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赏花听雨 品味人生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8-26 11:5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李玲珑
分享到:

 

  摘 要:李清照的《清平乐》和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二词,通过描写人生在三个不同阶段赏梅听雨的不同心境,抒写了人生三部曲,即:邂逅青春美;品尝中年苦;体味暮年淡。

  关键词:李清照《清平乐》 蒋捷《虞美人·听雨》 人生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李清照《清平乐》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听雨》

  李清照《清平乐》写人生三个阶段赏梅花的不同心境,女人如花,抒写了花开、花谢、花非花的人生三部曲。蒋捷《虞美人·听雨》写人生三个阶段经历的三场雨:红楼夜雨、孤独的客舟江雨、静静的僧庐夜雨。看花听雨唱尽人生三部曲,更体现出人生的三种境界。

  一、邂逅青春美

  美的存在,由于它展露的外表并不凸显,加之“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而美却是相对广阔无限的,就导致我们往往对美很冷漠,或对其视而不见,这就是美的阻隔。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只有发挥其能动作用,才能促成审美过程的最终实现。北宋苏轼突然间一睹海棠花盛开的美姿,就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诗句,惜花之情溢于言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写自己独自在旅馆,凌晨四点醒来惊异地发现了海棠花未眠的事实。美的发现是需要契机的,按川端康成所言,就是“美的开光”。川端康成感叹,美是邂逅所得,亲近所得,且需反复陶冶。少女李清照在冬天大雪纷纷、“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与梅邂逅了,一睹了梅的尊容。“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感官第一个放松的常常是嗅觉,它往往比视觉的诱惑性更强,会使人进入一种感官朦胧和不理性的状态。李清照一定是在梅花那浮动的暗香的诱引下找寻而去,发现了雪中傲然挺立的梅花。梅花疏影横斜、冰清玉洁的雅姿令她惊艳,她俏皮地折梅插在鬓间,花香酒香令她沉醉在梅树之下。她早年另一首咏梅词《渔家傲》有云:“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可作为“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注脚。寒冬即将过去,探梅得知春天的信息。女人如花,她寻花、赏花、品花、惜花,她“审花”,就是“审人”,同是一种审美的状态。就像川端康成从一朵花出发,进而探求生命的存在之美,李清照看到雪中绽放的梅花,已得知了春的消息,少女的青春已经觉醒。由梅花这一植物之美感受到个体生命之美,青春之美。

  蒋捷从听觉入手,懵懂少年在夜晚的歌楼与美邂逅:“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听雨,着重写听觉。美人的歌声和滴滴答答的雨声,奏响了一曲美妙的小夜曲。蒋捷是以少男的视野审美,他的审美对象是物化了的美人。对歌女的审视,集中在“貌美”之上。听雨看美人,听美人唱歌、与美人缠绵,他惊叹今夜此花未眠。晏几道同样写过那样的夜晚:“彩袖殷勤捧玉盅,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美人舞袖翩翩,手捧玉盅,殷勤劝酒,少年“拚却”而醉。“杨柳”袅袅婷婷,以其状舞姿的曼妙,“桃花”艳丽动人,以其状歌者的容貌。温暖的歌楼,人面桃花,香风浮动的场面,是美好青春的记忆。

  少女李清照的赏花、少男蒋捷的听雨是对青春美的发现,也是与青春美的邂逅。青春是红尘之中一场昏昏的红楼大梦,短暂而美好。蒋勋说:“什么是青春?青春不知天高地厚的。它有一种浪漫,刚刚发育,生理起了变化,对生死爱恨懵懵懂懂,充满梦幻、忧伤、不确定,充满性的欲望和爱的渴望,也开始尝到人生的失落和幻灭之苦。”

  二、品尝中年苦

  青春的美像月光一样,不着痕迹,是船过水无痕的感觉。花有开有谢,树有荣有枯。桓温看到“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丰子恺先生《缘缘堂随笔》开篇一文名曰《渐》:“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了顽固的老头子……这个‘渐’就是时间。” 米兰·昆德拉说:“人类的时间不是循环转动的,而是直线前进的。这就是人类不可能幸福的缘故,因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流年暗中偷换了,年少的快乐只不过是仓皇的一转眼。正如辛弃疾所说:“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