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1930年代初“第三种人”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03 20:0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霍贺
分享到:

 

  摘要:1930年代初,被称为“第三种人”的胡秋原等人以神州国光社旗下的《读书杂志》为主阵地,发起了著名的有关中国社会性质的讨论与中国社会史论战,形成了在当时思想理论界颇具影响力的所谓“读书杂志派”。胡秋原在思想论战、支持十九路军淞沪抗战和震惊全国的“闽变”中起到了引领舆论、宣传鼓吹和理论指导的作用,因而成为该派的灵魂人物。

  关键词:胡秋原:第三种人:神州国光社

  中图分类号:K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2-0133-06

  1930年代初,胡秋原在“文艺自由论辩”中左右开弓,受到左右翼的夹攻,被称为“第三种人”。与王礼锡一起主持神州国光社(以下简称“神州”)和《读书杂志》,以此为主阵地,发起了著名的中国社会性质讨论与中国社会史论战。形成了在当时思想理论界颇具影响的“读书杂志派”。其核心人物胡秋原等人以“神州”为依托,政治上主抗日,思想上主自由;积极参与政治实践,在支持十九路军淞沪抗战和震惊全国的“闽变”中起到了引领舆论、宣传鼓吹和理论指导的作用,成为“神州”的灵魂人物乃至“思想界的骄子”。目前学界对胡秋原在“神州”的作用和影响疏于关注。胡氏参与“神州”的各种活动,反映了其思想倾向,由于左右翼的攻击,尤其是长期以来受“左”倾错误影响,其思想价值被淹没了。鉴于此,本文以胡秋原与“神州”为中心进行梳理和探讨,分析胡秋原在思想论战和救亡等问题上的主张,揭示在危机深重时。他对中国出路的探索和思想内涵,并重新审视其思想的历史价值。

  一、胡秋原与“神州国光社”

  神州国光社。1901年由邓实、黄节等人创办于上海,刊行《神州国光集》,是以印行美术书籍为主的出版社。邓实等人在提倡国学、保存国粹的活动中,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思想。该社后受新文化运动批判复古主义和崇尚西洋文明等时代思潮影响,加之经营不善而难以为继,1930年由时任广东省主席的陈铭枢出价40万元接办了“神州”。陈氏交游广泛,“嗜好和思想都复杂,平日爱谈新思想、新政治,想做学者圣贤,又想做英雄和政治家。”胡秋原评价他“以学者型将军著称”。“拥有从佛教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学识”。他“喜欢同文人来往”,因而视“神州”为其营造舆论的阵地和罗致文人的舞台。

  陈铭枢及十九路军经历了从拥蒋到反蒋的转变,胡秋原“将其反蒋原因归结为十九路军对蒋统一与抗日期望的彻底破灭”。陈氏“因不满现状,亟欲另开政治局面,同时也意识到文化事业对政治的作用”,接办“神州”后聘请“思想气味相投”并成为至交的王礼锡为总编辑。“陈铭枢涉足文化事业,无非是为他在政治上独树一帜造舆论和招募智囊。”王氏接任主编后即招兵买马,罗致方方面面的文化人,在“神州”出版胡秋原的《艺术社会学》。这是胡秋原与“神州”建立关系的开始,与王氏一起构成“神州”的双子星座。

  1930年12月,王礼锡赴日本筹办《读书杂志》,在东京与留日青年交游,首先想到在早稻田大学研读马恩全集和西方文化哲学的胡秋原,他们商谈《读书杂志》的目标是“研究中国社会的性质,寻求中国社会的前途”。在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中共接受斯大林的观点,认为“中国是封建社会,所以要实行土地革命”。王礼锡曾在“神州”为托派发行《动力》杂志,与中共论争。胡秋原认为王氏对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认识“多少受托派影响”,对于“中国社会史应如何分析,他还没有确定意见”。“鸦片战争以前的社会并不是封建社会,而是专制主义社会。中国将来会走向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不可无自由,社会民主主义是理想前途。”其主张赢得了对马克思主义和实际政治运动都感兴趣的王氏的共鸣。关于中国社会史问题,据王氏回忆:“从前和很多人讨论过,总得不到相同的意见,不料秋原却早有和我相同的见解,因此我们决定再长期的下一番精审的研究,去充实我们的见解”。

