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论江淹三篇赋中女性形象的继承与创新(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1-07 11:4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黄妙芸
分享到:

 


  江淹的《水上神女赋》直接模拟曹植的《洛神赋》。在赋中,江淹用了大段笔墨集中描写此水上神女的美丽与“江上丈人”的爱慕之情。对神女的描写突出其清美绝俗、虚幻缥缈的特点,语言十分优美,堪与《洛神赋》比肩。如:“一丽女兮,碧渚之崖。暧暧也,非云非雾,如烟如霞,诸光诸色,杂卉杂华。的的也,象珠象壁,若虚若实,绞锦共文,瑶贝合质。”[5]用高超传神的虚笔刻画出一位冰清玉洁、恍惚缥缈的神女形象。此外,赋中以红唇、真眉、美目、秀色等方面细致描绘了神女的“绝俗”风貌。赋文之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手法不但更加细腻,而且更加生动、丰满和感人:

  “乃造南中,渡炎洲,经玉涧,越金流。路透迤而无轨,野忽漭而鲜俦。山反覆而参错,水浇灌而萦薄。石五采而横峰,云千色而承尊。日炯炯而舒光,雨屑屑而稍落。紫茎绕径始参差,红荷绿水才灼烁。忽而精飞视乱,意徙心移。绮靡菱盖,怅望蕙枝。一丽女兮,碧渚之崖。暧暧也,非云非雾,如烟如霞,诸光诸色,杂卉杂华。的的也,象珠象壁,若虚若实,绞锦共文,瑶贝合质”[5]

  “遂乃红唇写朱,真眉学月。美目艳起,秀色烂发。窈窈暂见,偃蹇还没。冶异绝俗,奇丽不常。青琴羞艳,素女惭光。笑李后于汉主,耻西施于越王。神翻覆而愉悦,志离合而感伤。女遂俯整玉轶,仰肃金镳。或采丹叶,或拾翠条。守明玑而为誓,解琅玕而相要。情乍合而还散,色半亲而复娇。耸斡车于水际,停云霓于山椒。奄人抵之仿像,共光气而寂寥。”

  在《丽色赋》中,江淹对女性的欣赏是独特的。作者认为女性并非祸水误国,反能保卫其家邦,从作品中推翻了古人对女性之美的恶评:

  “楚臣既放,魂往江南。弟子曰玉,释佩解骖,潆潆绿水,褭褭青衫。乃诏巫史,兹忧何止。史曰:‘臣野胶学蔽理,臣之所知,独有丽色之说耳……言必入媚,动必应规,有光有艳,如合如离。气柔色靡,神凝骨奇,经秦历赵,既无其双,寻楚访蔡,不觌其容,亦可驻发还质,骖星驭龙,蠲忧忘死,保其家邦,非天下之至丽,孰能与于此哉。”[5]

  对这一点,钱钟书先生如此评论:“美色必有恶心,女宠足以倾国,历古相传,几如金科铁案。江氏独敢犯不韪,力破陈言。”[3]可见钱先生是赏识江淹的另类写作。

  此外,江淹在《丽色赋》中出现了“言必入媚,动必应规,有光有艳,如合如离,气柔色靡,神凝骨奇”的柔媚描写,凸显了江淹文笔的转变,其赋风格已经脱离汉魏赋家的庄重与拘谨。江淹这种带有轻艳色彩的赋作,为梁陈时代的宫体赋风衍变提供了重要的助力。江淹从言情赋转移向艳情赋,对沈约的《丽人赋》及梁代萧绎、萧纲等人专写狭邪妓女、娇娃之艳冶色彩的赋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沈约的《丽人赋》:

  “狭邪才女,铜街丽人,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凝情待价,思尚衣巾。芳逾散麝,色茂开莲。陆离羽佩,杂错花钿。响罗衣而不进,隐明灯而未前。中步檐而一息,顺长廊而迥归。池翻荷而纳影,风动竹而吹衣。薄暮延伫,宵分乃至。出暗入光,含羞隐媚。垂罗曳锦,鸣瑶动翠。来脱薄妆,去留余腻。沾妆委露,理鬓清渠。落花入领,微风动裾。”[4]

  沈约在《丽人赋》中描摹一个偷赴佳期的女子之容态心理,笔致细腻入微。重点描写的是女性的体态容颜及欢会内容。赋文中不但有轻薄之意,而且带有纵情赏玩的文学意味。江淹的《丽色赋》与齐梁宫体文学最大的区别在于,江淹直接描写女性的美貌,以丽色吟咏为主题,并着力渲染女性的美丽容颜和其含愁带怨的情态。赋中虽大量赞美丽色,但其意却是讽谏君王。《丽色赋》曰:

  “夫绝世独立者,信东邻之佳人。既翠眉而瑶质,亦卢瞳而赪唇。洒金花于珠履,飒绮袂与锦绅。色练练而欲夺,光炎炎其若神。非气象之可譬,奚影响而能陈?故仙藻灵葩,冰华玉仪。其始见也,若红莲镜池;其少进也,如彩云出崖。五光徘徊,十色陆离。宝过珊瑚同树,价直琼草共枝。虽玉堂春姬,石室素女,张烟雾于海际,耀光景于河渚;乘天梁而皓荡,叫帝阎而延伫,犹比之无色,方之非侣。”[5]

  三、结语

  江淹女性赋承袭屈原借“香草美人”式的比兴寄托手法,把抒发悲愤之情的传统转为抒发感伤、凄怆之情。江淹的女性赋既继承了前代文学遗产,又在不同的背景下有所创新。因袭中有变化,同一中又自有特色,这正是江淹女性赋文的价值所在。作者在女性赋方面文辞俏丽、婉秀,出以清新,也富有楚骚辞采独有的情韵。这种写赋手法是文学领域的另类表现,对后代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确实南朝辞赋之文采华美者,江淹可推第一。

  参考文献:

  [1]胡之骥.江文通集汇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钱钟书.管锥编(四)[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326页.

  [3]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王琳.六朝辞赋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俞绍初,张亚新.江淹集校注[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