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看道德与法律
摘 要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春秋时期齐国强臣管仲的名言,这句话的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才能知道礼仪,丰衣足食才会知晓荣誉和耻辱。放在当下来理解那就是在寻求效率和价值最大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普遍遵循市场的原则行事,按照这种模式,人们经过取舍和平衡,会形成一个地域性的中间阶层。在这个阶层大家会感到一致性的安全感以及舒适度,而后在普遍的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小悦悦》案件中,十八人的集体冷漠不得不说很罕见,但是既然是事实,我也不多加评论。我接下来只是通过管仲这句名言的含义来解析为什么十八人会集体冷漠而相反一个物质条件更差的拾荒者反而愿意伸出援手,而后对我解析的结果进行一些推理和设想。
关键词 小悦悦事件道德的 “休克性缺失” 恒产与恒心
作者简介:游森然,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2-008-02
案例介绍:
事故发生在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当时是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一名两岁女童小悦悦在马路上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轧,肇事车辆逃逸,而随后的一辆车又从被撞倒在地的小悦悦身上开了过去,更令人发指的是在小悦悦被碾轧之后的七分钟内,先后有十几位路人从倒在血泊中已经血肉模糊的小悦悦身边经过。她们未施以援手。反而一位拾荒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我们的社会道德怎么了——为什么会罕见的出现十八人连续冷漠?
如果每个人救小悦悦的平均概率是90%那么连续18人不救的概率是,10%的18次方,不救的概率几乎为零。如果每个人不救小悦悦的平均概率是90%,那么连续是18人不救的概率是,90%的18次方,概率约为0.15,一次实验发生的几率也不大(小概率事件在一次实验中必不发生),所以从客观科学的角度来解释,我认为每个人不救小悦悦的概率极有可能是超过90%的,至少可能达到96%,因为96%的18次方约为0.47接近50%,可以解释一次实验有一半几率会发生。
如果真如我推理,那么社会科学(从法社会学角度)的依据在哪里呢?
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如果不能够相互切合且彼此脱节时,必然会导致社会文化、价值观念、道德等问题,社会道德将会扭曲变形。就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状态而言,多元文化已经涉入社会各个角落,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中所蕴含的基本价值观念与追求已成为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人们以成为“经济人”为最终追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还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间的偏差,也都会反映到日常生活层面,表现为知行脱节,在理论上,每个人都是“道德人”,而在行为上,每个人又都以“经济人”为追求。恰好,我们国家目前处于深度转型期间,社会形态为M型结构像橄榄型结构的转型期,中产阶级大量缺失,贫富差距进一步增大,大多数人处于城市中下层级(而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各个区域之间又存在本身的贫富差距)对于生活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因此这个时候会出现社会道德的“休克性缺失”(人们不是没有道德,因为从事后网上的关注度和各大电视台对此事的争相报道我们可以看出此事是不为公众道德所容忍的,但是我不得不说,在网上评论和参与讨论容易,如果真正把这些人置于当时的十人人角色之一,或许结果也与这十八人无异,网络从来都是情绪化道德的无记名宣泄。人们的道德只是暂时缺失了,而缺失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关注度在自身的安全感和舒适度上,但是这个安全感和舒适度绝对不是极为富足安逸的物质生活,而是社会中产阶级平均的舒适度),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里我要做进一步解释“仓廪实”、“衣食足”在每个时代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春秋时期,或许真的就是仓满丰衣,但是现代社会,吃饱饭穿暖衣已经不是一个难题,因为我们社会物质生产能力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但是恰恰因为物质生产能力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人们对“仓廪实”、“衣食足”的标准也在“平均化”的提高,如果用现代经济学的词语来解释,那就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四个标准是在某一区域内,你对自己的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未来的养老费用、子女的教育费用和购买住房的费用没有压力),而凡是在“中产阶级”以下的人们,都普遍的具有社会道德的“休克性缺失”。而“小悦悦事件”向我们展示了社会道德的“休克性缺失”所产生的恶果。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