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宗教信仰的多元性及其意义
摘要:所谓宗教信仰的多元性,是指我们在宗教信仰上所体现的多样性和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从宗教信仰的种类和各民族宗教信仰的地域分布上看,我国的宗教信仰均具有多元性。我国宗教信仰呈现多元性的原因,其一,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其二,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宗教成为主流宗教,这是我国宗教信仰多元性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三,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众多必然会使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实行宽容的宗教政策,从而使宗教信仰具有多元性;其四,宗教信仰具有功利性,汉族群众在这一点上特别突出;其五,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影响。探究宗教信仰的多元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宗教信仰的多元性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能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其次,宗教信仰的多元性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促进我们自身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宗教信仰;多元性;种类;地域;政策
中图分类号:B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056-03
宗教将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长期存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我国有各种宗教信仰的人数较多,各种宗教在民族地区和部分汉人中的影响较为深远,宗教信仰的民族成分、社会成分较为复杂。在此情况下,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将很难在短期内消失,宗教信仰的多元性这一态势在我国还会继续保持下去。由于各族人民以及一些民族内部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使得宗教信仰的多元性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各民族之间的安定团结和东西方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宗教的多元性及其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何为宗教信仰
所谓信仰,按《说文解字》从其字义上解释,其意为:信,诚也,从人从言;仰,举也,从人从卬。“信”在后来衍生出信任、相信的含义,“仰”则古通“昂”,指人的情绪高涨,气质高昂,具有崇敬的意蕴。现代汉语辞书对“信仰”的释义为“对某种宗教或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准则”(《辞海》);“人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以之为自己行动的榜样和指南”(《新编现代汉语多功能词典》)。一言以蔽之,只要是人们对个人或是一种主张极其地相信和崇敬,那就是信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方面的信仰,“如果一个政治团体缺乏政治信仰,则这个政治团体便势必形存实亡,如果一个哲学家缺乏信仰,则他便势必构建不出任何一个哲学体系”。①据此而论,把信仰特指宗教信仰是非常不全面的。
所谓宗教信仰,就是指对超越自然和社会的力量即神进行的信奉和崇拜。宗教本身就是一种关于神学思想的信仰体系,一切的宗教思维和行为都是在围绕对这个神的信仰而进行的,本文认为,对被神化了的对象的信仰是宗教最为核心的本质特征。所谓被神化的对象,就是指超越于自然和社会之外的客观的能驾驭和控制自然与社会的一切力量。因此,就此而言,没有信仰,就无宗教;而没有对这种神化了的对象进行信仰,那根本就不是宗教。对超越现实的神化了的对象进行信仰,这应该是宗教信仰与其他信仰(如政治信仰、价值取向上的信仰等)的本质区别。我国有上亿的信教群众,这些信众信仰多种不同的宗教,这就使得我国的宗教信仰具有了多元性的特点。
二、我国宗教信仰的多元性
所谓多元性,是指具有多种多样的特性。所谓宗教信仰的多元性,是指我们在宗教信仰上所体现的多样性和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这个多元性的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从宗教信仰的种类上看,具有多元性。
首先,宗教信仰的种类具有多元性。我国有五大法定宗教,即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除此之外,还有东正教和一些原始宗教,如萨满教。这些不同种类的宗教都有为数不少的民众信仰。“据权威估计,中国的宗教徒有几千万人,加上在家里信教而不上寺庙的差不多有一亿人。以此推论,现在当超过一亿人”,②这个数据还是摘自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到现在,有各种宗教信仰的国民可能还要多一些。这充分体现了宗教信仰种类的多元性。
其次,从宗教信仰的民族成分上看,不同民族对不同种类的宗教进行信仰,不同民族信仰同一种宗教和同一民族信仰不同的宗教,这种情况在西方和伊斯兰世界是不多见甚至是不允许的。不同民族信仰不同的宗教和不同民族信仰同一种宗教体现在:汉族的信教者更为青睐大乘佛教和道教,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西北民族多数都信仰伊斯兰教,而且部分民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藏族和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傣族信仰小乘佛教,其他各民族还有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同一民族信仰不同的宗教,如在汉族的信众当中,有人信佛教,有人信道教,还有人信仰天主教、基督教。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在宗教信仰上的多元性。
再次,具有宗教性质的民间信仰呈多样性。我国汉族各个地区有很多民间信仰,民间信仰也具有宗教信仰的特质,因为都是对神化了的对象进行信仰和尊崇,只是这种信仰的神学理论体系和宗教行为没有宗教深刻、严密而已。我国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民间信仰对象,如商人崇奉财神、木匠信鲁班、从武者信关公等;再如福建、台湾地区的汉族人信仰妈祖,且十分普遍;海南地区汉人的黄道婆信仰;农村地区的汉族农民至今信仰土地神。凡此种种,十分多杂。
二是从各民族宗教信仰的地域分布上看,具有多元性。
其一,我国宗教信仰在地域分布上之所以具有多元性,这主要是由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聚居状况决定的。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各个民族屡次迁徙,居住地点几经变化,民族之间的融合多次发生,这就使各民族之间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由于在汉族聚居区域有很多少数民族分布,在少数民族自治区域也有很多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这种各民族混居、杂居的状态就决定了在同一地域里面会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存在。如在汉人聚居区,不仅有佛教徒、道教徒,还有穆斯林和基督徒及其他的少数民族宗教信徒;在少数民族自治区,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不仅有穆斯林,还有佛教徒、道教徒和天主教、东正教教徒等。
其二,在地域分布上,还有一个特点即我国东西南北的宗教信仰不尽相同,西北地区受伊斯兰教影响广大,有不少的群众信仰伊斯兰教;在西南地区佛教影响较广,有不少的汉人和少数民族人信仰;东中部地区不仅有佛教、道教,而且还有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这种宗教信仰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的这种地域多样性特征,跟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的地理传播路线具有很大的关系。
三、我国宗教信仰多元性之原因分析
首先,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各种宗教之所以能够传入我国生根发芽,为众多国人所信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易经》有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君子凭借厚重的德行负载万物,而君子是儒家文化所追求的高尚人格,厚德载物的精神是知识分子们期望达到的理想境界,由于我国长时间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这就势必会使国人的性格中具备宽容的情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也在强调宽容,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我们中国人具备了很强的忍耐性和包容性。如果中华文化没有这种包容性,各种外来的宗教思想恐怕就难以立足,各种的宗教信仰正是在我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中为国人所吸收接纳,从而发展壮大,使我国的宗教信仰呈现出了多元性的特征。
其次,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宗教成为主流宗教,这是我国宗教信仰多元性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假如有一种宗教能成为主流宗教,那么这种宗教势必会利用中央集权制政府的力量向全国各个地区大力推行自己的主张和信仰,并会强制打压其他的宗教,其他的宗教想要立足就会十分困难,从而使其无法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当中流传下来。因此,我国历史上如果有某种宗教成为占据主流的宗教,那么我国就不可能有今天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格局。再者,在我国的历史上,宗教都是在为皇权服务,从来没有超越过皇权,皇权从来不允许宗教的势力可以在宗教界或者是社会中称霸一方。尽管一些宗教曾受到中央政府的尊崇,但是,封建的中央集权制政府在推崇和利用一种宗教的时候,也在推崇利用另一种宗教,使之相互制衡,从而达到宗教为皇权服务的目的,如唐朝,统治者既推崇佛教,也宠信道教,让二者相互制约,使其无法一家独大,造成对皇权的威胁。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