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民主社会主义经济危机观历史演进的文献综述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20 16:1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孙艳红
分享到:

 


  【摘 要】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治之症,自经济危机产生以来,信奉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党人积极行动起来,在不断的分析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济危机观。文章对经济危机观的演变过程做了详细的阐述以及演变过程中的新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意识形态从左向右的转变过程及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经济危机观;文献综述

  “民主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最早见之于1899年伯恩施坦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从此,民主社会主义者开始鼓吹“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观点,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外交等各个方面完善自己的理论和政策。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治之症,自经济危机产生以来,信奉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党人积极行动起来,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经济危机,并在不断的分析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济危机观。

  一、民主社会主义经济危机观的历史演进过程

  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危机观按照其理论和政策的变化,可以粗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政策作为解决危机的方案。

  传统民主社会主义经济危机观的形成,与凯恩斯主义的产生有很大关系。1929 年西方资本主义陷入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危机之中,在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分析和解决对策上,传统的经济学说都失去了效力。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出笼了,他提出必须依靠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从而避免经济危机的产生。林建华在《社会党国际论纲》中提到“凯恩斯的这场经济学革命不仅为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划定了历史的界线,而且为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提供了重要的论证”。

  第二阶段:以“第三条道路”的经济政策作为解决危机的方案。

  “第三条道路”的概念是克林顿和布莱尔在1998年举行的一次会议上首先提出的,第三条道路奉行的是新型的混合经济。吉登斯在他的《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中,对新型的混合经济作了具体阐述:“……试图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建立一种协作机制,在最大限度地利用时市场的动力机制的同时,把公共利益作为一项重要的因素加以考虑”。

  第三阶段:以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政策为核心的综合解决方案。

  自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社会民主党人对“第三条道路”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应该突出左翼特色,超越“第三条道路”,重新回归民主社会主义的传统。

  2008年9月26日社会党国际领导人在参加第63届联合国大会时决定成立一个常设机构:全球金融问题委员会,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呼吁政府和市场之间要有一种新的关系,强调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这实际上是以凯恩斯国家干预政策为核心的综合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案。

  二、民主社会主义经济危机观的基本观点

  (一)对经济危机原因的分析

  民主社会主义对经济危机原因的分析经历了一个从左向右的转变过程。

  1976年社会党国际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中指出“国际资本主义的明显失败表明,需要对国际经济问题采取全新的态度,这种与以往过时的和信誉扫地的方式决裂的全新态度只能是、也必须是社会主义的态度”。这表明这一时期社会党人以工人阶级和社会中下层群众的代言人自居,民主社会主义基本回归了社会主义的轨道。

  1983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中把经济危机的原因“部分地归咎于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危机的影响,但是我们必须强调,共产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造成这种恶化的原因。”这实际上是践行了新自由主义的价值观的,背离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