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化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中国文化(2)
梁先生所列第六、第七两个特征——没有宗教的人生、家庭生活为中心,韦先生第七、第九两个——乡土情谊、家庭本位可以为此佐证。
3.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有情的宇宙观
欧洲诗人海格德尔有言曰:“人,当诗意地栖居。”未知西方人是否参照此生存原则,但东方的中国人诗意栖居的大有人在!
儒家是影响我们两千多年文化的重要思想派系,它最重要最核心的思想是什么?仁!仁是什么?简单来说四个字:爱人惜物。
对中国哲学有着启蒙意义的道家,核心思想是什么?是无为。而“天人合一”则“无为”思想的精华。身居乱世,依然追求自然;身居闹市,依然追求天性,恰是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心怀柔善,又是释教的精义。
儒、释、道则在中国文化复杂而漫长的生根发芽生长过程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它们的这一共同点,使得中国人对待自然时,保持一种有情和善的态度。
4.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真善美”道德标准下清明安和的人际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个人与社会,例如我们所说的道德是某些关系的标准,礼俗是某些关系的传承,法律是对某些关系的约束,等等。而谈这些之前,必须要谈一谈宗教。
中国的文化也是以宗教为开端,如王治心《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中所述,最早的图腾崇拜、庶物崇拜、群神崇拜等,后世传承的祭天祀祖之俗也是一种宗教。而武王伐纣后建了周礼,鲁国的孔子创立了儒学,此后周孔教化、宗法社会传承了两千多年,这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中心。
那么儒家的教化是怎么来凝聚我们的思想的呢?一个是安排伦理名分来组织社会,一个是礼乐揖让涵养理性。第一个,孔子强调理性,启发世人的理性,与理性相违背的则是愚昧偏执、强暴冲动,所以在《礼记》中有言:“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清明安和,去骄去燥。人的本性自私,礼行乐盛,则减少残暴冲动的行为,减少犯罪和人祸。礼乐使人处于诗和艺术之中,和平安详,破除迷信,没有宗教的色彩,却有宗教的作用!而外国人所说中国人和平文弱、爱讲礼貌,也是由此而来。
第二个,正如前文所述家族环境中的个人定位,个人在完成自身人格的同时,要对家族负责,而家族环境中相亲相爱,彼此相需,最终不能用严肃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其权利和义务,只能由基于情义关系的礼俗来约束。所以,在家庭关系、父子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礼俗流传至今,它要求人与人之间关系敦厚,淳朴清明,有情有义。
文化传承的方法
至此,中国文化之精要已阐述完毕,他们都是我们悠久的历史和繁荣的文化中最根本、最基础的东西,当然仅仅把它们找寻出来是远远不够的。历史的洪流一刻不停滚滚向前,史家的眼光来看,合乎人类文明进程的才是精华,否则就是糟粕。东方与西方的不同,并不意味着孰好孰坏,只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我们在弘扬自身文化个性的同时,需要去粗取精,也需要融合先进的外来文化,在这点上,我们也许可以借鉴参考日本、韩国等同属儒家文明圈的东方国家的做法。而文化产业不是文化事业,需要综合金融、市场等诸多因素,在开发过程中如何平衡效益和责任,保持文化精神的同时取得效益,还需要各界人士在设计实施过程中再三斟酌。以下笔者就以上特征谈谈自身的几点想法。
1.形式内容,有机结合
西方数百年来的文化、设计运动,诞生了现代设计,强调设计中形式与功能的结合。这个道理,在文化产业的开发中也同样适用。使用合乎要求的设计方法,在不同的层面有机结合文化内涵,就能很好地提升整体的价值,为不同的文化产业注入灵魂,同时也有助于弘扬我们优秀的中国文化。
2.取长补短,中西合璧
笔者以上陈述了几点文化的精髓,但并未论证这些方面是否符合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取用与否,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总有其正反两个方面,例如我们的“家文化”,在某些时候融入“家文化”,能凝聚人心,唤起共鸣;但是反过来缺少公共生活,使用不恰当,效果适得其反!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涉及到这些层面时,综合考虑中西方的文化,取长补短,中西合璧。
3.周全考虑,灵活使用
文化的精髓是精神的根本层面的,它们可以衍生出很多新的文化。而且一个产业中可以体现文化的地方非常多,不仅仅是主题内容,还有宗旨、精神、原则等等,在不同方面灵活使用,需要设计师、工程师们精心雕琢。笔者举些例子,比如“大一统”文化,在影视制作中运用,可以是体现在内容上弘扬一种世界大同精神,也可以是在场面安排上体现宏大,也可以是组织结构安排中要求统一完整。再例如“有情的宇宙观”文化,在旅游区规划的时候,可以体现在建筑本身的设计上是否人性化,可以体现在环境艺术、园林风景规划上是否符合“天人合一”,也可以在某些设施上运用绿色设计、环保设计,还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打造一种“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渡假文化品牌。
文化是一国的灵魂,经济是一国的命脉,文化产业担负了文化和经济两个方面的责任,着实有着战略性的重要地位。虽然当前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随着我们的不懈探索和经验积累,未来这个产业必然能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