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老舍与沈从文城乡文化视阈比较浅析(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8-25 09:5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傅晓燕
分享到: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乡村视阈中的文学乌托邦。沈从文在《〈湘西〉题记》中说:“觉得故乡山川风物如此美好,一般人民如此勤俭耐劳,并富于热忱与艺术爱美心,地下所蕴聚又如此丰富,实寄无限希望于未来。”⑦故乡清新、秀美、怡人的自然景色让人心驰神往,同样令人心醉的还有那充满了湘西色彩的风俗描写:端午节是极为隆重的节日,这一日当地的女人和孩子都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个王字,吃过午饭后男女老少都去河边看划船比赛,参加比赛的都是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参赛的船也是形体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还绘有朱红颜色长线,显得极为醒目好看。还有中秋节的月下对歌,新年时的舞龙耍狮子,皆生动有趣,给人新奇别致的艺术享受。

  这些美的风景、美的风俗实则是湘西文学世界的背景,衬托出作者所着力刻画的美的人、美的灵魂、美的情感,共同构成一幅动人的美丽画卷。在《媚金·豹子·与那羊》《龙朱》《三三》《边城》等作品中,主人公出众夺目的外形美与优美健康的人性美完美地结合,成为沈从文文学乌托邦的理想象征。作品中无论是热烈情欲的自然抒发,还是纯洁真挚情感的天然流露,无不是对生命的热与力的张扬和人性纯与善的赞美。男子皆如龙朱、傩送般的勇敢、诚实、强壮、健美,女子或如媚金般的充满女人的魅力与野性的活泼的美,或如翠翠、三三般的天真可爱。对于爱情,媚金、龙朱等充满成人魅力的青年男女是无拘无束的率真追求,如同《龙朱》中所写:“抓出自己的心,放在爱人的面前,方法不是钱,不是貌,不是门阀也不是假装的一切,只有真实热情的歌。”翠翠、三三等尚不谙世事的少女则是把对纯真爱情的憧憬与期待放在心中,单纯、执着又满含着女孩子的羞涩与乖巧。这两类人物描写分别展现了成人的炽热情欲之美与少女的朦胧情思之美,共同组成了对理想人性的书写。

  在沈从文的创作中,与湘西健康优美人性形成对照描写的,是对都市虚伪、自私、龌龊、委顿的病态人性的揭示。沈从文不止一次在作品中流露过对都市和故乡的不同感受和都市中人性失落的悲哀:“血管里流着你们民族健康的血液的我,二十七年的生命,有一半为都市生活所吞噬,中着在道德下所变成虚伪庸懦的大毒,所有值得称为高贵的性格,如像那热情、与勇敢、与诚实,早已完全消失殆尽,再也不配说是出自你们一族了。” “我对于城市中人在狭窄庸懦的生活里产生的作人善恶观念,不能引起多少兴味,一到城市中来生活,弄得忧郁强悍不像一个‘人’的感情了。”这种心态决定了沈从文的都市书写迥异于对故乡的深情怀想与赞颂,而是以揭露和鞭挞为基本的情感倾向,在对丑恶的讽刺与剖析中建立对真善美的期盼与呼唤。

  在沈从文的《绅士的太太》《有学问的人》《八骏图》等作品中,他所塑造的人物不但外表是靠各样服饰与饰品装扮起来的华丽体面,尽失湘西文学世界中的天然之美,而且为人处世尽显人性的沦丧和人格的委顿。与湘西英俊健美的傩送、龙朱等充满活力的男子形象形成对照的,都市中的绅士、学者等男子形象多庸俗、衰弱、苍白,是抽去了生之力的萎靡的形象:《绅士的太太》中的绅士“渐渐胖下来,走路时肚子总先走到,坐到家中无话可说时就打呼睡觉,吃东西食量极大,说话时声音滞呆。”而另一位绅士则是一个废物:“因为风瘫,躺到藤椅上哼,到晚饭上桌时,才扶到桌边来吃饭的。”太太们虽花枝招展、标致漂亮,却多是包裹在绫罗绸缎、金银首饰里的花瓶式的女人,他们的内心多空虚无聊,绅士、少爷和太太们生活中除了打牌消遣,就是逢场作戏的调情或寻求刺激的偷情;那些大学教授们,在高级知识分子、学者的光鲜外表下隐藏的也不过是一个个病态的人格:有的在俗常的生活中依靠想象弥补被压抑的欲望,有的持独身主义,主张爱一个女子要等到对方人老珠黄时才告诉她,以保持爱的新鲜活泼。有的“想把女人的影响,女人的牵制,尤其是同过家庭生活那种无趣味的牵制,在摆脱得开时乘早摆脱开”,所以离了婚。就连对未婚妻情意绵绵的达士先生,因为一个美丽女子的诱惑,也居然向未婚妻撒谎,托病延迟了返家日期。“八骏图”实则是“八丑图”,都市文明造就的所谓的上等人实则生命力萎缩,灵魂扭曲异化,与湘西热烈奔放的情感表达、健康自然的人性张扬、单纯磊落的美好内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沈从文在揭示都市种种丑恶现象的同时,其实也在憧憬着一个理想的都市文化与人性的构建,而这一期冀又通过对湘西世界的赞美呈现出来,在城乡对照的创作视阈中,沈从文表达了对民族精神沦落的忧思及寻求其重建的诉求。

  可以说,老舍与沈从文在各自的城乡游走与对照之间,异曲同工地努力探寻着美好人性与理想文化的重塑,并分别在严肃的文化批判和人性解剖中致力于民族精神的重新振兴和民族灵魂的再造,这可贵的创作动机和实践赋予他们的作品以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种富有深厚文化意蕴的文学经典,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论文发表文学乌托邦。

  ① 谭好哲、任传霞、韩书堂:《现代性与民族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第77页。

  ② 沈从文:《横石和九溪》,《沈从文集·散文卷·湘行散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第217页。

  ③ 沈从文:《潜渊》,中国现代文学馆编《沈从文代表作·下》,华夏出版社1999年10月北京第1版,第347页。

  ④ 伍茂国:《现代小说叙事伦理》,新华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117页。

  ⑤ 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第132页。

  ⑥ 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⑦ 沈从文:《〈湘西〉题记》,中国现代文学馆编《沈从文代表作·下》,华夏出版社1999年10月北京第1版,第244页。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高校科研计划(人文社科)资助项目(J12WE8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