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微博文学的文学特征及文化意义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22 15:4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边梦飞
分享到:

 

  摘 要:微博文学作为网络文学的新宠,以简短、草根、快速的特点掀起了全民创作的文学热潮。本文旨在通过对微博文学的文学特征的分析探讨其文学意义,以窥探文学新形态衍生发展的可能。

  关键词:微博文学;后现代;特征;文学批评

  微博(micro-blog)的理念最早由美国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提出,而“微博文学”的提法,首先见于欧阳友权和吴文英的《微博客:网络传播的“软文学”》一文。微博文学作为泛文学的一种,讲求文字与审美的结合:首先,微博以文字的形态呈现,技术的改进促使微博在进行文字型文本创作的同时可以上传或链接图片、视频、音频,但是不管怎样,文字始终是传达微博内涵的最根本和最主要的方式。其次,微博用户在发布、分享信息的同时注重感性与体验性的观察,即从具体实践中寻找文学的审美价值,用自己的经验去体会意义,似乎什么都没有说,但是什么又都说了。读者在微博中形成的审美体验既传承了传统文学的审美机制(如通过文字符号传递意义,通过观念和想象构造审美体验),又关乎具体人生的自由、幸福与状态。因此,微博是文字的,是审美的,是泛文学的。

  一、微博文学的特征

  首先,微博文学具有语言精炼化的特点。微博全文最多140字,如何用有限的字数尽可能多地表达充分而饱满的含义,就涉及到语言的精炼化。《文心雕龙?熔裁》中讲到的“情周而不繁,辞运而不滥”旨在强调行文要注重熔意炼辞,繁简有度。微博中字数的限制要求作者用尽量节省的笔墨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并使其具有凝炼性与节奏感。例如:

  守一座桥,等一个人,孤寂,死寂,四季,相依

  全文加上标点仅有21个字,一个“守”,一个“等”,将等待的执着与坚守表现出来,稍加联想,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好似一副水墨画:等待夫君的女子伫立桥头,向着爱人离去的方向日夜祈盼,花荣,花落,雁来,雁去,与她相依的不过是四季的变幻与无边的孤寂。这类似国画中的“留白”,与挥毫泼墨的大写意相比,留白在有声与无声之间,成为诠释微博文本最有力的方式,造成了“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句外”的效果。 微博文学本身的短小不但不会影响其意义表达的完整性,反而会促使作者在谋篇布局、修辞用字上下功夫,使微博文学成为一种高度的浓缩艺术,在突破新媒体的情况下形成由多终端技术、感官式审美、快餐式阅读量身定制的新的写作体式。

  其次,微博文学是那咯索斯“自恋化”的表达。微博文学是大众在虚拟的写作环境中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自我的情感宣泄。文学不再是经国载道的专属,而成为一项张扬个性、强调自我的活动。微博文学的作者犹如希腊神话中的那咯索斯,在创作时无不表现出明显的自恋化倾向。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理论与微博创作主体的创作活动不谋而合。微博文学是本我的真实坦露。与传统写作对创作主体文艺修养和素材积累的要求不同,微博文学大多是瞬间的、流动的情感表达,受无意识创作的直接驱使,最接近创作主题的原始意识。因此,可以说微博就是对生活中激发的某种紧张的缓解状态下的原发性创作。其次,微博文学是自我的真实展示。微博文学的创作中,主体创作动机的激发受“本我”瞬时的表达欲望冲动支配,但又将由“本我”原初性的表达欲求自然转入审美欲求中,形成自觉的创作意识。这一过程必然或多或少注入主体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情感基调、价值取向等认知因素,在获得本我表达欲求满足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展示的欲求。最后,微博文学是一种超我表述。要达到文学审美的最高境界就要在充分展示现实自我的同时注重塑造理想自我。微博文学的创作主体除了对现实对象的表述外,还会根据自身的精神追求,充分发挥想象的表述“天性”,借助语言表意的无限可能使许多微博文学作品在方寸之间呈现肌体丰盈而神韵空灵的意象,展现出广阔的理想境界。对“我”的重视及表达无疑带有明显的自恋化倾向。

  再次,微博文学是日常生活的快门式摄取。日常生活描述的是现象,阐释的却是本质,日常生活和审美本质是独立存在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种“为人生而艺术”、“为人生而文学”的传统的回归,一以贯之的文学实践的刚性需求要求艺术的价值走向生活,走向人生的此时此刻。例如: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