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拟岘诗文千古传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1-07 11:4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左国春
分享到:

 

  摘 要: 历史上有关拟岘台的诗文作品多达一百多首,为拟岘台注入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使拟岘台成了具有丰富人文精神的文化符号。

  关键词: 拟岘台 诗文作品 文化底蕴 人文精神

  拟岘台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始创于北宋嘉祐二年(1057)。千百年来,拟岘台屡毁屡葺。众多文人墨客在此来去流连,或盛世高台聚会,讴歌太平;或乱世触景生情,心系苍生。前前后后留下了一百多首(篇)诗文作品,为拟岘台注入了丰厚文化底蕴,使拟岘台成了具有丰富人文精神的文化符号。

  一、作者众多,身份各异

  从我们收集的117首诗、11篇记、2篇赋来考量,拟岘台诗文作者达97位之多。这些作者既有震烁古今的文化巨擘,又有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按照作者身份和他们与抚州、拟岘台的关系看,这些作者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六类:

  其一,抚州乡贤。如曾巩、王安石、谢逸、谢薖、曾丰、黎道华、虞集、涂几、何中、朱思本、甘瑾、黎公辅、黎近、吴与弼、姚隆、徐霖、刘颖、陈九川、汤显祖、帅机、徐良傅、经起鹏、傅涵、李来泰、黄石麟、李茹旻、杨頀、纪大奎、张锦传、李绂、洪横秋等。除了原抚州府乡贤外,原建昌府今同属抚州的乡贤还有李彭、罗玘、邓元锡。

  其二,地方官员。如曾纡、陆游、黄震、家坤翁、周瑛、李梦阳、夏寅、崔世召、辛炳晟、叶承宗、苏本眉、邱泰、丁弘诲、胡亦堂、陈淯、张圣锡、刘玉瓒、罗复晋、邱五典、曾大升、陈廷桂等。这些作者或者在抚州任职,有知府、同知、县令、府学教授等;或者担任江西官职,曾经到过抚州,登临拟岘台。曾纡、黄震、家坤翁、周瑛、张圣锡、刘玉瓒、罗复晋均曾任抚州知府,崔世召、叶承宗、邱泰、胡亦堂曾任知县。

  其三,游历文人、官员。如洪刍、胡寅、赵蕃、度正、戴复古、汤中、方回、张翥、潘暄、林大辂、周献臣、史大成、戚藩、朱景英等。

  其四,寓居文人。如韩驹、薛公采、李壁、张瑶芝、董剑锷。李壁因贬谪而居抚州,张瑶芝、董剑锷则是晚明遗老,清时寓居抚州,与当时临川县令胡亦堂交往唱和。

  其五,宗教人士。如张宇初、正宗、八大山人、饶宇朴、工拙上人。张宇初为明代正一派天师,历代天师中最博学者之一。正宗为抚州崇仁高僧,饶宇朴为八大山人佛门师兄,工拙上人为抚州城内多宝庵高僧,大致与胡亦堂、八大山人同时代。

  另外有一类作者,生平从未登临拟岘台,也非抚州乡贤,作品的缘起为应约而作或者送别寄赠。如杨廉,查其生平,未曾到过抚州,更不曾登临拟岘台。其《重建拟岘台记》是应当时主持修缮拟岘台的徐宣之的邀请而作的。曹学佺的《赠寄抚州守蔡岂凡》、刘伯燮的《司泽民之临川》、费宏的《送抚州饶千户诗》则均为寄赠作品。

  二、体例繁多,题材丰富

  关于拟岘台的文学作品既有诗,又有文(记)和赋。拟岘台诗歌体例也很丰富,有五言古诗、六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拟岘台诗文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记修建实事。拟岘台诗文中共有11篇记,其中有8篇是创建和大规模修葺后创作的,记载创建、修葺始末的记。另有曾纡的《书〈拟岘台记〉后》、虞集的《书〈拟岘台记〉后》记录了拟岘台上碑石增刻文献的过程。纪大奎的《同姜明府登拟岘台记》则以登临拟岘台为由头,以问答形式阐述了如何理解曾巩的《拟岘台记》的主旨。黎公辅的《美王守重修拟岘台》则为后世留下了宣德年间曾经重修拟岘台的文献证据。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