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路翎小说与民国时期重庆方言俗语文化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6-20 16:2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陈广根
分享到:

 

  【摘 要】抗战时期,路翎在其小说创作中为我们呈现出大量的民国时期重庆方言俗语,体现出强烈的方言文化意识。路翎通过对民国时期重庆方言俗语的描写,展现出民国时期重庆方言真实面貌,从而丰富了重庆文学的表现领域。

  【关键词】路翎小说;民国时期;重庆方言俗语;文化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重庆方言的特殊性。从总体上看,重庆地方方言属于四川方言的一个分支。如果从更大的范围来讲,重庆方言也是属于北方方言的一部分。方言与民族共同语(也就是普通话)无论是从语音、还是从词汇,乃至句子的构成等方面均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当然,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里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和交流工具,而方言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路翎从家乡南京逃难来到重庆。路翎通过对民国时期重庆方言俗语描写,展现出民国时期重庆方言俗语的真实面貌,从而丰富了重庆文学的表现领域。

  一、路翎小说中重庆方言俗语呈现

  路翎充分注意到了重庆地方方言俗语的特点。在他的表现重庆生活的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显示出丰富的地方特征。从文本中来分析方言的语音特征是很难的,我们在这里不加评述。我们主要从小说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特征加以分析。

  1.方言词汇。重庆地方方言中的词汇与汉民族共同语的普通话有很多地方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的形成有地域文化的背景,它反映出当地的文化特色。路翎小说中重庆方言词汇主要有:“安逸”、“啥子”、“啷个”、“没得”、“转来”、“要得”、“对头”、“泥娃儿”、“龟儿”、“棰子”、“堂客”、“立马”、“哥子”等等。

  2.方言语句。重庆地方方言中的语句构成方式也有与普通话中不一样的地方。在路翎的小说中主要有以下两类:

  ①“泥娃子,你回去守倒门,叫妹儿们都睡!”(《王兴发夫妇》)

  在重庆方言中,“倒”在这里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助词“着”、“住”,这是“动词+倒”构成的语序。

  ②“立马就卖掉包谷拿跟你五千!”(《王兴发夫妇》)

  这里的“跟”是介词,表示“给”的意思。再如《中国胜利之夜》中的“……告诉你,跟我磕头我下江人都不来了!”、《两个流浪汉》中的“没得说,跟我走!”。

  3.俚俗语。在重庆方言中,有大量的俚俗语,它们丰富了重庆人民语言表达内容。路翎小说中重庆俚俗语有:

  《罗大斗的一生》中:“鼻子吹泡泡”、“老子弹了一下,言归和平”、“最痛恨那种捡别人的渣渣的人”、“宁可让自己底堂客没得衣服穿,也决不捡别人底羊皮袍!”、“一个人刮毒么,连雀雀都要避开!”、“刮毒呢,连麦子种种都要煮起!”等;《饥饿的郭素娥》中的:“坝子摔场了,险一些摔到江里去”、“我们一请客,连山后大堰塘里都浮着一寸厚的油”、“连耗子家蛇都有瘾,爬在屋椽上吸烟哩”、“一个人抄辣椒吃”、“肚子饿瘪裤带松”、“活得衣破无人补”、“养胖的奴才最规矩”等;《程登富和线铺姑娘的恋爱》中:“敲他的竹杠”等。

  二、路翎小说中重庆方言文化意义

  文学作品里的方言不是天然就有的,它的出现是作家主体自觉的对方言文化加以展现的结果。如果没有作家主动地对特定的方言加以提炼和运用,文学作品中就不可能呈现出浓郁的的方言文化特色。这些是需要作家拥有“方言意识”,而路翎正是具有这种强烈方言意识的作家。

  1.重庆方言俗语有利于刻画人物性格

  在小说文本中,方言俗语的运用可以产生出特殊的语言效果,从而显示出个性化的语言特点,有利于人物性格的刻画。

  《罗大斗的一生》罗大斗的母亲为了张罗儿子的婚事忙碌着,说到“一个人刮毒么,连雀雀都要避开!”,还借张家老太婆之口说到“刮毒呢,连麦子种种都要煮起!煮起,吓吓!”,正体现出她自己尖酸刻薄的性格。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