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华伦夫人的职业》的创作技巧
摘要:受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影响,萧伯纳的戏剧创作不仅颠覆了“佳构剧”公式化、非现实主义的情节模式,还大胆运用了戏剧“讨论”技巧,对现实社会中的虚伪道德进行猛烈地抨击,促使观众去分析、思考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萧伯纳在戏剧上的大胆革新把19世纪末英国传统戏剧推进到了当代“新戏剧”创作的新阶段。本文以萧伯纳的戏剧《华伦夫人的职业》为例,从剧本素材的“现实性”、剧情设计的“颠覆性”、以及戏剧“讨论”的作用三个方面入手,分析萧伯纳的戏剧创作新技巧。
关键词:《华伦夫人的职业》;佳构剧;现实主义;戏剧“讨论”
《华伦夫人的职业》完成于1894年,作家萧伯纳通过讲述剧中人物华伦夫人堕落的血泪史,揭露了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妇女被迫卖淫的敏感的社会话题。此剧刚一上演便深深刺痛了英国上流阶层的心,被认定为“不道德”,“不适合舞台演出”。直到1924年,英国才允许《华伦夫人的职业》在伦敦正式上演,结果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萧伯纳把《华伦夫人的职业》看作是“一部为了妇女而写的戏剧”。因此,国内外学者们一直以来对剧中的两个女主人公华伦夫人和薇薇兴趣未减。事实上,《华伦夫人的职业》还是萧伯纳早期致力于创作英国式“新戏剧”的一个成功尝试。
本文中,笔者以《华伦夫人的职业》作为文本研究对象,从剧本素材的“现实性”、剧情设计的“颠覆性”、以及戏剧“讨论”的作用三个方面入手,分析萧伯纳如何在剧本中尝试戏剧创作新技巧。笔者认为:受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影响,萧伯纳不但主张戏剧要围绕“现实素材”,深入挖掘社会问题,以达到抨击和揭露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目的;而且他还颠覆了传统“佳构剧”的情节模式,采用了戏剧“讨论”技巧。萧伯纳在戏剧上的大胆革新把19世纪末英国传统戏剧推进到了当代“新戏剧”创作的新阶段。
一、剧本素材的“现实性”
19世纪70、80年代,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创作的“社会问题剧”被介绍到英国,英国剧坛为此受到了猛烈的冲击。随着易卜生的戏剧不断地搬上英国舞台,一股“易卜生研究热”迅速风靡了英国戏剧界。萧伯纳就是当时受易卜生影响极大的一位戏剧家。
萧伯纳曾在《易卜生主义的精华》中宣称:易卜生的戏剧冲破了西欧传统戏剧的牢笼,“自由地和清醒地”观察现实生活,以大无畏的精神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进行深刻地揭露和无情地抨击。受易卜生的影响,萧伯纳认为戏剧不是供观众消遣的,而是要让观众“坐立不安”,引起他们深思剧中涉及到的现实社会问题,从而让戏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萧伯纳在《华伦夫人的职业》中讲述了华伦夫人从妓、以及靠妓院发家的故事,该故事就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妇女卖淫”的社会现实。
萧伯纳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推行了对外扩张政策,发展了自由贸易,所以,富庶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然而,“富庶”的背后隐藏着由于贫富不均带来的罪恶:贵族们在庄园里过着宫殿式的生活,而农民却在自己的破茅屋忍冻挨饿;工厂主剥削工人,大敛钱财,而失业的工人却绝望地在生死线上挣扎。一个国家贫富差距如此悬殊,犹如天堂与地狱。
剧中女主人公华伦夫人共有姐妹四人,早期因家境贫寒,命途多舛:一个姐妹“在一家铅白厂里,一天干十二个小时的活,每星期拿九个先令,后来中了铅毒死了。原来她以为顶多会弄得一双手失去活动能力,没有想到送了命。”另一个姐妹,虽然“嫁给德福海军军需厂的一个工人,每星期挣十八个先令,有能力把房子和三个孩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但是“她男人喝酒上瘾”后,从此一贫如洗。姐姐莉齐不堪忍受贫穷,自教会学校逃走后,被人预言她的下场将会是“从滑铁卢桥跳下去”。华伦夫人起初状况也不好,经常挨饿受累。她先是在一家饭馆里的厨房干粗活,后来又在一家酒吧做女招待,“每天干十四个小时,一个星期挣四先令,”时常“累得眼皮都睁不开”。
一天,华伦夫人偶遇了“失踪”的姐姐莉齐。此时的莉齐“穿着毛皮大衣,文雅舒坦,钱袋里装了许多金币。”看到华伦夫人还在为几个小钱没命地干活,莉齐不满地冲着她直嚷:“你在这里干什么,你这小傻瓜?累坏了身子,糟蹋了脸子,替别人赚钱。”莉齐的话触动了华伦夫人:如果自己不想“穷得像那些喝得醉醺醺的,认为自己该永远受穷的废物女人”一样,她就得赚钱摆脱贫穷。什么样的职业才能让华伦夫人脱贫致富呢?
华伦夫人十分清楚自身状况。她文化教育程度并不高,靠“音乐或是演戏或是给报纸写文章的才能”挣钱,这对她来说完全是不可能的。她的本钱就是自己那张漂亮的脸蛋和天生讨男人喜欢的本领。靠这种方式赚钱,华伦夫人认为这比她能找到的其他工作强多了。所以,华伦夫人也像姐姐莉齐一样做了一名妓女,靠赚男人的钱发家。多年后,她又从这个行业中发现了“致富”的契机,为了赚取35%的利润,投资数家妓院,榨取因贫穷被迫卖淫女孩的血汗钱。
萧伯纳设计华伦夫人的“职业”时,从现实生活中获得了启发。当时社会,贫穷和内需促进了“妓女”业的昌盛。年轻人身陷穷困,多数会从事扒手和妓女行当,因为“小而轻巧的手指能够让男孩子扒取有钱人的财富,年轻女孩的处女诱惑能从好色之徒那里取得大笔的赏钱。”[1]而且,当时社会鄙视男子没有十足的收入就结婚,男子的平均结婚年龄均在26岁。在这个年龄之前,许多男子要解决生理需要,便去找被贫穷逼作妓女的女孩寻欢作乐。
所以说,当一些戏剧家还在设计低俗的,娱乐性的情节以讨好观众的时候,萧伯纳敢于在自己的戏剧创作中,从现实生活提炼素材,围绕“社会问题”展开讨论,使观众从戏剧中受到教育。《华伦夫人的职业》的“现实性”就是萧伯纳在戏剧创作中的一个大胆尝试。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