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论之虚实说
[摘 要] 虚实说是中国古典文论的重要思想,源于中国老庄哲学的“无有”论和《易传》的阴阳论。其主要内容为:文学创造活动中的虚实转化,即文学构思中的化实为虚和文学写作中的化虚为实;文学创造活动中的虚实相生,即以实带虚和以虚明实;文学活动中主体的虚静心态。对虚实说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文学作品本身虚实的统一,更不能单纯理解为文学创作的一种方法,而应从老庄哲学的本义出发,从宇宙观的角度进行理解,即虚实统一是贯穿于文学活动全过程的,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另一方面,理解虚实说还要注意,虚实统一,重在“虚”上,以虚统实,乃其内质。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论;虚实说
虚实说是中国古典文论的重要思想,其所强调的虚与实的统一,虽发端于文学创作,但却延伸到文学艺术活动的全过程,成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重要原则,成为文人主动追求的艺术境界。文学活动只有实现虚与实的统一,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乃至今天的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虚实说的哲学基础
中国古典文论的虚实说,来源于中国老庄道学的“无有”论和《易传》的“阴阳”论。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而“道”则是无和有的统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就说明,“道”既有“无”的属性,又具“有”的属性。所谓“无”,就是“无名”、“无极”,也就是无规定性、无限性,即“虚”;所谓有,就是“有名”、“有象”、“有物”、“有精”,也就是有了规定性和界限,即“实”。“道”的无有统一性,决定其所产生的世界万物,也同样是“无”和“有”的统一。《老子》云:“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意思是说,天地之间是虚空,就像风箱一样。虚空中充满了“气”,正是“气”的运动变化,才产生了世界万物,才促使世界万物变化和发展。《老子》又云:“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说,房子的门和窗是空的,房子才有实际意义,事物如果只有“实”而没有“虚”,只有“有”而没有“无”,就失去了它本应具备的作用和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老庄哲学再次得到迅速发展。当时,中国社会陷入长期战乱,百姓朝不保夕,门阀土族也常感世事多变,日月无常,以出世为人生态度的老庄哲学再度盛行,并发展为玄学,主张“以无为本”,宣扬“无为”。人们用玄学来诠释人生和社会,自然也包括文学艺术。当时一些文人就是玄学的大家。
在虚实论、阴阳论这些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在玄学的推动下,至魏晋南北朝时,虚实说渐趋成形。陆机在其著作《文赋》中曾云:“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虽然起初这一虚实统一的观点,发端于文学创作,但其后却迅速发展起来,被许多著名的文论家阐发,并推演至整个文学活动,影响后世,成为中国文论中一个重要思想。
二、虚实说的主要内容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具有“无”和“有”双重属性,从作为“天地之始”的角度看,“道”是“无”,从作为“万物之母”的角度看“道”是“有”。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无中生有”。由此可以看出,“无”是先于“有”而存在的,因此,“道”的世界本源性主要是体现在“无”上。由于无先于有,道先于天地,世之根本成为极其抽象而难以琢磨的东西;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其哲学越来越呈现出唯心主义的色彩,其后的庄子哲学、何晏玄学莫不如是。(有人认为老子学说本身就是唯心主义大于唯物主义。)老子学说这一流变的影响,加之玄学的推动,也由于文学本身思想与形式相统一的特点,当魏晋南北朝,哲学之虚实渗透于文学之中时,“虚”便表现为一种抽象的精神性,即情、理、意等,而“实”则表现为一种具体的物质性,成为可感觉的形象或物象,即景、物、形、象等。古典文论的虚实说,主要有以下内容: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