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试论《福乐智慧》幸福感的来源及其表现(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0-09 19:2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宋茹
分享到:

 



  (四)各司其职

  所谓“术业有专攻”,任何一种行业都有专门的技能和规则,即便是具有唯心色彩的占卜、巫术、圆梦等也需要掌握专业技术的专门性人才,只有在其位,执其事,各司其职,才能从所从事的工作中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是《福乐智慧》所提倡的幸福感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

  “专业对口”方可人尽其才,如拥有智慧的贤明,辅佐君王是他的志向所在,因此他便会在这个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得到幸福感。觉醒则不同,虽然他也有丰富的知识和很高的才能,但因其个性使然,却不能去辅佐君王。甚至在贤明有遁世思想时,觉醒则劝贤明尽心辅佐君王,做适合自己的事。“你仍呆在原处对你来说为好,我独居此处对我来说相宜”。

  与各司其职有关的还有男女双方在家庭中的分工问题,这同时也涉及到女性的地位问题。初读此书,我们觉得女性地位太低,事实果真如此吗?对于夫妻关系,伊斯兰教有严格的规定:男子狩猎经商,女子主持家务。在伊斯兰教中,一方面会保障女子的权利和自由,另一方面又会保证男子地位的优越性,维持“夫权”。这种矛盾性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不同的文化因素融合而形成的,维吾尔族作为半农半牧的民族,女性不可能完全摆脱对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男性的依附,但相比过去而言,她们已然在权利自由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实际生活中,男女的权利义务大致是平等的,两性关系的不平等性体现在女性贞操上。在任何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中,都会涉及到女性贞操问题。原本贞操问题并不只是针对女性单方而言的,但在《福乐智慧》中,贞操主要是针对女性的,“只要贞德娴淑,美便在其中,女性之美在节操”。他们的这种伦理道德要求直指女性,并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因此,《福乐智慧》认为在家庭生活中要遵循“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规则:男性主要负责养家,而女性除了顾家,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守节操,这样各自做好分内的事才能保证家庭的和谐。

  (五)命遇“贵人”

  明君与贤臣是最完美的组合,正如伯乐和千里马。在《福乐智慧》中,人的贵贱等级不是依据个人的物质财富划分的,而是根据人的知识、智慧和才能来划分的,穷人可以凭借知识获得高位,成为高贵之人。这里的“贵族”主要指精神上的富裕,与物质财富无关。贫富已经不是划分阶级的标准,布衣照样可以是国王的贵人,日出国王与大臣月圆、贤明的相遇且惺惺相惜恰说明了这一点。而面对一直渴望可以辅佐自己的觉醒,国王再三恳请,最终愿望落空,直至觉醒生病去世,这已然成为国王内心一个不可弥补的遗憾。因此,命遇相知相惜的“贵人”便成为追求幸福的一个重要来源。

  二、幸福的表现形式

  伊斯兰教认为,死对于穆斯林的生命个体而言只是意味着今世生活的结束,而后世生活的开始才是真正幸福的开端。因此穆斯林对幸福的追求就是今生多做善事求得今生的好名声,同时也为来世积德,他们认为今生所受的苦难都是为了来生有幸福的生活,甚至于认为只要今生经历了磨难来世才会获得幸福。因此,他们现世的生活即便痛苦也是“痛并快乐着”。

  自古以来,各宗教中都有对来世的想象和寄托,如佛教的极乐世界、基督教的伊甸园等,这便会为在现世生活不幸的人带来了希望。古维吾尔族人由于恶劣的环境,更是把希望寄托于来世,虔诚的伊斯兰教徒都有明显的两世倾向。一类人认为今生的任务就是为了来世的幸福而虔诚祈祷,今生所做的任何与有关尘世的事都是虚幻的、毫无意义的,只有为了来世的幸福而虔诚地向真主祷告才是有价值的,代表人物是觉醒。另一类就是今生努力做善事为来世积德,国王、贤明就是这种人的代表,他们认为只有今生多做善事来世才会获得幸福。

  三、结语

  《福乐智慧》虽然诞生于遥远的古代社会,但它却是一部现代意识极强的作品,现代人阅读此书也丝毫不会有时间上的穿越感和空间上的距离感,觉得非常贴近现代生活,其中大部分具有哲理性的观念都为我们今天所推崇。尽管其中不乏一些宗教迷信观念,但这并不表示他们精神深处对命运无能为力的屈服,而是对自我命运和未知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这种信念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却是他们全部的生命意义。

  注 释:

  ①优素福.福乐智慧[M].民族出版社,1986.

  ②高永久.西域古代伊斯兰教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71.

  参考文献:

  〔1〕优素福.福乐智慧[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2〕陈青萍.《福乐智慧》——古维吾尔人的健康智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杨启辰.《古兰经》哲学思想[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