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的尊严
摘 要: 小说讨论了“我”和九财叔的希望是如何一步一步落空,如何被逼迫着一步一步与“真善美”背道而驰,如何沦落成一只真真正正的困兽。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生存背景的悬殊差异构成了两个社会阶层,“我们”和“他们”两个群体之间的激烈矛盾,这导致了“他者”的心理失衡和人格畸变。最后,九财叔微薄的希望一次一次被打击以至于最终熄灭,他意识到了自己绝不可能逃出生天的绝望,所有的不安、恐惧、愤怒、疼痛都化为了仇恨,他沦为了彻底的困兽,残忍杀害6名勘探队员的事件是这红了眼睛的困兽的最后一击。
关键词:马嘶岭 他者 边缘 尊严 困兽之斗 城乡差异
马嘶岭血案运用倒叙的手法,以“我就要死了”作为整篇小说的开篇,随着情节发展一步一步叙述血案发生的全过程。“我”是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名来自偏远且穷苦的乡村的青年农民。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水香,为了她肚子里的孩子,也为了三百块一个月的“高额报酬”,“我”和九财叔为一支找金矿的勘探队做起了挑夫。村里人人艳羡的村长一个月只有一百五的工资,三百块一个月的工钱对于“我”和九财叔来说像“抱金娃”。勘探队富裕的生活以及他们所要勘测的金矿都撩拨着他“心中早已枯死的欲望”。虽然心中的欲望被不断地撩拨,九财叔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心中所想的也只不过是多占一点小便宜、多拿一些工钱好改善改善生活罢了,那么整个事件又是怎么发展成一场“我”和九财叔联手杀死勘探队一共六名队员的血雨腥风呢?
《马嘶岭血案》中的各类人物可以被分为三种:你们、我们、他们。勘探队员们掌握知识、技术、财富,是这个社会的主体,是占有优势的社会阶层,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他们”是附庸、是他者,比如“我”和九财叔;而“你们”是有可能成为“我们”,也有可能成为“他们”的中间派和游移者。在本篇小说中,获得了暂时信任的炊事员老麻可以被划为“你们”。
一、被边缘的“他们”
关于“他者”的哲学渊源,可以追溯至柏拉图关于“存在”与“非存在”的论述。“他者”被认为是具有从属性或次要性的低一级事物,即相对于“存在”的“非存在”。在勘探队员的潜意识中,“我”和九财叔是他们世界中的“他者”。
勘探队的队员在一开始就显露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城里人身份,除了丰富的知识和丰富的精神生活之外,在物质生活方面也处处显出他们高人一等的地位。晚间住宿的时候,他们住一块,“我们”住一块。“我”和九财叔的棚子是塑料纸的,合用一床隔不断冰冷地气的絮。他们则住完整的帆布帐篷,用暖和的鸭绒睡袋。勘探队的队长姓祝,他拥有三个手机、两辆乌龟车,腰包里鼓鼓的,里面装满了红红的钞票。其他勘探队员们也是每个月可以轻轻松松拿到几千块的工资。而“我”和九财叔,出身于闭塞、穷困的村庄里,日日为生活奔波挣扎,连物质生活都没有办法保障,就更无暇顾及精神生活了。“我们”与“他们”本是毫无相关的两路人,因为马嘶岭走到一起,身份、地位、经济实力上的差距,在这场相遇里处处显示出了悬殊的差异。九财叔是命途多舛的乡下人,死了老婆,家庭负担重,要一个人抚养三个女儿长大成人。他“一个人扶犁,一个人背篓,一个人赶集担柴,一个照秋收秋”。九财叔被艰难的生活折磨得早衰、脸黄皮松,“蔫不拉几、又脏又烂”,显出了不合实际年龄的早衰。三个女儿离出嫁的日子尚远得很,生活之于九财叔仍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盛大的绝望。
