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山乡深处的那株幽兰
摘 要:本文对旷胡兰的散文进行了系统解读。无论从山乡童年到山乡教书,还是后来新的岗位,她的笔下总是充满一种温情的滋润、一种人文的关怀。她的散文犹如深山里的一株幽兰,散发着一种朴素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散文 旷胡兰 女性 感情
尽管散文可以分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说理等许多种,实际上总是以思想为其灵魂,而以感情为其血肉的。① 旷胡兰的感性散文,是她人生历程和心灵的忠实记录,是她思想感情和智慧的结晶。
一、以小见大:亲情如酒的抒写
感性散文的本质是表现不伪不饰的书写者“自己”。② 旷胡兰的感性散文,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有如雪天一壶在大灶温过的冬酒,让我们品读到了人间的真情与温暖。请看《父亲的存折》,作者在文章开头,用朴素却蕴藏诗意的笔调,把我们带到当年的历史面前:“1982年的初秋,一个极其寻常的日子,阳光依旧灿烂地照着地面。一条简易的沙子公路上,一对父女,一前一后,不紧不慢地向前走着。父亲背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军用包,步履有点蹒跚,显出一副略有心事的模样。”尽管当年生活拮据,但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却极为严格:“有一次我们看到别的小朋友捉青蛙,也跟着捉了几只青蛙回家。父亲见了,大骂我们,命令我们把青蛙倒进池塘。父亲向来是个爱护益虫益鸟的人。”作者在结尾深情地写道:“父亲,这些年,您在天堂过得可好?儿女烧给您的纸钱收到了吗?您的存折里是否还有您零用的钱?”这样质朴感人的句子,让人热泪盈眶,唏嘘不已。
由于散文篇幅短小,作者在创作中总是避开大题目而选择小题目。那些波澜壮阔的大事件,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场景纷繁,不是散文这种体裁所能容纳得了的。所以,对于散文作家来说,只能“大题小做”,从大事件中撷取一个片断、一个场景描绘、点染,使人借“一斑”而窥全豹;更多的则是“小题大作”,从一粒砂看世界,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从日常现象中映照出时代的本质。这需要深刻的洞察力。③ 旷胡兰的《忆母亲》,写自己童年无知,误以为百合是“草”,拔掉了母亲种的百合,被母亲追打的情景。当然,母亲的“竹杈”并未打在“我”的身上。“第二年,母亲又在菜园里种了几株百合。夏天的时候,百合开出了几朵硕大的白色花朵,像一只只大喇叭,对着远方吹着嘹亮的号
角……秋天,百合的苗慢慢枯萎了,母亲从土里挖出几个好大的白色球形鳞茎。第二天,母亲掰下一些百合肉质片,洗净做菜,百合又粉又脆,味道真好。”作者这样深情地写道:“童年的百合就这样一直开在我的记忆之中。我记住了百合美丽的白色花朵,记住了百合好吃的白色球形鳞茎,也记住了母亲追打的竹杈,记住了母亲的勤劳和严厉。”母亲的爱,就在作者的文字里,散发出淡淡的百合花香。母亲走了二十年,旷胡兰才用炽热的文字点燃一炷心香。她这样深情地《忆母亲》:“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常在自家生活困窘的情形下以微薄之力帮助更为穷困的邻舍,对流浪乞讨之人,她无数次施以援手,一碗饭、一盅米、一杯茶,虽微不足道,却以自己的一份心,给别人一份暖。”在艰苦岁月,一个自身贫困却乐观助人、对他人持有一份爱心的母亲,把我们的泪水拽了出来。有其母必有其女。母亲身上优秀品质的基因,已经通过血液的遗传,到达了女儿的身上。我们可以从《菩萨保佑你》这篇散文中得到印证: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雨雪交加的午后”,母亲放下了手中的米筛,起身倒了一碗“热开水”,给这个“可怜的老人”喝。“我那时不知哪来的勇气和胆量,从凳子上站起来,拿起家中的大瓷碗在大竹盘里装了满满一碗米送给他。”母亲并没有斥责:“尽管她经常得咬紧牙关算计着一家人如何过日子。我也不知道,当时自己为何表现得如此善良、勇敢和大方,现在想来,这大概是一种本性使然吧。”
二、金色童年:散文创作的苗床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童年时代或往日的生活,在散文创作上,往往是作家最喜欢回忆抒写,而且也是最容易写得精彩的题材。这是因为,那些留在心灵中的记忆,渐渐同作家日益增长的知识、经验、智慧、思想融合起来,积淀为作家最神奇和丰厚的人生经验和感情,构成了自我一方“园地”的“苗床”,散文的种子最容易在这里发芽、生长。④《童年的橘园》装满了旷胡兰童年的快乐时光:“中秋时节,各种橘子成熟了。父母便让我们几个兄妹将树上剩下不多的橘子采摘下来。金黄色的橘子,淡黄而果皮较厚的柑子,还有大个儿的青色泛黄的柚子,一一被我们装入竹筐。中秋节那天,母亲吩咐我们将分好的大个儿柚子送到邻居家,供大家敬奉月亮。”读这样的文字,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的乡居生活。《童年轶事》记录了作者难以忘怀的小学时光:“男生们为了表明自己清清白白,没有喜欢上哪个女生,更没有喜欢那个‘同桌的你’,便郑重地用粉笔在课桌中间画上一条线,名曰‘三八线’。若是哪个女生上课时不小心胳膊超过了‘三八线’,迎接她的便是一句严厉的警告。”作者的笔力和记忆如此清晰,这种刀痕我童年也曾刻过的。读这样的文字,感觉童年是如此的遥远而又亲切。再看让作者“永远牵挂、永远怀念”的《老家》:“初秋时节,气温比较高的日子,小河上依然是一片喧闹。仲秋来临,下河游泳的人少了,我们女孩则多了一件捞虾的乐事。我们三五成群,手持长杆小网,腰上背一个小篓,行走在近河岸边的浅水中,将小网一次次伸进水草中。小河的水草中躲藏着许多小虾小鱼,我们每次捞起的时候,网里总有不少的收获,常有十几或几十只黄褐带青色的小虾活蹦乱跳。要是捞到泥鳅、螃蟹、棍子鱼什么的,自然是十分惊喜。一两个小时下来,篓子里也装了有近一两斤小虾小鱼了。回到家来,拣去里面的杂草、小石子之类,再把收获的鱼虾放到热锅里烘干。一会儿工夫,虾儿螃蟹们全变成红红的了。午餐或晚餐时,端上一盘辣椒炒虾米,那香甜的味道就别提了。”
散文总是烙上了作者“我”的成长印痕。穷人的孩子早当家。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师范毕业是包分配的。那时候考师范的孩子,往往有为家庭减轻生活负担的情结。当年初中生能考取师范学校,是一件震动乡野的光荣事情。请看《花开东岭》:“师范的生活,给了我们足够的保障。学费、杂费不需交了,每个月还能领到一定数量的饭票、菜票。喷香的米饭、新鲜的菜肴,早餐爽滑的白米粥加包子馒头,让我们这些从艰苦的中学寄宿生活中熬过来的学生们有了深切的感受。昔日那一两罐咸菜吃一个星期的寄宿生活早已不堪回首。大家脸色红润了,身体也渐渐长高长胖。我印象最深的是,几个身材高大的男生常常在早餐时间,用筷子将十来个馒头串起来,手举着两个馒头串,边走边啃的情景。”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