  1931年4月《读书杂志》由“神州”出版,6月,王氏力邀回沪的胡秋原参加社会史论战。“九·一八”事变,使原本只热衷于理论研究的胡氏“卷入政治中”,“鼓吹抗日,并开始研究国际问题。”力主抗日和思想自由,呼吁“勿侵略文艺”,高擎自由主义旗帜左右开弓,既抨击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又批判“左联”“文艺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观点,受到左右翼的围攻,引发了1932年的文艺自由论辩,被称为“第三种人”。

  胡秋原既不满国民党的内外政策,又不赞同苏俄式暴力革命。翻阅很多资料后,在《读书杂志》上撰文系统阐述了他对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的观点。主张从秦至清末是“专制主义时代”,鸦片战争以来是“专制主义殖民地化社会时代”。力证马恩著作中承认专制主义的存在,并运用于中国历史。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是半殖民地化的封建专制主义社会”,“中国革命问题便自然归结到反帝国主义与土地革命了”。并提出中国革命是“一个反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问题”和“民主性的革命”,“帝国主义、专制主义和封建主义三位一体”,他对中国社会性质与中国革命问题的认知,应该说是符合中国社会的现实的。

  论战中,王礼锡提出社会史分期问题和专制主义分别沿袭胡氏《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草书(上)》和《专制主义论》的观点。正如有论者指出:“王在社会史论战的见解上并没有多少创获”。甚至陈铭枢也受胡氏思想影响。由此可见,胡氏是影响“神州”思想倾向的灵魂人物。正是借重社会史论战,陈氏形成“对中国前途的自以为是的一套看法”。时人评价“胡秋原诸先生,一时成了思想界的骄子”。《意识形态月刊》、《文化杂志》等也由“神州”出版,由胡氏主编。“编辑部事务需要解决者,王礼锡不在所时,由胡秋原代为处理。此是因胡具备多方面的学识之故”,胡氏在“神州”乃至思想界的地位和影响可见一斑。

  因出版大量左翼书籍,给“神州”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读书杂志》开展的社会史论战中多主张民主与抗日,大都以马克思主义立论,引起国民党当局的不安。1933年初南京国民政府以触犯出版法为由,封锁《读书杂志》与“神州”,王礼锡被迫去职,出洋考察。王氏与陈铭枢商议后,决定由胡秋原主持“神州”。胡氏认为,政府尚不信任与国民党长期有联系且反共的王礼锡,担心自己与政府素无渊源又研究马克思主义,不能获得信任,经劝说后方才同意。

  胡秋原主持“神州”后,赴南京拜会国民党中宣部部长陈立夫,请求中央对其书籍解禁,陈述其关心国家命运,希望中央不要误会并请求指教。陈氏指出建国须合乎自己国家的情况,如只介绍外国图样就很荒谬。胡氏认同此批评,但认为要集思广益,多借鉴别人的著名图样,即使敌人言论,也要知己知彼,并指出陈立夫有大作在《读书杂志》上发表过。陈氏提到介绍外国图样,指“神州”出版左翼著作、《读书杂志》开展的社会史论战,胡氏认为当局不应固步自封,应通过讨论,在比较研究中找到一条建国之路。胡氏力主言论出版自由,获得回应,一周后南京政府解除了对“神州”的封锁。鉴于这次查禁,他接任主编后声明:本刊为各派“在纯理论上立言”,“一视同仁”,“露骨的政治宣传,则绝对避免”。尽管他主持“神州”和《读书杂志》的时间很短,但却依然具有相对独立、兼容并包的心态和多元的文化品格,继续为各党派提供一个发表政见的阵地。可见其对“神州”文化平台的珍惜,试图保持“神州”的相对独立性与超越政治意识的壁垒。

  在社会史论战中,胡秋原跳出西欧历史模式的窠臼,驳斥那些误解马克思公式的人,认为唯物史观不能机械教条地应用于中国社会,五阶段论直线递进模式不能合理地解释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长期以来胡氏被否定,尤其将学术讨论中思想观点的争论视为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扭曲,被定性为“敌我矛盾”,认为其反马克思主义。客观而言,“胡秋原的言说较接近于中国历史的自身状态,也较为切合马克思的封建原论和东方社会史论”。因“系个体性论者,影响力有限,甚至被遗忘,然其谠议终究不能掩没”。以“第三种人”著称的胡秋原依托“神州”,参与1930年代初的文艺自由论辩和社会史论战,掀起了震动思想界的波澜,引起左右翼的攻击,成为“神州”的灵魂人物。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