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绚丽多彩的冷风景(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6-12 16:5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陈永革
分享到:

 

  当然,就智性意识而言,《断章》还比不上《距离的组织》《圆宝盒》《水成岩》《无题》等卞之琳名篇的深刻

  呈现水平。而且整个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式智性诗,其智性因素都明显薄弱稚嫩,缺乏西式智性诗典范的浑厚严谨、理性掘进,倒更多见中国传统哲理诗的理趣充盈。正像有评论指出的:卞之琳本无意成为诗哲的,他只是淡淡地看,似看非看,似思非思{7},终成为站在楼上看风景却始终淡定地呆在楼上贪玩理趣的人。

  二、文艺美学的侧光:《断章》的残缺美

  《断章》中人称、意象模糊多义,韵味无穷,给人以驰骋想象的自由空间,召唤读者生活体验的填充。诗中的“你”究竟是“谁”?是男,是女?姓甚名谁?到底是虚构的梦中人,还是现实的眼前人?而诗中的“风景”又指什么?是山、是水,草木扶疏,杂树生花?还是小桥、短亭,人影交错,佳人如云?一切都像雨像风又像雾,使人百思难解又求索不已。正是《断章》诗中的残缺多义,才引发了读者的索解兴趣,召唤读者以自身的体验和感受来参与诗作的阐释再创造,从而大大地增强了诗作《断章》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永久在读者心头重生的新诗经典。

  甚至就整首诗而言,《断章》这首四句短诗也只是诗人卞之琳拟写中的一首长诗中的一个片断而已(该长诗可见内容与五首《无题》诗颇多重合,也可佐证《断章》的爱情蕴涵)。诗人信手拈来,随意摘发就已如此绮丽多思,风行传唱,让我们想望,卞之琳拟想中的长诗必定更是字字珠玑,篇篇锦绣,几堪诗坛绝美!

  这种残缺美在文艺美学中的成功实例很多,不妨多引几例以加深对文艺残缺生美的更好理解。

  维纳斯作为一尊雕像自有其不凡之处,肌肉刚健有力,线条清晰明快,但只此而已,实不足成为广大文艺青年的美育至爱!可为什么文艺青年独爱之作为案头宝?我想,断臂维纳斯吸引青年人之处就在于其断臂。断臂维纳斯美不胜收,美就美在断臂!美神不断臂,就只是原雕塑家一个人心中审美理想的物质外化而已。只有当美神断了臂,人们才能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审美旨趣来给美神维纳斯安上每人心中大相迥异的适宜臂膀,配套还原出各人心目中最理想化的整体美神维纳斯形象,从而使“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高雅至尊的艺术圣品终于泛化成为惠及民间百姓的案头常物!

  中国古代诗史中能以一句诗就天下闻名,传之后世的,只有宋朝的潘大临。诗作的背景是这样的,潘大临很有才气,家里却很穷,欠了很多债。有一次临近重阳潘大诗人诗兴大发,提笔写下:“满城风雨近重

  阳……”正要续写下去,门外传来“嘟!嘟!嘟!”急促的敲门声,潘大诗人不想去开门却又被吵扰得不得不去开门,好不容易好说歹说劝走了催债人,可诗兴也跟着催债人一去不复返了,再难续写出与那雄浑的起句配套的整诗。可也正因此,该起句也才给后人提供了一个可按个人自身兴趣、旨意续写的机会和乐趣,悲观者自啼其哀音,乐观者依旧昂扬奋起,各美其美,才使这一雄浑的起句及其诗作者延名后世,成为诗坛佳话。

