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再议辛亥与孙中山(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21 14:47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徐学能
分享到:

 

  于是,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皇帝,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仅存在三个月,就被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政府所取代,中国既没有享受民主共和,也没有实现君主立宪。

  虽然如上文所述,辛亥革命成本很低,没计划没领袖,甚至还有偶然性,但应该看到革命是顺应了发展趋势和人民的呼声。黄炎培在1961年10月20日的文汇报上发表《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一文中曾提到这样的情景:“街上日日夜夜群众挤得满满地在探听,一个捷报到来,鼓掌狂欢;一个报告失败,认为这家报馆受清廷指使,诬胜为败,群众高度愤恨地把大玻璃窗砰轰砰轰地立即打得粉碎。从此报馆不但不敢在门首披露失败消息,特别不敢在报上披露。报上一披露,整个报馆那里还站得住;这样一片独立声、胜利声,震动全国,腐朽的清廷狂骇了。”可见,当时民众虽然未必人人都参与革命,对革命本身却相当欢迎,毕竟对于经历了数千年君主专制统治的中国来说,至高无上的君权是相当沉重可怕的因袭负担。辛亥革命把封建皇帝“拉下马”,推倒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临时政府制定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法令,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一切,在中国历史上无疑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从性质来看,这是一场以反帝反封建为任务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归根到底没能实现这两大任务。一方面,理应对革命起领导作用的同盟会,没有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反封建的政治纲领,只明确了“驱除鞑虏”、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资产阶级革命派动员了来自农民、手工业者的会党和新军,却没有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因而当官僚、政客、立宪派以及革命队伍中的动摇分子向袁世凯妥协的时候,孙中山与黄兴就成了缺少群众支持的“少数派”。另一方面,当时中国的封建势力却异常强大。当时的封建势力,大体上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封建势力顽固堡垒的清王朝及满清贵族;二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这是一个受到帝国主义支持、积累了丰富的反动政治经验的庞大军事政治集团;三是以各地的地主、官僚等为代表的社会势力。中国封建势力异常强大,是中国社会革命始终面临的问题,铲除其统治根基决不是靠一两次革命运动的冲击就能做到的。辛亥革命是历史使然也做了历史能做的事情,恐怕不能过分苛求辛亥革命,不能将所有的历史重任都压在这样一次虽顺应民意但毕竟带有偶然性的革命身上。

  三、备受争议的孙中山

  对于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发挥的作用,也应当仔细考察当时的情况后加以定论。孙中山自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遭到清政府通缉,长期流亡海外从事革命活动。此后,孙中山详细考察欧美各国的经济、政治状况,研究了多种流派的政治学说,与欧美进步人士接触,产生了具有特色的民生主义理论,三民主义思想初步形成。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创建了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并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孙中山派人到国内外各地发展组织、宣传革命,自己也赴东南亚各地向华侨宣传和募集革命经费,并创立同盟会支部。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美国,没能指挥和部署。况且经过清政府最后50多年的自救和折腾,革命所需的社会环境已经具备,革命迟早要爆发。但何时爆发,在何地爆发,以什么方式爆发,是孙中山所不能预料的,武昌起义的确出乎他的意料。但文学社与共进会之所以能策动新军,从根本上说都是在孙中山思想和反清武装起义的影响下进行的。

  从最初寄希望于改良,到看清形势组织建立兴中会,最终创立同盟会,孙中山在此过程中经历了自己思想的变化、革命的失败和最终当选临时大总统,未直接参与辛亥革命却始终在外围为革命奔走,联合革命党人并筹集款项。由于孙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对西方认识深刻,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他对辛亥革命所作的贡献是人所共知的客观存在,因此当17省代表正式选举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黎元洪、黄兴三个候选人,孙中山得16票,黄兴得l票,充分说明了孙中山在各起义省份中的威望和地位。

  孙中山也是中国政治经济现代化重要的阶段性人物,较全面地整合了宪政民主、人民主权、分权制衡以及社会主义等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对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国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促成了西化民主派和共产主义派对中国未来建设的深入探索。

  辛亥革命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随着对历史的进一步挖掘,学者们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不断深入,同时也对这场革命的意义与历史地位提出了异议。笔者认为不论是评价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还是评价孙中山这一历史人物,都应当在做各方面的考察之后再做定论,既不因其发挥的作用而掩盖其固有的局限性,又不因其未能完成的任务而否认其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萧功秦,马国川.辛亥革命推倒了第一张骨牌[J].江淮文史,2011(04).

  [2] 鲍家树.第三只眼睛看辛亥——张鸣教授访谈录[J].探索与争鸣,2011(06)30-33.

  [3] 李吉奎.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J].同舟共进,2011(09)51-53.

  [4] 黄炎培.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J].文汇报,1961 (10):20.

  [5] 武克全.不能苛求辛亥革命[J].探索与争鸣,2011(06).

  [6] 沈谓滨.评价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应尊重历史事实[J].探索与争鸣, 2011(06).

  [7] 萧功秦.辛亥革命是20世纪多灾多难的开端[J].探索与争鸣,2011(06).

  [8] 张鸣.新政与辛亥革命——改革是否必然引发革命[J].中国图书评论,2011(10).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