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罢了”的语法化(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16 16:3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纳慧娟
分享到:

 

  1.作句末谓语的“罢了”

  这一用法是延续了元代时的用法,明代表示“算了”、“不计较”的意义,和表示“罢休结束”的意义已经用得非常普遍。

  2.陈述句末的“罢了”

  第一,表示让步义的“算了,不做计较”。这里的“罢了”已具备了语气助词的功能。例如明代小说《西游记》中:“这个亡人!弼马温欺负我罢了,你也来欺负我!”

  第二,“罢了”表示“如此而已”之意,这个时期这种用法很活跃。

  第三,“允诺、肯定”之义的用法,相当于“就是了、好了”,表示答应别人做某事的时候没有保留,是完全答应的肯定说法。

  3.感叹词“罢了”成词,表示完了、算了

  “罢了”作为一个整体继元代的“完了、糟了”义之外,又出现了一个“算了”义。例如明代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一)》中:“罢了,罢了!似此一国,左战右战,战不胜他;左杀右杀,杀不赢他。”“罢了”的位置在句中或者句首是,总体上用来表示“完了”、“算了”,使用的频率也有了很大提高提高,所以认为这一时期感叹词已经形成。清代时,“罢了”的使用到了最高峰,这一时期也出现了“罢了”的其他语义,“就是了”、“算了”从清代始便逐渐取代“罢了”的某些义项。

  4.“罢了”处于陈述句末尾

  表示纯属、排他、尽在其中的一种干脆的语气,用在陈述句末,表示没有别的,完全、纯属、排他、尽在其中的一种干脆的语气,它是由“罢了”的“完毕”义引申而来。

  【参考文献】

  [1]方绪军.语气词“罢了”和“而已”[J].语言科学,2006,(5).

  [2]彭伶楠.现代汉语双音词“X了”的虚化与词汇化研究———以“好了”、“行了”、“完了”、“罢了”为例[M].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王巍.“算了、得了、行了、好了、罢了”三个平面浅析[J].高等函授学习,2010.

  [4]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