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论《左传》中的赋诗言志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0-04 16:0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梁娟
分享到:

 

  摘 要:赋诗言志是春秋时期诸侯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普遍方式。赋诗言志在《左传》中出现得较多。赋诗言志的原则是断章取义。断章取义在《左传》中主要有四种形式:1、形式上直接赋诗中某一句或几句,取其字面上的意思;2、形式上直接赋诗中某一句或几句,取其喻意;3、形式上赋全诗但只取其中几句的字面意义;4、形式上赋全诗但只取其中几句的喻意。本文以《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为例,对《左传》的赋诗断章进行研究。

  关键词:《左传》;赋诗言志;断章取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7-0005-02

  关于“赋诗言志”,《汉书·艺文志》云:“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言感物造耑,材知深美,可与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①班固指出,在春秋时期,赋诗以言志已成为诸侯之间广泛采用的一种交流方式。《左传》中也提到了“诗以言志”②,指的也就是赋诗言志,而所言之志,并不是诗人的志,而是赋诗者的思想感情。刘勰也曾提到“春秋观志,讽诵旧章”,③指的也是赋诗言志之事。关于《左传》中的赋诗言志的例子,历来有许多人做过统计,意见不一。毛振华认为“《左传》赋诗达68篇之多”④;另外有人认为“《左传》记载赋诗言志之例多达200多条”⑤。二说差异如此之大,大概后者将引诗与赋诗加在了一起。

  赋诗言志的一般性原则是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宗不余辟,余独焉辟之?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恶识宗?”⑥杜预注曰:“言己苟欲有求于庆氏,不能复顾礼。譬如赋诗者取其一章而已”。⑦

  “赋诗断章有两层含义:一是从形式讲,断章截取诗中部分诗句以言志;而是从内容讲,不顾诗之本义,引诗以为己用,各取所求。”⑧

  《左传》中赋诗断章的形式有四种:1、形式上直接截取部分诗句,取其字面上的意思;2、形式上直接截取部分诗句,取其喻意;3、形式上赋全诗但只取其中几句的字面意义;4、形式上赋全诗但只取其中几句的喻意。而第三种是最普遍的,在《左传》中也是赋诗断章的最好体现。

  一、赋全诗只取其中几句,且取其字面意义,不管上下文意思

  “子展赋《草虫》。赵孟曰:‘善哉!民之主也!抑武不足以当之。’”

  杜预注:“草虫,《诗·召南》曰,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以赵孟为君子。”

  《毛诗正义》中对此句的解释⑨:

  毛传:“忡忡,犹衝衝也。妇人虽适人,有归宗之义。止,辞也。觏,遇。降,下也。”

  郑笺:“未见君子者,谓在途时也。在途而忧,忧不当君子无以宁父母。故心衝衝然,是其不自绝于其族之情。既见,谓已同牢而食也。既觏,谓已昬也。始者忧于不当,今君子待己以礼,庶自此可以宁父母,故心下也。易曰:男女觏精,万物化生。”

  孔颖达疏:“……在途未见君子之时父母忧已,恐其见弃已。亦恐不当君子,无以宁父母之意,故忧心衝衝然。亦既见君子,与之同牢而食,亦既遇君子,与之卧息于寝,知其待己以礼,庶可以安父母。故我心之忧即降下也。”

  子展赋的虽然是《草虫》整首诗,但是杜预对其进行了解释,他只取了其中几句话的意义,而且不管这几句在诗中上下文的意思:即指女方在未见到丈夫之前心中的忐忑以及见到丈夫之后看到丈夫以礼待己,心中忧愁顿时消散,只是取其字面意思:即杜预所注,“以赵孟为君子”也,通过杜预注与《毛诗正义》的的解释我们可以很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

  从赵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赵孟也是理解了子展赋诗所要表达的意义的,因此他称赞子展是“民之主也”,杜预注:“在上不忘降,故可以主民”。另外,他对子展将自己比喻为君子之事做了推辞:“抑武不足以当之”。

  二、形式上赋全诗但只取其中几句的喻意

  “伯有赋《鹑之贲贲》。赵孟曰:“床第之言不逾阈,况在野乎!菲使人之所得闻也。”

  杜预注:“鹑之贲贲,《诗·鄘风》。衞人刺其君淫乱,鹑鹊之不若。义取人之无良,我以为兄,我以为君也。”

  孔颖达疏:“伯有赋此诗者,义取人之无善行者,我以此为君,是有嫌君之意也。于时,郑简公是穆公之玄孙,良霄是穆公之曾孙,君非良霄之兄,杜言并取人之无良我以为兄者,因诗成文,故连言之。刘君以为非兄而规,杜非也。”

  孔颖达从事实考虑认为杜预注说义取“人之无良,我以为兄”不符合事实,是“因诗成文”,核心期刊因为郑伯并非伯有之兄。但如果从另一方面考虑,伯有赋“人之无良,我以为兄”,只是取其比喻意义,只是表达他对郑伯的不满,这也是说的通的,不一定是说取其字面意义,郑伯一定要是伯有之兄才符合事实。其实他只是借用其比喻义。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