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化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中国文化
引言
自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始,炎黄子孙、华夏文明便已世代传承。从尧舜禹汤、商纣夏桀,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风汉霜、三分归晋,到风雨南北、隋唐演义、宋元明清、二次世界大战,乃至今日,从《诗经》中天玄地黄的色彩和关关的鸟叫声,到太平盛世笙歌夜舞、钟鸣鼎食,乃至满清手中被坚船利炮镂雕的屈辱,第二次世界大战死去的千万亡魂和重现的新生,齐名的四大文明古国和曾经璀璨的异域文明,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已失去独立自主的民族生命,唯中华文明能以其自创文化棉永生命之火,至今岿然独存。
文化简单两字,却包罗万象。中国文化在这两千年里变化甚微,因外来文化影响而发生变化以至根本动摇,都是近百年内发生的事情。文化断层的出现也加大了我们探寻华夏民族文化精髓的难度,所以在此过程中,唯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并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才行。
文化产业现状
而论及当前文化,中央的智囊人物潘岳把这总结为一次文化危机,面对外来文化,我们民族文化自信荡然无存,人们失去了生活的哲学和奋斗方向,对社会财富和秩序没有一个稳定且由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看法,同时文化的发展也缺乏创新。
放眼当前各地,例如北京798艺术区、上海红坊创意园、田子坊以及诸多包括新媒体、设计、广告、动画等行业在内的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发展有声有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是多样性的,这点毋庸置疑,但是文化产业作为传承文明的子嗣,担负了传播和弘扬本国文化的重任,承载了本国的文化灵魂,粗制滥造行成的无序格局是无法复兴业已暗弱的文化的。有见识的学者也一直在探索眼下文化开发中,传统文化继承与外来文化吸收的矛盾解决方案,去粗取精、中西合璧是一致的共识。问题是哪些是精哪些是粗?我们绝不能改变的又是什么?彻底回答这个问题,也许需要文化精英们长期的集体努力,而笔者谨在本文有限的篇幅里提出个人的看法,权作抛砖引玉及些许参考作用。
文化现象的根源——世界观和人生观
依笔者愚见,我把文化现象归结为我们平常所说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于此,笔者叙述了四个大的方面,如下文所述。第一点对应了世界观,第二点对应了人生观和在人生观影响下的价值观。第三和第四点则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世界关系的详细阐述。笔者以为,中国人心中普遍共存的三观认识,足以演化出分门别类的文化现象,违逆这三观的文化现象也势必在历史长河中被冲刷殆尽。而以下所述的中国文化特征是否能迎合历史潮流,去留与否还需要各界人士斟酌待定。
1.对世界的认识——“大一统”思想影响下的文化衍生
中国靠山临海的地理环境实在有利于让分裂的城邦演变成统一的国家,西部高耸的山脉、荒芜的沙漠阻止了人类脚步的跨越,而中央平坦开阔的平原为冷兵器时代的行军作战提供了便利,长期的历史进程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局面。回顾历史,从春秋战国诸侯雄霸的版图到明清广阔的江山,人们眼中的世界渐渐趋于统一。而在这悠久的历史中,统一的局面、民族融合、文字统一,滋生了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大特征——大一统。
大一统思想所孕育的衍生品体现在很多方面,异常隆重的庆典场合,高规格的建筑和园林,奢侈的饮食文化等等,在在现当代也有体现,例如建造世界最高的佛像、高楼,做中国最大的月饼,为了不让外国人争先而冒险第一个漂流长江等等。这种文化现象勿言其好坏,皆出于长期的大一统认识和其演化思想。
2.对自己的认识——否定个人意愿的既成社会认同
古希腊哲人说过:“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中国人对自己的认识,还得从中国特有的家文化说起。自古千百年,中国都是典型的农业国家,农业是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其经济单位也简单到了一个一个家庭。并且,农业经济环境下的人口流动率非常低,鲜有远距离、大人群的人口流动,人们就生活在一个相对熟悉的环境里,因此,农业经济时代的社会生活就是家庭生活。而家庭生活给个人的几乎涉及到方方面面,生下来开始就得到家人的抚育、培养,病了得到家人的照顾,出了事情家族出面解决。向上发展之后,中国社会呈现为一种金字塔型结构,最顶端的就是帝王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帝王是最大的家长,其次是诸侯、臣子,最后是一个一个相互联系的家族。儒家“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最好的佐证,而程朱理学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说法又是对这种金字塔结构的典型诠释。
中国社会是以周孔教化为中心的宗法社会,而西方社会却以基督教为中心,兼爱同仁,上帝为父,人人相亲如兄弟姐妹。而基督教是一神论,它推翻了形形色色的家神邦神,打破了家族小群和阶级制度,在千余年的斗争中形成了西方人的集团生活。因此,梁漱溟先生说“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团体与家庭二者不相容”,个人必放在一个家族中来看待才有意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是对这种角色的最好定义。
角色既定,个人的价值观也已不言而喻。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欲平天下,须从“齐家”开始。如卢作孚先生说的那样,个人需为各人的家庭负责,从家庭中获取,也必须为家庭贡献,个人要维系好与家庭的所有联系。也正因如此,评价一个人价值如何,要经过家族标准的检验,一个完满的人格,就是孝子、慈父一类词综合的定性,而并不能脱离家族而言。而在西方城邦生活中,最完满的人格则是成为一个最合格、最优秀的公民!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