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会》里跨国婚姻的文化冲突解析
摘 要: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跨国婚姻率不断攀升,与此同时,离婚率也在不断升高。本文从谭恩美的著作《喜福会》里描写的跨国婚姻出发,分析小说里跨国婚姻的冲突,试图得出跨国婚姻的失败原因。
关键词:跨国婚姻 《喜福会》 文化冲突
家庭关系是人类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人们通过婚姻和血液彼此相连。而在众多关系中,婚姻关系是很重要的一方面。21世纪的一个热门现象是日益增多的跨国婚姻。从中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开始,大量外国人来到中国旅行、居住和生活,同时,全世界各个地方也有大量中国人的存在。根据百度百科,1982年有一万多对跨国夫妇登记结婚。1997年,美国撤销了白人与非白人之间不能通婚的禁令。此禁令一被撤销,不同种族之间的婚姻数量立即有了飞速增长。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调查,黑人与白人的婚姻从1970年的六万五千对增至2005年的四十二万两千对。所以21世纪的许多研究就是针对跨国婚姻而展开的。
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涉及到了许露丝、薇弗莱·龚、映映·圣克莱尔和丽娜·圣克莱尔几位主角与美国白人之间的爱情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有些成功地维持了下来而有些没有,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其家庭成员们,尤其是母亲对于女儿们的跨国爱情都持反对态度,并且这些跨国爱情都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突。
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语言,《喜福会》中描写的跨文化爱情之间的冲突就表现在这些方面。
根据人物接触的文化背景,可以把《喜福会》中的人物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中国成长并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人;第二类是在美国长大的中国人,他们生活在美国,接受美国的教育,但同时,在家里长期接触母亲身上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第三类是美国人,也就是土生土长的美国白人。在《喜福会》描写的几个家庭里,每一个人似乎都想控制整个家庭,都想用自己的文化主导整个家庭。
一、信仰
基督教是西方社会的主要信仰,而中国人的价值观大部分是从道教和佛教而来。许露丝的家庭冲突体现在宗教信仰上。许安梅——许露丝的妈妈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她恪守《圣经》里的每一个教导,遵循神说的每一句话。神看待婚姻是人生命中严肃且重要的事。“婚姻,人人都应当尊重,床也不可污秽;因为苟合行淫的人,神必要审判。”一个基督徒的恋爱是为婚姻做准备的,因此,基督徒的恋爱对象也应该是基督徒,只有相同的宗教信仰才能帮助他们成功地维持关系。
和许安梅不同,许露丝对婚姻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当许露丝的姐姐们都只与教会里的中国人约会时,她却要和不是基督徒的美国人特德交往。安梅发现露丝与特德交往的事实后惊呆了。她警告露丝说特德是个美国人。对安梅来说,不光宗教信仰不同,光是其他的文化差异就足以难让露丝的恋爱走向成功的婚姻,更何况,露丝表示出了没有要嫁给特德的意愿。
基督徒要尽力维持自己的婚姻关系,因为婚姻关系是神赐予的:“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和,二人成为一体。”根据《圣经》,女人是上帝用男人的肋骨做成的,所以一旦男女连和,就不能分割。《旧约》和《新约》都有很多关于婚姻的教导,强调基督徒不能离婚。
至于那已经嫁娶的,我吩咐他们;其实不是我吩咐,乃是主吩咐说:妻子不可离开丈夫,若是离开了,不可再嫁,或是仍同丈夫和好。丈夫也不可离弃妻子。我对其余的人说,不是主说: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妻子也情愿和他同住,他就不要离弃妻子。
