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竹取物语》文学世界中的中国文化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21 14:5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鲍辉
分享到:

 

  【摘 要】《竹取物语》是日本最早的物语文学。在日本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说它是日本的古典的文学作品,但根据资料表明,《竹取物语》跟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文章主要从竹取老翁的命名与中国的联系以及其内容所反映的中国文化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国文化;命名;竹子信仰

  《竹取物语》日语或命名为《竹取翁物语》,中国大陆对此名为竹取公主,台湾翻译为竹取公主,辉夜姬等等。一般认为该书是于日本平安时代初期即10世纪初写成,但具体的成立年代与作者不详。被称之为是日本的物语之祖。在收录日本众多和歌的和歌集《万叶集》以及紫式部著作的有名的物语文学《源氏物语》当中,都有很大的关联。

  故事讲了一个贫穷的伐竹翁在砍竹子的时候,无意发现一个小女孩。老爷爷和老奶奶没有子女,就想把她抚养成人,还给她取了个名字叫“辉夜姬”。老人自从得到了这孩子之后,每次去伐竹时,都会发现竹筒中有许多黄金。于是这老头儿便很快变成了富翁。辉姬”经过三个月长成亭亭玉立的美少女。越长越漂亮,使屋子里到她充满了光辉,没有一处黑暗。辉夜姬的美貌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天下的所有男子,无论富贵或贫贱,都想娶到这辉夜姬。五名贵族子弟向她求婚,她答应嫁给能寻得她喜爱的宝物的人。结果求婚者均遭失败。皇帝想凭借权势强娶,也遭到她的拒绝。最后,辉夜姬在这群茫然失措的凡夫俗子面前突然升天。而辛苦养大辉夜姬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只好目送她的离开。

  日本的这个物语文学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主要从竹取翁的命名和中国文化的关系,作品内容所反映的中国文化这两个视点来进行论述。

  一、竹取翁的命名和中国文化的关系

  日本物语文学的开头部分,为了衬托主人公身份的神话色彩,一般都不会提起其亲生父母。在《竹取物语》当中,介绍了辉夜姬的养父“竹取翁”。因此,考虑到命名这一点,为什么要取名为《竹取(翁)物语》这一点,就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根据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对《竹取物语》的研究表明,在研究竹取翁的命名问题上,首先这跟日本文化当中的竹子信仰有着很大的关系。竹子是稻科植物,在水稻播种与种植期间,由于竹子的急速增长,所以在以稻作为中心的日本的农耕文化当中,竹子作为有预言性的植物被人们信奉。另外,竹子是多年常绿性植物,日本人装饰用的“门松”,正是相信神灵会降临到竹子,再加上竹子是属于少数开花就会枯死的植物,所以,会有一种死=再生的印象,使得日本人对竹子神圣的印象更加加深。日本学者认为,竹子在日本文化中是一种神化了的植物,它在日本的生产,生活,历史以及民俗信仰中都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另一方面,在中国,正如“竹林七贤”“竹中高士”等等的语言表现的那样,中国文化认为在竹林中生活,可以给人以神仙·隐士的想象,而这样的教养也对日本古代律令制度下的文人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外,在福建省,现在也有这样的竹信仰。因此,笔者认为,在”竹子”文化这一点上,日本的古代信仰和中国文化是有诸多共通点的。同样的现象在”翁”字当中也有体现。首先,翁在日本的民间信仰中与日本的祖灵信仰紧密相关,甚至是以神的形态出现。同时,在日本这样的农耕文化,对于“翁”赋予了一种敬畏、滑稽的意义。因此,日本文化的“翁”与中国具有神仙印象“翁”,在这一点上达到了共通。

  二、内容上反映的日本文化

  仔细分析《竹取物语》的内容,笔者认为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辉夜姬在竹林中出现。然后,五个贵公子被辉夜姬的美貌吸引,求婚,然后被拒绝。也就是原著中的 “求婚难题说话”这一部分。最后一部分,辉夜姬和老爷爷伤心的告别,回到月球。但是,从东亚文学的根源来看,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三个情节与中国的神话和民族信仰共通的部分。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