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真情摹写与矫情错位(3)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02 11:5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唐仁跃
分享到:

 

  三艺术表现:诗意与写实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白气球》、《天堂的孩子》、《天堂的颜色》、《风中飘絮》、《让风带我飞》、《谁能带我回家》、《玛利亚的孩子》……众多的伊朗导演无数次把镜头对准孩子单纯而美丽的心灵,以温情目光注视着孩子为梦想而挣扎努力的过程,儿童电影成了伊朗弱势群体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不但可以引发人们对人性善与恶的反省和思考,而且可以了解伊朗普通人的人情世态、风俗习惯。因此,除却对儿童成长及其生存现状的关注,伊朗儿童电影也是对现代伊朗社会生活各个侧面的曲折观照与反思。

  “伊朗现实主义电影常为人们所称道的是它的简约质朴的纪实化风格、题材选择上的平民化特点以及主题开掘的人本化倾向。除此之外,对现实中诗意内涵的追求也是其一个颇为显著的特征。因此,伊朗电影创作者在采用纪实手法的同时,往往通过构图、光影和色调等视听效果使得整部电影体现出一种诗意的美学表现,也使得伊朗电影展现出了一种清新、自然、简约和质朴的风格。”①伊朗新电影大都是可以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的单纯故事,但是在看似拙朴的讲述中却隐藏着巧妙的叙事技巧与镜头表达,在深深植根本土的纪实影像下浮动着令人赞叹的匠心。

  “一部电影的质量归根到底决定于影像各方面的质量。”②伊朗新电影“强调像生活一样地去表现生活”,达到“生活纪实与艺术审美的融合”,从而保持现实生活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平衡。伊朗的儿童电影它在采用纪实手法的同时,通过画面、音乐、镜头的运用使得整部电影体现出一种诗意的美学表现,也使得伊朗电影展现出了一种清新、自然、简约和质朴的风格。马基德·马基迪导演的叙事简约质朴的《天堂的孩子》可分解为以下情节段落:一个小男孩不小心弄丢了妹妹的鞋子兄妹俩轮流穿鞋子上学为赢得鞋子而比赛爸爸给两人买了新鞋子。正是在这个简单的叙事中,我们看到了伊朗社会的贫富差距、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和儿童纯真善良的天性。在影片中,有几个这样的镜头可以充分表现出清新、自然、简约和质朴的风格和谐和的诗意。镜头一:莎拉因为觉得哈里的鞋子很脏,便不想再穿,哈里于是提议把鞋洗干净。在洗鞋的过程中,兄妹俩用肥皂吹起了一个个的泡泡,一个个的泡泡伴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缓缓飞向高空。在这个时候舒缓的具有伊朗风味的音乐响了起来,这些使得这个画面有了一番独特的意境,带给人和谐之感。镜头二:哈里和他的爸爸到富人区去做园丁,在去的路上,爸爸骑着自行车,哈里坐在爸爸的后边,他好奇地看着四周,只见道路的两旁种着一棵棵绿意盎然的树。哈里和他的爸爸就在绿荫道上随着自行车的前行而向前迈进着,同时画面也随着他们的远去也渐渐地消逝。这样的一个镜头向我们展现出了绿色的生机,整个画面给人以美感,富有诗意。镜头三:在影片的结尾,哈里没有在比赛中得到第三,失落地回到家。看着妹妹眼里的失望,哈里脱下了那双磨破了的鞋,他将他那双因为跑步而磨出了水泡的脚伸进了池子里。这时,池里的红金鱼游了过来,围绕在他受伤的脚周围。此时音乐也响起,镜头也随着金鱼的慢慢游动而慢了下来。正是通过画面、音乐、镜头三者间的配合,使得这些画面显得诗意盎然。本身说来,伊朗的儿童影片都是采用纪实的手法来展现孩子、甚至是整个伊朗的世界,但是正是因为导演们在平常的一些细节中加入了一些极具美感的画面,再加上音乐、镜头的合理使用,使得整个情节显得很有诗意。同时因为这些镜头的加入是十分自然和流畅的,也带给人以真实之感。

  而中国的儿童电影虽然在表现手法上与伊朗儿童电影相比是采用的一种伪纪实的手法,但是它同伊朗儿童电影的诗意相比,却显得更写实。当然这里的写实不同于表现手法上的纪实,这里的写实是美学上的风格,是一种艺术表现。从中国众多的儿童电影创作来看,很多是为纪实而纪实的,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缺乏真切的人文关怀与和谐的诗情画意。于是在这些电影中呈现的写实品质却更多地是一种很老土的表现,也是一种艺术性不高的体现。电影本身作为一种艺术,最为关键的还是其艺术性。而中国的儿童片因为力图真实地再现环境,于是在画面、音乐等细节的处理上,便力求做到写实,这样就忽视了电影的艺术性。在《一个都不能少》中,这种写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从画面上看,它给我们展现的水泉村是一个到处都是黄土的地方,稍微大一点的动静,便是黄沙遍野。在这里我们能看到的绿色,也就是偶尔在路边上可见的树木,而且这些树木都是七零八落的,没有丝毫美感可言。而片中给我们刻画的城市则更是一个杂乱无章的地方,在这里,车辆随处停放着、地上的垃圾随处可见、小摊毫无管理地摆着、建筑更是泛着黄光,看上去是如此的陈旧。在音乐的运用上,在这部90分钟的电影中,几乎没有音乐的运用。即便是有也是在影片的结尾处,当孩子们用彩色笔在黑板上每人写一个字的时候,这时音乐响了起来,这也是本片唯一的一次音乐的使用。而这种音乐都是极具乡土特色的音乐,这种音乐虽然很富有特色,但是却给人以“老土”之感。再加上在化妆的运用上,孩子们的脸整个红通通的,衣服非常脏乱,头发上铺满了灰。通过这种化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孩子一个个看起来像乞丐一样。或许这样的画面、音乐、化妆都是为了体现出纪实的表现手法,也使得我国的儿童影片通常表现出一种写实的艺术风格。但是正是这种所谓的写实使得电影的艺术性大打折扣,完全失去了美感。我们认为:这是导演“纪实”“原生态”的电影观念出了偏差。电影画面是需要美感的!脏乱差绝不代表纪实的本意,如何把纪实电影拍得具有谐和的诗意和真实的美感,这是我国的儿童电影应该重视的问题。在纪实电影的创作中,纪实性与艺术性是一个金币的两面。如何把纪实性融入浓浓的诗意和充盈的美感中,这是我国儿童电影特别是具有纪实品格的儿童电影需要好好面对的重要课题。

  伊朗儿童电影是伊朗弱势群体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身上洋溢着的童稚的思索、坚忍的力量和善意的幽默,感受到了导演们对现代伊朗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曲折的观照与反思。但愿中国的儿童影片也能够真正成为这样一面反映现实的、充满童稚和诗意的镜子。

  注释:

  ①高力、任晓楠:《镜像东方纪实主义:从伊朗新电影到中国新生代》,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1页。

  ②李·R·波布克:《电影的元素》,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51页。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