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今社会媒体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2)
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的文化扩散受到许多限制,主要是因为依靠人来传播文化。不论贸易,战争,传教,移民等都要通过人的移动来进行,这就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文化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三、文化扩散影响文化价值和文化规范
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积累和沉淀的过程,形成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自身的改变外,文化的扩散和文化的适应是使得文化产生变化的两种常见方式。
文化从产生之日起,一直处在横向﹙文化的扩散﹚和纵向﹙文化的传承﹚的运动过程中。文化扩散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文化变化机制,它是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的输出。输出的文化对被输入文化进行着缓慢的渗透和同化过程。
文化扩散中伴随文化适应问题。“文化适应”是指个人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况下,从特定的文化中学到能力的过程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化。这个适应的过程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文化适应大多是公众迫于某种需要不得不对某种文化产生崇拜而必须学习,无意识的适应发生于一个强大文化氛围之中,公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渗透。当一个社会接触到一个更为主导型的文化并受其影响发生文化急剧嬗变时,文化适应随之产生。
文化适应自然会带来文化价值和文化规范的不同程度的改变,以节日为例,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些欧美的节日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每年的2月14日甚至比中国的七夕都要热闹。外来文化传播使得我们的判断,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四、现今社会文化扩散途径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和交通技术的进步使得文化扩散不太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电视,网络,报纸,杂志每天都在报道世界上的各种信息,就算是坐在家里也可以了解到各地的情况。这些新的信息传播途径也是新的文化传播途径,不需要进行迁移就能让文化影响到很远的地区。新的文化扩散途径对跨文化交际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首先,信息获取的方便性增加了人们对世界文化的了解,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他文化。媒体、互联网等媒介方便快捷地传递着我们想要知道的信息。在交际之前就可以获取对方的信息,了解对方的风俗习惯,减少了因为信息和知识的匮乏而导致的交际失败。
其实,随着世界各地贸易往来的不断频繁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联系起来了,地区间的差异在逐渐消失,一种全球普遍接受的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之产生。也就是说文化在世界化,产生了以美国文化为主导的统一的文化模式。这样,即使不是很了解交际对方的信息我们也能进行一些正常的交际。最为明显的例子是我们使用的交际符号的统一,英语作为世界语言现在已经被世界大多数国家使用,这对于简化交际过程和提高交际成功率都有很大帮助。
除了以上优点,现代的文化传播途径也会带来一些跨文化交际问题。比如跨文化交际的公平性问题。这是因为新的文化扩散途径打破了传统途径的局限性,将扩散范围扩大到全世界。文化的影响范围也扩展到世界范围。因为国家实力的不同,其文化的影响力也不同,这样一来大大提升了发达国家的文化影响。对经济不发达国家和持不同文化价值的国家来说,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将被压抑。
文化和意识形态等被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美国国防部前助理部长约瑟夫·奈称之为国际政治力量中的“软力量”,将它和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作为国际地位和竞争力量的象征和判断标准。
文化软实力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美国由于其庞大的技术人员和财政支持,拥有并控制了全球众多媒体 ,这些媒体帮助了世界各个角落的人来适应美国文化。公众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其他国家的话语权就相对较弱。这一点十分有利于美国与别国的交往。例如美国国内就业率下降,将矛头指向人民币汇率过低,和中国进行外交的同时,还通过媒体的报道对中国施加压力。美国就是利用文化的影响力,透过媒体等传播方式影响世界范围内人们的思维,从而辅助达到他在交际中的目的。
综上所述,文化扩散是改变文化价值和文化规范的重要途径,现在文化的扩散途径变得简单,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报纸,杂志等途径扩散,世界的各个角落都能轻松获取新的文化信息。这就使得文化的影响力大大增加。文化世界标准化在方便我们的交际,提高交际的成功率的同时,也会对公众的思想带来影响。有目的地利用这一影响就会使得一方收益,一方吃亏。因而科学技术带来的新的文化扩散途径对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有利有弊。要消除弊端,就需要让新的文化传播途径更好地服务于多个国家。让世界中的声音丰富起来。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居延安,《信息、沟通、传播》[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
[4]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