当露丝婚姻走向失败时,安梅不断说服她要为了婚姻再努力一把,对于母亲的劝说,露丝只是觉得太过讽刺,对于婚姻她已经不想做任何挣扎了。
另一方面,安梅也受到中国传统信仰对于“天命”的深刻影响。“天命”认为人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由天注定好的,再与天抗争都没有用。露丝认为母亲的信仰系统是混乱的,但露丝不明白的是,基督教的信心和中国传统信仰里的天命有相似之处:神所赐予的,不论是好是坏,都无法避免。“天命”是假定的运气、原则或力量,能够预先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并且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是神或命运给予的,人所能做的只是接受。但同时,就算是神或命运所赐的,你还是,并且必须努力一把。
安梅对于每天的生活都十分小心谨慎。但是,她也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安梅亲眼目睹了儿子宾的死亡,且认为宾的死就是上天安排的命运。她去到那片有着悲伤回忆的沙滩,祷告祈求神能将宾带到天国。安梅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尽管这一切已无法挽回,但还是应该努力一把。
在另一家庭里,母亲试图把自己的传统信仰灌输给后代时,却发现没这么容易。
映映·圣克莱尔是一个坚强而独立的人。她的阿■试图要给她灌输传统中国的女性主义,告诉她女生就是应该温柔顺服被动接受。虽然不情愿,但映映还是通过“包办婚姻”嫁给了同乡人。她从来没有关注过自己内心的渴望,或许她只是不断地在压制自己的内心渴望。映映的丈夫死后,她嫁给了美国人克里夫·圣克莱尔。映映把这场婚姻也当作是命运的安排,就算丈夫曲解了她的话语、她的手势、她的沉默时,她也只是迁就,没有一句怨言。
映映的女儿,丽娜·圣克莱尔十岁时,全家兴奋地忙于要搬迁到新的房子居住,而映映,是唯一一个对于搬家满腹怨言的人。
映映相当执信于“风水”和“五行”。所以搬家并不像看上去这么简单。每一个家具摆设的方向和位置都能够影响家庭的未来。映映认为,“这座房子似太窄太高,山顶上刮起的一阵强风,把你所有的力量吹回山脚,抵消掉了。所以,你很难发达”。于是,映映开始根据“风水”重新搬移大家具:沙发,椅子,沙发茶几,还有一轴中国画,并且重新布置丽娜的房间。而丽娜对于母亲的这一切,只是觉得“很纳闷”。
丈夫和女儿都不能理解映映执着的行为,他们不明白,映映处在这样一种矛盾的环境中,有着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和想要与命运斗争的矛盾。
二、金钱观
丽娜和哈罗德过着“AA制”的婚姻,也就是家里的消费的一切都由两个人共同支付。丽娜认为,“唯如此,我们才能排除一切错觉,一切捆绑感情的束缚,从而达到相互间的真正的平等尊重,没有任何企图的相爱……”所以一开始,两人的婚姻很顺利。他们在市政厅领结婚证的费用是哈罗德付的,丽娜则邀请了自己的朋友罗伯特来帮他们拍婚纱照,两人买房子的钱也是根据自己的收入共同承担的。哈罗德付的多,所以他享有决定如何装修的权利。后来,他们一起开办了“利伏脱尼”,但从公司的名字就可以得知,哈罗德把丽娜当作自己的助手而不是伙伴。起初,丽娜虽然意识到了哈罗德不公平的对待,她也欣然接受。几年的婚姻生活中,丽娜已经习惯了保存着自己的银行账户,一切家庭开支都与哈罗德共同承担。然而,这样五五开的生活显然不是婚姻的唯一标准。而丽娜在自己的母亲映映到访之后,才开始真正思考自己的婚姻问题。
映映在丽娜家里看到贴在冰箱上的消费明细,当她问起丽娜为什么一切都要均分时,丽娜尴尬地支吾道:“我实在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那是早在我们结婚前就开始遵循着的,一直持续到现在。”丽娜很清楚母亲对于这样的婚姻生活绝对是“一辈子也理解不了的”。
确实,对于一个有着根深蒂固的“集体主义”思想的人来说,怎能理解均分一切的家庭生活!
显然,丽娜并不是完全满意于这样的“AA制”婚姻,并且,对于自己在公司里得到的收入,她也不满意。“事实上,我和他为‘利伏脱尼’公司付出的努力是相等的,但哈罗德的工资,却是我的七倍。”自己付出了与哈罗德一样的努力,收入却与哈罗德有着天差地别。此外,丽娜每月拿到工资的方式也与公司其他员工不同,“他对此应该十分清楚,因为每个月我的工资,都是经他签字后转入我名下的支票”。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