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破镜”典故源流探析(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7-04 17:1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徐美珍
分享到:

 

  通过对古代婚嫁习俗的分析,可以了解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即将离别之际会选择把铜镜一分为二,两人各执半边以作为重逢时相认的信物。它不仅象征着乐昌公主和德言之间的爱情,同样也寄托着两人想要再次重逢团聚,书写破镜重圆故事的希望。

  综上,“破镜”典故的最终形成不仅与古代婚俗相关,同时与典故涉及的人物也有着重大关系,更多体现在“破镜”典故的典形方面,如“陈宫镜”、“乐昌破镜”、“徐家破镜”等。

  三、“破镜”典故的变体形式考察

  “破镜”作为词语使用最早是在先秦时期,但当时“破镜”的意思是“恶兽名”、“残月”,并非是作为典故的典义。而“破镜”典故形成之后,便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自此,“破镜”多用做“夫妻的分离和决裂”之意。

  在隋唐时期,“破镜”使用频率较高,多用于诗中,并出现了“陈宫镜”、“半镜”、“镜破”等变体形式。

  宋辽金元时期是“破镜”典故出现的高峰期,这时期“破镜”典故及广泛使用于各种文体,使用频率高于任何朝代,出现很多新的变体形式,如“乐昌镜”、“破镜重圆”、“菱花半壁”、“镜断”、“镜约”等。其中,菱花类典形只在这一时期被使用,而“破镜重圆”作为典形得到广泛运用。

  元明清时期,典例的使用状况基本承袭了之前的用法和变体形式。某些文献也沿用了“破镜”的典故。民国及之后,由于语言的发展,“破镜”典故的大部分典形逐渐退出舞台,常被使用的就只有“破镜”以及典形“破镜重圆”。

  “破镜”典故及其基本典形在长期的使用中也逐渐形成了两种有规律的变体形式:一是联合式变体,常见的有“破镜分钗”、“分鞋破镜”、“镜分鸾别”、“镜破人离”等。

  二是主谓式变体,如“破镜重圆”、“破镜重合”、“破镜重归”、“镜重圆”、“破镜重完”等。其中,其中在主谓式变体典形中,“圆”、“合”、“归”、“完”四者在这个典故中属同义,甚至可以说“破镜重合”、“破镜重归”、“破镜重完”等都是“破镜重圆”的其他形式。

  四、“破镜”典故的使用情况及意义

  历史文化的发展带给我们很多好的典故,像“破镜”就是其中一个。然而,如今典故似乎失去了使用的环境和理由。一者人们了解到的典故很少,二者典故在这个时代使用得很少。

  用典实践的缺失,让典故的发展变得步履维艰。在这种状态下,之前发展很好的典故也面临萎缩。但是“破镜”典故的典源也许并不广为人知,但这一典故却一直广为人用。

  (一)“破镜”典故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在众多典故中,“破镜”典故在当代的使用相对频繁。然而,在被广泛使用时,由于人们对该典故的掌握情况不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使用情况,即对典故的正确使用和错误使用。

  1.“破镜”典故的正确使用情况

  通过以上对“破镜”这一典故的阐述以及笔者对其典型的大范围检索,我们可以知道,作为典故,“破镜”的意思只能用于表示“夫妻分离、决裂”,它的主体是“夫妻”。如:

  来自四川农村日报的名为“巧借‘月老’圆破镜”的新闻中也把“破镜”喻作分离、决裂的夫妻:

  “……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作《江城子·打拐》:十年生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亲情,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全国公安齐给力,擒贼返,送子归,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忘却年年断肠处,圆破镜,乐天伦。”(《东南早报》,2011年12月06日)

  然而,在现今社会,人们并不习惯单独使用“破镜”这一词语,而常常使用的是“破镜重圆”。它扩张了“破镜”作为“夫妻分离、决裂”的意思,更多地强调的是“夫妻分离、决裂”后的“重圆”即“重新团聚与和好”。相对“破镜”而言,“破镜重圆”这一典形较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子如下:

  “在主审法官的情、理、法劝说下,被告(丈夫)李建国承诺今后要善待原告和孩子,凡事多与原告商量,也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原告(妻子)周晓英承认自己脾气不好,遇事不够冷静,也对被告私自卖小麦一事表示原谅。经过主审法官的努力,双方破镜重圆,重归于好。”(中国法院网,2013年04月25日)

  2.当今社会对“破镜”典故的误解及误用情况分析

  然而,因为“破镜”典故的典源以及形成背景不广为人知,当代对“破镜”意义的了解并不是很多,所以也出现不少使用者甚至是一些权威媒体对“破镜”典故的误解以及误用情况。

  例1:“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亚东表示,事件当天其实就已经解决了,没那么严重。昨日张亚东还发微博抨击爆料媒体。不过从其他渠道传来的消息看,孙杨师徒恐怕是破镜难圆。”(《武汉晨报》,2013年04月21日)

  例2:“丁建中和林志玲搭档的‘穿越’魔术,让全国观众赞叹不已……‘穿越’镜子意味着打破两岸坚冰,而‘穿越’后镜子完好则意味着两岸破镜重圆。”(天极网,2011年03月31日)

  从典源、形成背景以及各典形的历代使用情况考察我们可以得知,典故“破镜”的使用范围有严格的限制,“破镜”只适用于夫妻之间,表示的是“夫妻之间的分离和决裂”,不能用于其他的主体。例1中,就把“破镜”误用于孙杨师徒,例2误用在海峡两岸。这些使用情况把“破镜”典故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纯属于对“破镜”典故的误解、误用。

  (二)“破镜”典故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部分,出现了灿若群星的文学华章,而典故体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上的例子比比皆是。“破镜”典故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部分,一直广为流传,备受文人墨客喜爱,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素材,体现了其自身的价值。

  “破镜”典故的典源故事在当时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为人们称赞,在后世也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南戏《乐昌公主破镜重圆》、元杂剧《乐昌分镜》、明传奇《合镜记》等等均以此为题材,这给中国古代文学带来了极大地丰富和充实。

  从隋唐五代开始,“破镜”典故便成为不少文人墨客作诗作词引用典范,唐代诗人杜牧、李商隐分别作《破镜》诗。“破镜”典故的引用到宋朝达到顶峰。乐昌公主和徐德言的爱情故事在后世得到广泛流传,不仅仅是因为“乐昌破镜”,更因为“破镜重圆”,这寄托着人们渴望爱情美满婚姻幸福的希望。

  注释:

  [1]朱学忠.典故研究之我见[J].淮北煤师院学报.1999(3).

  [2]完颜绍元.婚嫁趣谈[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

  [1]方福仁.典故大词典[M].浙江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2]汉籍全文检索系统(三)

  [3]汉语大词典2.0版

  [4]张燕瑾,门岿.中国历代爱情文学系列赏析辞典[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

  [5]赵丕杰.破镜重圆、间不容发、完璧归赵的误用[J].青年记者,2011(18).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