人却认为,接受对方的表扬是一种尊重朋友的表现。在中国,朋友聚会或者初次相识,互相唠唠家常,谈谈工作等话题,都是在平常不过的了,不但可以了解对方近况,还可以增进友谊,对方需要时可以互相提供帮助。但是,这些话题在英国人看来却是很忌讳的,他们很反感别人问及到他的工作、工资、婚丧事、服装等问题,认为这些问题都很隐私,询问是对她的不尊重,会影响他的好心情。英国人见面时,谈话内容只是习惯于谈论一下天气,简单而美好。其实,很多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是我们东方人用固有的思维方式很难理解的,但是为了学好英语这门语言文化,我们又必须注意这些思维差异,善于归纳总结,避免交际中、读书时、学习等情况下出现误差,使人难堪。

  英汉两个民族从地理位置、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物质文化等方面讲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说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文化差异障碍都是必然的,难以避免的。只要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处理好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必要时,还可以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学习法。当然,无论采取怎样方法去学习英语,只有在学好英语基础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再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学习,才能够做到真正的熟练地运用所学的语言,达到初衷的学习目的。当然学习外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所成绩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持有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保持住持之以恒的态度。

  参考文献:

  [1]郑立华.浅析“书面语”隐含的社会意义[J].现代外语,2001,(01).

  [2]胡俐,杨军.略论英汉跨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4).

  [3]栾晓虹.文化词语及其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04)

  [4]葛爽.论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5]袁翠.汉英词汇内涵差异与外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