都市文明是人们向往、追逐的对象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根据拉康的解释:“无意识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勘探队的到来带来了主流价值取向和主流生活方式,用拉康的理论来说,他们也带来了一面新的“镜子”,在这面新镜子的关照下,九财叔们找不到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了对自己影像的渴望。所谓主流的镜像第一次距离“我”和九财叔如此之近,二者的脑海中第一次如此鲜明地产生了自我与他者的争锋。每个人都想要避免二者的分裂,达到自我和他者的完美统一。
“他们”想成为“我们”,想从边缘走向主体。似乎只有“我们”才拥有追求梦想和美好生活的正当权利,似乎“我们”做的一切总是顺应潮流、合乎道理,似乎“我们”总是活得更有尊严一些。从逻辑上说,“他者”的存在有其必然性,“他们”的存在是“我们”存在的绝对必要条件。为了确立“我们”的自我认同、自我意识和作为主体的权威,“我们”必须建构对立面,必须建构“敌人”,“他者”必须存在。只有如此,“我们”的存在才合乎逻辑。 “他们”和“我们”,双方常常会有殊死的对抗,黑格尔认为他们当中的任何一方都企图消灭另外一方,都想以对方为中介来确证自己的存在。也就是说,“我们”的自我是借用“他们”的身份来确立的。祝队长冷峻、严酷和不近人情,因为一场意外的丢石头事件和对本身九财叔的怀疑、厌恶,他以强硬的态度扣除了九财叔二十块钱的工钱,这激发了九财叔的强烈不满。九财叔为讨要这二十块钱在之后的情节发展中做出了许许多多的努力却都以无果而终,他的每一次反抗都将自己置于了更窘迫、更边缘的境地。被扣的二十块钱工钱是整场血案的导火索。这二十块之于祝队长只是一个小数目,但它象征着自己不容挑衅和抗争的主体地位和绝对权威,祝队长在意的不是钱本身,而是想要在这种敌对中强调自己的中心地位,他需要通过“他者”的屈辱——即在这个似乎是低他一等的老农民之上,构建属于自己的绝对权威。可对于家徒四壁的九财叔来说,这二十块钱却是个大数字。两者的矛盾激烈不可调和。“我们”在“他们”的周围竖起了高高的围墙,容不得“他们”任何一点的靠近和挣扎。“他们”越是反抗,“我们”就越是敌对,不断地加高围墙,最后建成了决不可逾越的高不可攀的铁栅栏,“他们”是栅栏里的困兽。为了成为“我们”,“他们”可以暂时出让自己最宝贵的尊严。然而“他们”不愿再做一个局外人,不愿意再站在别人的窗外看属于“我们”的世界。当曾经出让的尊严无法得到回收,甚至遭到了进一步损害的时候,“他们”已经被彻底地边缘,微弱的希望之光此时完全湮灭,沦为了彻底的绝望。于是“他们”常常会在此时做“困兽之斗”。
“我”与九财叔和勘探队之间虽是平等的雇佣关系,却处处显示出低人一等的地位,更像主奴关系。“他者们”常常会感到孤独、惶恐、自卑。“我们”的严苛在挑衅面前显得更加残酷,除了不断透支“他们”的体力之外,连对“他们”最起码的尊重和信任都剥夺。
挑夫的日子很苦,从来没有挑过那么重的东西的“我”累得开始屙血。对勘探队队员富裕的嫉妒、对“我”的同情和九财叔的自怜,引发了九财叔的第一次反抗。他“抱出”我箩筐里的一块石头,“哗啦”丢进了沟壑里。之后的日子里,“我”跟九财叔又吃了很多的苦:被野猪追得差点丢了性命;“我”受了风寒,发着高烧,还被打发去挑着石头下山再挑粮食上来;“我”和九财叔下山买粮,九财叔中了垫枪,险些丧命……九财叔们住最差的棚子,吃最差的饭菜,拿最低的工资,干最重最累、远超负荷的活儿,还要忍受祝队长的傲慢、怀疑、挤兑,以及其他队员审视、冷漠的目光。悬殊的差距和冷遇让“我”和九财叔受到了被边缘化的创伤,如同《人间失格》中的主人公叶藏一样,失去了为人的资格。这种被边缘化的创伤给了九财叔沉重的打击,在他的记忆里留下了难以弥合的情感伤口。几次讨要被扣的二十块钱无果之后,他性情开始慢慢地发生了变化,像丢了魂了一样,发呆、躲在一处抽烟、丢三落四,眼神恍惚。他变得沉默、阴郁而可怖。当九财叔微薄的希望一次一次被打击以至于最终熄灭的时候,他意识到了自己绝不可能逃出生天的绝望,九财叔所有的不安、恐惧、愤怒、疼痛都化为了仇恨,他沦为了彻底的困兽,残忍杀害6名勘探队员的事件是这红了眼睛的困兽的最后一击。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