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论《玉台新咏》宫体诗和闺怨诗女性书写之异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03 17:4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佘志敏
分享到:

 

  摘 要:《玉台新咏》中除了宫体诗之外,尚有不少闺怨诗。这两种类型的诗歌多以女性及其情感书写为核心,但二者的表现视角有很大差异:前者重态,后者重情。闺怨诗重情,源于《诗经》以来的闺怨传统;宫体诗重态,则与时人对艳情慕尚有关。

  关键词:《玉台新咏》 女性书写 情 态

  关于《玉台新咏》,向来的论者多关注其收录的宫体诗,并对其情调的浅陋乃至庸俗、风俗的单一化等多有指摘。事实上,《玉台新咏》中除了宫体诗之外,尚有不少闺怨诗。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秦嘉夫妇的赠答诗、繁钦《定情诗》、杨方《合欢诗》等,这些都是《文选》所遗漏的。清人许梿说:“是书所录为梁以前诗凡五言八卷,七言一卷,五言二韵一卷。虽皆绮丽之作,尚不失温柔敦厚之旨。未可概以淫艳斥之。或以为选录多闺阁之诗,则是未睹本书,而妄为拟议者矣。”[1]诚哉斯言!本文注意到,《玉台新咏》的宫体诗和闺怨诗虽然大多是以女性及其情感书写为核心,但其视角有比较大的区别,因此尝试为一粗浅之论,以就教于方家。

  一、《玉台新咏》闺怨诗重“情”

  如前文所述,《玉台新咏》可以说大致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诗歌,即闺怨诗和宫体诗,二者都是以女性为表现中心,也都写夫妻情感,但具体视角存在很大差异。

  刘宋时代的汤惠休有《怨诗行》。诗云:

  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巷中情思满,断绝孤妾肠。悲风荡惟帐,瑶翠坐自伤。妾心依天末,思与浮云长。啸歌视秋草,幽叶岂再杨。暮兰不待岁,离华能几芳。愿作张女引,流悲绕君堂。君堂严且秘,绝调徒飞扬。

  本诗抒写闺情,从意绪上看,是承曹植《七哀》诗而下。《七哀》首句为“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暗示了月夜思人的主题,汤诗亦如此。不过,除了相思之外,《怨诗行》还表现了一个重要的情感倾向,那就是思妇对丈夫的依附性。“妾心依天末”一句,将丈夫比做“天”,而直言自己依赖这“天”。以夫为天,从哲学观念上说,源自《易经》时代阴阳参配的思想,阳为乾,配天,象征男子,女为坤,配地,象征女子。从人情伦理言之,则在汉代班昭的《女戒》中首次获得清晰的表述:“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行违神祇,天则罚之;礼义有愆,夫则薄之。故《女宪》曰:‘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2]当这种观念彰显在文学作品中,比较早的有汉末的《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竹生》,其诗歌云:“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女萝即松萝,这里比喻丈夫;菟丝是一种柔弱的藤蔓植物,常常依附松萝而生。诗中的女子以自己为菟丝,以丈夫为松萝,以二者的缠绕比喻自己对丈夫的依赖和依恋。《怨诗行》虽然没有依《冉冉孤竹生》,以比兴笔法言情,但二者的意思却是一致的。除此之外,两诗相同的地方还在于篇末的深情呼唤。《冉冉孤竹生》云“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表达了热情期盼丈夫早日来接自己以共度青春时光的期待。而《怨诗行》也有类似之句:“啸歌视秋草,幽叶岂再杨。暮兰不待岁,离华能几芳。”这也是借春花芳草即将枯萎来写时不我待的感伤,并渴望与情人能在最美好的年华长相厮守。总之,《怨诗行》化用古意,写出了妻子对丈夫坚贞、热烈的爱,而且这种热情的呼唤似乎没有轻佻和虚假,而是纯正厚实、温馨美丽。

  对于丈夫离家远别,表达纯纯的相思是妻子共有的情怀。王融《古意》其一:“容入朝境,思泪点春衣。”[3]江淹《征怨》:“独枕凋云鬓,孤灯捐玉颜。”[3]而如果丈夫当归不归,“一去十三年,无复好音信”(萧纲《生别离》),妻子虽有怨恨,但很多时候这怨恨还是化做质朴的祈祷和深沉的爱,如《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的“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或者更早的《诗经》中的“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而在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中,这种真诚质朴爱意通常会落实到更具体的行动上去,比如为丈夫制衣。“白露怆单衣,秋风息困扇”,天气凉了,妻子担心穿着单衣的丈夫受寒,赶紧为他缝制新衣。《玉台新咏》所收柳恽《捣衣》、王微《杂诗》、谢朓《秋夜》等,都写到这种场景。伴着深夜的此起彼伏的捣衣声和或深或浅的针脚,妻子对丈夫的怨恨不见了,唯有浓浓的爱意随明月传颂至今。

  妻子对丈夫的这种铭心刻骨的爱,是鼓动她生命之花常开的源流,她们的生活即从此蔓延;同时这种爱也是诗人们需要全力捕捉和表现的美好情感。事实上,诗人们对这些也是了然于心的,所以,他们常常准确地把握住这一感情脉搏,再用浓墨厚彩表现出来。闺怨诗自《诗经》以来,描写的女性都是有夫之妻,范围界定非常明确。即便像《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写的“盈盈楼上女”,从前是倡人,但她从良做了人家的妻子之后,一切就都变了。诗人虽然写她自丈夫远离后,不甘生活寂寞,比一般思妇多几分躁动,但诗人还是把她当做妻来刻画的,而不是倡女。这是保证闺怨诗写情纯洁、健康、真实的关键;换句话说,闺怨诗中的夫妻情感是纯洁的、健康的、庄重的。总之,《玉台新咏》闺怨诗的女性书写重在写情,这源于《诗经》以来的闺阁思妇诗的抒情传统。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