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明清时期苏州会馆与公所新探(3)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09 16:0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陈喜芳 昭质
分享到:

 



  2.会馆与公所的文化属性。

  (1)会馆与公所的创设基于人们对于地缘文化继承特殊心理和情结。

  由于我国疆域广阔,区域生态环境的不同,造成地缘文化有很大差异,表现为不同的语言、习俗、行为规范、民间信仰及生活方式。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习。”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生存,或耕作、或采集、或捕捞、或狩猎、或织造,世代沿传,便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性格、气质、价值观念等特定的心理积淀和文化模式。

  文化发展的历史愈悠久,时间持续愈长,其文化模式便愈加稳定,个性就愈加突出,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便愈加明确。这对该群体中社会成员的思想、感情、心理、情绪、性格的影响就愈加深刻。一个人总是习惯本地的衣食住行、陈规旧俗、方言乡音和婚丧嫁娶方式,恰是个体作为某种文化载体的必然表现。并且,文化具有排他性,当个体对本地群体文化产生内心自豪时,无形中便在排斥异地文化。

  故异域商客来到苏州,从事生意上的交往,其内心世界必然与故土旧园传播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感应,白日为生计忙碌之中,一旦听见乡音,哪怕放下手中的事也要与乡人畅叙一番,夜深人静、思乡之情也会搅得他们无法安寝,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人倡议,必群起而响应,而且,在会馆命名、建筑风格、馆内布局上,都力求全面展示出故园的特色,即所谓“恭敬桑梓,乐操风土。”如吴兴会馆碑刻上写道:“湖人之官于苏者,亦就会馆团拜宴集,以叙乡情。”⑤

  苏州会馆的设置为同乡士商提供居停和贮货的场所。历来“凡弹冠捧檄,贸迁有无而来者,类皆设会馆,以为停骖地”。会馆的最初用意是用来供往来同乡居停的。如光绪时的两广会馆,是因为士商往来于苏州,无处寄身,因此才兴建的。其目的是希望“自今以往,乡人至者,上栋下宇,得有所托”。会馆一般都建有居室,以供同乡临时居住。此外,有的会馆还兼有贮存货物的功能。如杭州绸商于乾隆二十三年兴建的钱江会馆,目的是使“吾乡人之至者,得以捆载而来,僦货无所费,不畏寇盗,亦不患燥湿”。乾隆四十年,苏州官员刘某借“为贮货公所”的钱江会馆居住,占用房间30多间,迫使商人只能把货物搬出。为此众商呈词地方,要求勒石永禁官员占用会馆的行为⑦。会馆的这一作用,略同于旅邸,区别在于旅邸计日取值而会馆僦赁无所费而已。

  (2)会馆与公所满足了个体对群体的社会化需求。

  会馆作为同乡人自发组织、捐资、置地而建起的社会性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异乡人这种内在的渴求。“凡岁时伏腊,祝厘受祉,宾朋叙会”,实质上就是人所共有的社会化需求。

  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同乡经营者树立行业优势,减少经营风险,并且更容易结成利益整体,通过地域纽带壮大自己的力量。为谋求在经营活动中以集体的力量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各地工商业者纷纷建立起自己的会馆或地域性公所。康熙年间,枫桥的洞庭西山贩米商日以百数,由于不堪牙行的盘剥而联合起来建立了洞庭会馆,取代了牙行的作用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明清时期,经营活动中的共同利益和要求,促进了深厚同乡观念的形成,在异地经营的同乡,“无论旧识新知,莫不休戚与共、痛痒相关,人情可谓聚矣”④。经营中形成的牢固的地域集团,必须有固定的机构维持才能长久,故各地兴建会馆时,同乡经营者都踊跃捐助,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借助会馆的力量维护自身利益。

  (3)苏州会馆及公所与商业文化。

  不可否认,苏州是工商业城都,外乡人到此,主要目的是从事工商业活动,开展贸易和经营。因而,苏州会馆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商业性方面,这与北京会馆有很大不同。

  北京是封建帝王、贵族官僚和地主商人最集中的统治中心,因而北京会馆的政治(官场)、文化(应试)性较商业性突出。据统计,至清末北平共有392处会馆,其中百分之八十六左右为供应各地士大夫进京应试,解决食宿之需而设,性质上表现为“试馆”。而且从创建捐款,到会馆经费开支、财产经营管理,皆操纵在封建官僚手中。

  苏州会馆的设置后纷纷兴办有利于同乡的各种善举。为遭遇困难的同乡提供帮助,是会馆团结同乡、增强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因而相当多的会馆都兴办各种善举。如对老弱失业者提供救济,对伤残病痛者给予医疗,对客死异乡者供给殡舍,对无力归葬者代为掩埋,等等。有的更设立义塾,以提供子弟教育机会,或兴建义渡、码头,方便经营者的运输往来。陕西会馆的普善堂、东越会馆的公善堂、新安会馆的积功堂、湖南会馆的泽仁堂等都是为同乡提供各种慈善服务的机构。不仅如此,一些会馆本身就是先襄义举,而后创建会馆的。如常熟的宁绍会馆,先在乾隆三十年设立了义瘗所,随后又增建丙舍,到乾隆五十七年,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会馆。此后,又于同治间设女殡所,民国时更建疗养院⑦,公益事业可谓十分完备。

  综上所述,兴建会馆的具体目的多种多样,但无论是基于上述某一个或某几个目的而建立会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工商业服务的。提供聚会场所以团结同乡,其目的是要以同乡的集体力量保护自身利益;兴建祠庙,祀奉神祇,意在“以事神而洽人”⑨,借助共同崇拜的偶像维系和增进同乡感情,并祈望获得神佑,实现生意上的成功。

  注释:

  ①②③④⑤江苏省博物馆编.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三联书店,1959:P24、370、340、366、367

  ⑥⑦⑧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P325、371.

  ⑨上海碑刻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P85.

  参考文献:

  [1]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国会馆志中国会馆志编纂委员会.中国会馆志.方志出版社,2002.

  [3]明清以来江南社会与文化论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