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归程——解读鲁迅作品中女性解放问题(2)
但是女性要获得真正的解放,仅仅靠“个性解放”或简单出走还是不够的,出走后的生计,与社会的斗争和为争取彻底的经济权利将是个长期而艰苦的任务。在她与涓生同居后,社会的迫害使她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子君渐渐地陷入了琐碎家务、邻里纠纷的家庭生活中,“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更何况读书和散步”。她不再读书,不再思索,整日不是沉浸在对两人过去相恋情景的回忆之中,就是忙于操持家务,或者为小油鸡而“和小官太太暗斗”。琐碎的生活使她变得日渐空虚、庸俗,丧失了知识女性应有的追求而走向悲剧的结局。
总之,鲁迅对中国女性解放道路的探索,总体是循序发展的。祥林嫂根本不曾有过真正意义上“人”的觉醒,比起祥林嫂,子君则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其自身主体意识更强烈,在与封建礼教相抗衡、争取个人恋爱自由这一方面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正是从她身上鲁迅看到了女性解放的曙光。
三、女性解放道路的深入
鲁迅在女性解放道路的问题上,显现出明显的矛盾性并在矛盾中不断深入发展。在他的作品中一面激烈倡导女性要冲破封建藩篱,寻求自我觉醒获得个人的解放;另一方面又给她们安排了梦醒后无路可走的痛苦徘徊,让她们奋斗到一定的程度后以悲剧而告终。他一方面唤醒“铁屋子”祥林嫂这类女性觉醒,认为只要唤醒她们,铁屋子就会被打开一扇窗,却又让祥林嫂在祝福声中恐惧地死去;另一方面他提倡子君的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却又让受过现代文明熏陶的字君也只能走向墓碑也没有的坟墓。他一面热切地期盼着女性成为觉醒的“现代人”,一面又清醒地质疑着女性解放路途中的重重问题,鲁迅的女性解放道路正是在“希望”与“绝望”中徘徊。
鲁迅关心女性命运,热切希望女性的自由发展和解放,但他也深知女性解放道路的漫长和艰难。之所以艰难,一方面源于根深蒂固的封建宗法制度,女性长期受着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制约和束缚,精神与心灵产生变异与扭曲,缺乏自我认知和自我解放意识。另一方面,女性自身思想的束缚,缺少经济独立的观念,也使得女性很难得到彻底的解放。因此,中国女性要解放,首要的任务是批判被女性奉为圭臬,恪守不移的封建道德观念,唤醒沉睡的自我意识,实现“人的自觉”。其次就是要获得独立的“经济的权”,真正实现人格的解放,鲁迅的启蒙工作正是从这两个层面逐渐展开的。
鲁迅以他穿透一切的锐利目光,摘掉罩在新女性头上时髦虚幻的光环,警醒女性认识自我的真正处境。对于“出走”后路该怎样走,鲁迅冷静地告诫年轻的女性, 女子必须获得至关重要的经济权, 经济的独立是女子精神独立和人格解放的最基本的保证。他指出“为娜拉计, 钱——高雅的说罢, 就是经济, 是最要紧的。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 但能够为钱而卖掉。”他还说到“一切女子,倘不得到和男子同等的经济权,我以为所有好名目,就都是空话……必须地位同等之后,才会有真正的女人和男人,才会消失了叹息和苦痛”,因此,女性“应该不自苟安于目前暂时的位置,而不断的为解放思想、经济等而战斗。”鲁迅看到了女性解放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获得经济权的独立,不再依靠他人的恩赐,不再依靠别人来“养”,就不必听别人的唠叨,甚至是侮辱,这样才能完全成为独立的、完整的“人”。
鲁迅强调女性的经济独立,同时也指出经济独立并非易事,它必须以社会改造、政治解放为前提条件,在《关于妇女解放》一文中鲁迅指出,女性的彻底解放是与社会的解放联系在一起的,必须把女性解放与社会解放融为一体“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
结 语
总之,鲁迅对中国女性解放道路做出了相应的探索,对于祥林嫂这类传统的中国女性,鲁迅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只有解除施加在她们身上千百年的精神枷锁,唤醒她们自我意识,才可能实现个性解放,人的独立。而对于子君这类新女性,其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其是对男权文化的反叛,鲁迅是赞扬的,“知道中国的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到辉煌的曙光”,从她们身上,鲁迅看到了女性解放的曙光,而要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即使是新知识女性的子君也只能“走向墓碑也没有的坟墓”因此,对于子君这类的新女性,鲁迅告诫她们必须获得经济的独立,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鲁迅强调经济独立权对于女性的重要性,但他并不是停留在这一点,而是进一步将女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相联系,从而获得女性彻底的解放,鲁迅对女性解放问题的一系列思考对我国女性解放运动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 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 张效民.鲁迅作品欣赏大词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4] 汪辉著.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5] 吴敏.试论鲁迅的女性观[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6] 刘正强.鲁迅思想及其创作散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7] 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 郑悦.从鲁迅到张爱玲—女性异化命题的探索[J].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七期.
[9] 曹建玲.超性别书写一作品的女性主义立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43卷第3期.
[10]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