  三、《断章》形式美学的滥觞:“三美”的艺术杰作

  卞之琳是闻一多所说的“技巧专家”{8},《断章》虽只四行,三十四个字的白话口语,却字少意丰,张力弥漫,进脑入心,韵味无穷。其平淡中见奇巧,素朴里蕴浑厚的新诗独步艺术魅力显然得益于多种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如拟人——“明月”会“装饰”窗子,属以月喻人的拟人手法;象征——诗人以看与被看,受装饰与装饰别人的相对互动隐喻、象征人生的相互依存、普遍联系;具象、抽象词组合互衬——“你(人物)”装饰了“梦”,扩大诗句张力,丰富了诗意内涵;人称转换——诗中的“你”男女难分,指代模糊,常常人称暗换,形成一种换步移形、错综交织的复调杂弹;即景抒情——诗作透过前三个实景和最后一个虚景的意象画面,披露了诗人缠绵悱恻的隐秘私情;戏剧化处境——桥上人和楼上人你看我盯的戏剧性场面、情趣,甚至还动用了空筐结构的写作模式,只呈现出一种情感结构的样式,情感的具体内容则由读者去自我填筐。《断章》整首诗都在于揭示均衡互动和普遍联系的人生哲理,第一、二节绕来绕去,诗中人称代词“你”再如何移位或暗换都不外乎凸显相对互依的人生精义。但我觉得即使直接地以当时诗坛余波未尽的新诗格律派“三美”主张(有利于寻回诗美,重建新诗的纪律和秩序,促进中国现代诗的艺术化和规范化)来衡量卞之琳这个新月派末代弟子的新诗创作,《断章》也仍不失其为“三美”艺术的典范,且能据此条分析《断章》艺术魅力的生成。卞之琳以闻一多的新诗格律论为起点,又有所突破,有所发展,显得更为灵活、自由和开放。而按闻一多的主张,“三美”是指新诗格律化必须具备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三项艺术建构:

  (一)音乐美 《断章》具有舒缓幽远、惆怅低回的音乐美:

  1.内在的节拍、顿数《断章》采用了口语的自然节奏和语气,每行四顿,每顿一至三个字,遂使诗句清新自然,节奏鲜明、和谐,朗朗上口,在整体合拍之余还有参差错落的微调变奏之美。

  2.外在的押韵《断章》二、三行的最后一个字“你”“子”押交韵,从而使整首诗韵律流转,蕴意贯通地串联整合成一体,共同体现出全诗均衡互动和普遍联系的人生哲理。

  (二)建筑美 《断章》显示出错落有致、对称均衡的建筑形式美:1.诗句整齐、顺畅:《断章》每行诗八至九个字,诗行基本整齐,同时也显现出其现代白话诗自然顺畅的本色面目。2.诗行匀称、和谐:《断章》一、四句,二、三句整齐对等,使整首诗中间衔接,头尾紧扣,显得形式匀称,结构完整饱满。而第一节(一、二句)、第二节(三、四句)都属反向勾连、互逆映衬,共同体现均衡互动和普遍联系的人生哲理,也体现出一种诗歌的匀称和谐之美。

  (三)绘画美 《断章》没有明丽颜色的凸显,展现出的是一幅幅清新自然、错落幽远、活色生香的单纯朴素画面,其绘画美主要体现为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画面感强:

  1.《断章》诗中有人(男人、女人),有风景,人景交融,互相辉映,人因景而更美丽妖娆,景因人而显得生机勃勃。2.《断章》分为第一节的白天风光图和第二节的窗边月色图,色彩上浓烈与柔媚齐辉。白天阳光灿烂,恰似男儿热情如火;夜晚月光明媚,映现女儿柔情似水。3.《断章》还富有层次感、立体性和空间美,诗作两节都呈现出三个空间意象,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境界幽深宏阔。第一节“风景——桥上——楼上”,由低到高,层次鲜明,而且首句诗行的桥上风景图正包容在第二句诗行的楼上观景图里;第二节“明月——窗子——女孩(窗口趴着一个爱做梦的女孩)”,远近交融,错落有致,春梦留痕。整首诗场景移位,人称暗换,但绕来绕去都在一定的意境和画面里,使人欲去还留,回味无穷。

  {1} 胡经之、张首映:《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18页。

  {2}{3} 卞之琳:《雕虫经历(增订版)》,香港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85页,第185页。

  {4} 柯克(金克木):《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新诗》1937年第4期。

  {5} 龙泉明、汪云霞:《中国现代诗歌的智性建构》,《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4期。

  {6} 卞之琳:《卞之琳文集·上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7} 蓝棣之:《论卞之琳的脉络与潜在倾向》,《文学评论》1990年第1期。

  {8} 闻一多著,孙党伯等编:《闻一多全集》(全十二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页。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