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赣南畲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制约因素(2)
(四)现实原因:保护机制不完善
当代社会,赣南畲族文化未能得到有效地保护与发展,与当地的保护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赣南当地政府对于畲族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很大程度上只是觉得响应国家的政策,能给当地的财政带来一定的收入,而对于建设和发展畲族文化未能给出很好的应对措施。赣南偏远山区的畲族人民没能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这就造成诸多畲民子孙未能接受好的教育,从而过早地步入社会,而在这样一个物质意识强烈的大浪潮下,赣南畲族的后代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也就随之会下降。
再者,政府对于畲族的文化宣传力度还不够,致使当地非畲族群体对于畲族的认识薄弱,使得畲族文化的社会认同感不强,没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多数地区的畲族文化建设也只是在表面上下的功夫,而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对于当地畲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仍然不够,亟待完善机制建设。这些都是目前我们对于赣南畲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对赣南畲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延续,主要都是在于人类这一主体的实践。只有赣南畲民这一文化的主体有着自身的族群认同意识和民族的自豪感,才能使得赣南畲族文化得以传承。畲族族群的认同是赣南地区畲族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主动力,没有一个民族族民本身的强烈的认同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对于本民族的保护和文化传承都难以进行。
当然,我们还应该加强“他群”群体对于赣南畲族的认可,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赣南畲族的历史和文化深入到各个群体,让畲族文化逐步地大众化,从而使得畲族文化能以更好的姿态走向社会这个大集体,使得畲族文化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我们的“主体文化”中。
最后,我们的政府要完善好保护与发展这一文化的机制,我们要加大对于建设赣南畲族文化的财政投入,留住畲族精英,让更多的人更愿意参与到畲族文化的研究中来,加强畲族文化的适应性和再生性。我们不仅要使得畲族文化在器物层面得到表征,更重的是要是畲族文化在精神层面也得到发展,要让赣南畲族文化在器物和精神层面齐头并进。特别是赣南贫困山区的畲族群落需要我们更大的关心与支持,这一民族孤岛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关注。虽然,我们知道在保护和发展畲族文化的道路,可谓任重道远,但我们相信,在国家和政府以及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把这一任务完成的出色,为赣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张特色名片,同时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向春.赣南畲族研究[D].厦门大学,1996.
[2] 汤斌.重刊〈谢志〉序.清顺治十七年.
[3] 赣州府志:“卷首·总目·旧序”.清同治.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