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橘”在唐诗的意象蕴涵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0-14 09:0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袁洁
分享到:

 

  摘 要:唐代诗歌中,写橘诗歌甚多,橘意象寄托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它既是高洁人格、伦理之情的象征,也是富贵吉祥、团圆美满的期盼,更是珍品良药。诗人们颂橘、咏橘、写橘,也亲身裁橘,因为橘寓高洁,体现了忧国忧民之情,橘也隐含着和美之意。

  关键词:橘;高洁人格;伦理亲情;富贵吉祥;珍品良药

  唐人继承爱橘的传统,杜甫也道“向来吟橘颂”。据全唐诗所录,咏橘诗有16首,带有“橘”的诗约为203首。柑橘,又是橘、柑、金橘(金桔)、柚、枳等的总称。橘树,在唐时已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文人墨客讴歌赞颂,留下不少颂橘诗篇,它的外在形态,可从唐诗中窥见一二:

  金玉其外:因橘果近圆形、扁圆形或卵圆形,一端尖,果皮红或橙黄,在阳光照射下,若金子一般垂悬:“黄金橘柚悬”、“橘柚玲珑透夕阳”、“苞霜新橘万株金”,微风轻拂,新鲜如玉,内瓣甘润香美:“橘为风多玉脑鲜”。

  香气扑人:每至春末夏初,橘树开满白色的小花,空气中弥漫着清幽的香气。如:“橘花香覆白萍洲”、“香凝橘柚枝”、“卢橘含花处处香”、“橘熟洞庭香”、“晓露庭中橘柚香”、“江头橘正香”、“橘洲风起梦魂香”。

  凌霜而开:橘夏初开白花,六、七月结果,到十一、十二月才熟黄色。其中必经霜冻,但凌霜而开的橘似乎更新鲜红颜:“霜催橘柚黄”、“鲜逾橘得霜”、“一洲霜橘洞庭南”、“橘林霜重更红艳”,经霜以后,浆果微红,果皮芳香,酸甜可口。

  橘子味佳沁脾,韦应物诗云:“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道出病中诗人对橘的渴求。陆龟蒙诗曰:“橘下凝情香染巾”,汗巾淋漓,染上的不知是橘香还是情香,颇有雅味。唐诗斑斓,橘诗丰富,不一一而足,而橘树之美好,不仅在于外在形态,更在于它的内在精神。

  一、高洁人格

  被称为“千古岭南第一人”的唐代宰相张九岭,出于耿介孤高的性格和诗人的独特禀赋,继承屈原的咏物传统而作了咏橘诗:“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势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推所遇,循环不可寻。徒然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该诗赞颂橘树如松柏守住岁寒之心,经冬不凋,果美堪荐,同时也感叹橘树身处僻远,不为人所赏。而对于轻艳的桃李,则重加树植。显然该诗是以橘树自比芳洁之品格不为所赏,以“树桃李”隐讽皇上进用小人而不善体察。

  橘子“精色内白”,注重“内白”,正是注重一个人内在的品德修养。于是有着“丹其实,体南方之正,酸其味,含木德之纯”[1]的橘子,便是一位“精色内白”的德高之人。因屈原“精色内白”的启迪,唐代诗人也称橘子为“甘露”,甘露纯洁如白,如和凝《宫词百首》诗云:“昨夜盘中甘露满,婕妤争去奏官家”。妃子争相将贡橘呈上于圣,欲讨皇帝欢心。

  橘子被赋予具体的人格,也是因屈原“行比伯夷,置以为像”一句。唐代徐夤的《逐臭苍蝇》诗,以“清洁之至”之“冰壶”凭吊伯夷:“首阳山翠千年在,好奠冰壶吊伯夷。”橘子恰恰也叫“壶橘”,岂不是与“内怀冰洁,外涵玉润”的“冰壶之德”有相似之处?唐人诗中虽没直接显现壶橘,但高洁之诗人写橘诗总会想起那遥远的楚地,虽有黑暗:“楚国橙橘暗”(王昌龄《送李棹游江东》),但自命坚贞,不与小人为伍的品行相承于屈原笔下之橘:如柳宗元《南中荣橘柚》的“橘柚怀贞质”、姚鹄《绝句》的“桂枝攀得献庭闱,何似空怀楚橘归”、皎然《别洞庭维谅上人》的“情著春风生橘树,归心不怕洞庭波”。

  二、伦理之情

  唐诗中还以“千树橘”、“木奴”指橘。加以检录,单是“千树橘”即有3首,“木奴”也有10首之多,何故?因为“千头木奴”还有一典实,其中隐含亲情。据《三国志·吴书·孙休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三国时,吴国一太守名叫李衡,为官清廉,每与妻子谈论治家之事,妻子不听,于是他派人在武陵的龙阳洲建了一处住宅,栽种了千株橘子。李衡死前,告诫儿子:以前每欲治家,你母亲总发脾气,故现在穷至如此。不过家乡有木千棵,接管了它,不愁吃穿。因李衡称橘为“千头木奴”,后世遂以“千树橘”、“木奴”指橘。如唐人李端诗云:“唯须千树橘,暂救李衡贫。”杜牧诗也有:“采芝先避贵,裁橘早防贫。”均引入了这一隐含亲情之典实。

  橘子还与伦理孝道结下不解之缘。据《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陆绩传》:东吴陆绩,为庐江太守之子,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袁术请他吃橘子,他暗藏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陆绩的怀橘尽管不是光明磊落,但对于一个六岁孩童而言。彰显的是儿子对母亲鱼生距离的至孝之情。唐代不少诗人为此感动,如钱起《同邬戴关中旅寓》云:“橘怀乡梦里,书去客愁中”;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也云:“转蓬犹邈尔,怀橘更潸然”。

  还有一种亲情是游子思乡之情,同样借橘表达:“游人乡思应如橘,相望须含两地情”。或是借橘示爱,春风吹又生:“情著春风生橘树,归心不怕洞庭波”。或是友谊,齐已特写《谢橘洲人寄橘》酬谢主人的待客之道:“藏贮特供宾客好”。杜甫与李白同寻范十隐居,写下诗篇:“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吟橘颂”的高洁之意你我皆有,浩浩荡荡从楚而来,你我间满是悠悠沧海之情。另一篇杜甫在章梓洲橘亭饯别少尹写道“秋日野亭千橘香”,千古传诵的友谊也弥漫在千橘飘香中。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