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的民俗文化探析
【摘 要】本文从“葫芦”的命名、洪水神话、生殖崇拜、道教四个方面探究了“葫芦”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从“葫芦”的形状和功能角度分析了文化意义形成的内在机制,以期更全面、深刻地解读“葫芦”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葫芦;文化意义;成因机制;表现形式
“葫芦”作为人类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之一,不仅具有多种实用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可以说,中国的“葫芦”文化,已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旨在通过探究“葫芦”文化形成的内在机制以及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更深刻、全面地解读“葫芦”的文化内涵。
一、“葫芦”的命名
“葫芦”一词,在古代文献中也写作“觚卢、觚芦、胍瓠、扈鲁、瓠卢”。正因为字形无定,所以人们对“葫芦”一词的解释也是纷繁复杂。有的从“葫芦”的功能出发,将“葫”、“芦”分开,认为“葫”是酒器,“芦”是饭器。有的从“葫芦”的形状出发,认为“葫芦”像“壶”,“葫”、“芦”都是“壶”的形状。以上两种解释都将“葫芦”看作联合结构的合成词,从语素的角度来分析词义的。但是根据汉语语源学的考察,“葫芦”是字型无定,声音通转的连绵词。所谓连绵词,就只能“依声托事”,要从语音的角度来探究词义。任继昉根据《果裸转语记》,将“葫芦”一词放于“果赢”语族,得名于“圆形”。i而这种解释,也得到了广泛学者的赞同。
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女娲以及盘古,闻一多先生考证其名称来自匏瓠、瓜,皆为圆形的葫芦:“伏羲与女蜗,名虽有二,义实只一。二人本皆谓葫芦的化身,所不同者,仅性别而已。”“盘古与伏羲只是一音之转。”“盘古的本义也是葫芦,盘古开天地,亦即葫芦的破裂。” ii虽然学术界对女娲、伏羲是“葫芦”的化身还是人面蛇身的人类始祖看法不一,有可能先是“葫芦”的化身,然后逐渐演变成人面蛇身的人类始祖,这都还有待考察研究。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出“葫芦”与人类起源的重要联系和深层渊源关系。
二、“葫芦”与洪水神话
关于人类的起源与再生,世界各个地方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在这些故事和传说中,“洪水神话”、“兄妹成婚”成为人类起源和再生的主题。
在“洪水神话”、“兄妹成婚”的故事中,“葫芦”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在故事中成为“救生工具”的化身。我国很多民族的洪水传说中,都有“葫芦”作为浮水工具救人的部分。
如伏羲、女娲兄妹俩,就是得救于“葫芦”。在远古时代由于洪水滔天,所有的人、畜等都被淹死了。兄妹俩躲在葫芦里面,逃过了洪灾,然后又通过兄妹成婚,才有了人类。云南水族、广西融安县壮族、彝族、白族、拉祜族等都有类似的传说。以上这些都说明“葫芦”在“洪水神话”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救生工具,是普遍的。
那么,“葫芦”作为救生工具,为什么会这么普遍呢?我们当然会不自然地想到葫芦的特性:成熟后的葫芦具有坚固、体轻、防湿性强、浮力大、中空等特点。所以,“葫芦”从很早就被人类用作过河工具。
在“洪水神话”中,“葫芦”作为水上救生工具,被各个民族大量地嵌入到神话故事中,并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极为朴素的理由。正是因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葫芦”浮于水的特性,并把它作为常用的渡水和救生工具,人们才把“葫芦”嵌入在洪水神话之中。
三、“葫芦”与生殖崇拜
“葫芦”不仅仅在洪水神话中充当救生工具,它还是兄妹成婚的重要组成元素,即“葫芦生人”传说。因此,“葫芦”与人类起源的关系又加深了一步。
关于“葫芦生人”传说,各民族的故事情节具有相似性,都是兄妹俩成婚生子展开的。有的是说兄妹二人成婚后,妹妹生了一个葫芦,劈开葫芦,走出了很多小人,分别代表着汉族、彝族、壮族、傣族等等。有的是说兄妹俩没有孩子,天公赐给他们一粒葫芦种子,兄妹俩种下后就慢慢长出了葫芦,劈开以后走出了很多人。还有就是“葫芦变人”,是说远古时候并没有人,在山坡上生了两个很大的瓜,成熟以后自行脱落,滚到山下变成了一男一女。
“葫芦生人”与远古的母体崇拜有关,先民们的母体崇拜是衍生出了人类起源葫芦神话的重要原因。在古代,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生殖能够使人类代代繁衍下去,几乎成了一件神圣和非人力所为的超自然之事。人们往往会产生生殖崇拜、母体崇拜。这是“葫芦生人”产生的心理基础。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