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论梁书国画作品的造型特点及笔墨特征(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1-12 11:3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邹昌锋等
分享到:

 


  2.2 梁书花鸟画的造型特点

  梁书存世花鸟画作品创作题材丰富,尤以梅竹最为藏家所重。

  (1)梁书墨竹的造型特点及笔墨特征。墨竹是梁书一生中最钟爱的题材,其墨竹多画竹之风、雨、雪、夜等形态,结合梁书的人生经历,笔者认为,画家画竹是以竹自喻,竹子“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的高洁品格在此处是梁书自我情感的寄托。据其闭门弟子匡小兵回忆,梁老曾有过“半世画兰,一世画竹”之语。梁老告诫其弟子,竹是四君子中最难画的,要想画好墨竹,诀窍就是每日勤加练习。在其墨竹画作上经常可见到一方“竹翁”的白文印,由此可见其对画竹的喜爱程度。梁书的墨竹作品大多数为立轴,多采用四尺和四尺对开的尺寸。画面中一般画有三至五竿竹子,用稍浓的湿笔中锋写出竹干,以浓墨为主间夹淡墨,交替运用中锋、侧锋写出竹叶。其晚年的墨竹作品用墨五色俱全、变化多端,呈现出“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的万千气象。梁书之竹,得竹之真性。经过笔者考证,梁书的墨竹作品具有以下艺术特征:

  第一,章法。梁书笔下的墨竹,象征与隐喻有机结合,做到了人格化和情感化的统一,赋予了井冈翠竹强劲的生命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体现了作者扎实的笔墨功夫和宽博的艺术修养。其画竹一般从竹子的下端开始,由于立轴画幅的限制,竿数多为奇数,通常采用交错的“之”字形构图,三、五竿为一组;画中的竹叶通常分成上中下三段来加以表现。前面山水画构图提到的大小、疏密、明暗、主次等形式美的要素都是其墨竹章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用笔。梁书笔下的墨竹是艺术与现实的融合体。其墨竹最大的创建就是将文人画竹子的细竿改良为粗竿。梁书画中竹子的形象取自于井冈山的毛竹,这种竹竿较粗的翠竹在井冈山周边区域随处可见,梁书用写意的手法对毛竹的形象加以提炼,创作出既源自于现实又不同于现实的粗竿墨竹形象。其画竹竿多用中锋,竹叶则中锋侧锋并重,下笔劲爽稳重,运笔落墨笔笔送到,无虚过之笔,这是梁书运笔的重要特征。

  第三,用墨。梁书用墨远接海上名家蒲华的衣钵。其画中竹竿多用湿笔淡墨写就,涨墨的手法时有运用。竹叶上端以淡墨为主,浓墨为点缀;中端以浓墨为主,先画淡墨,后以浓墨覆于其上,表现出竹子的远景观感;下端仅以寥寥数笔焦墨枯笔写出竹子之老叶,三段竹叶间笔势顾盼相连,整幅画面枯、湿、浓、淡、焦五色俱全,颇得墨分五彩之神韵。

  第四,精神寄托。梁书与其闭门弟子匡小兵说过,艺术家要拥有精湛技艺,更重要的是还要有艺德。竹子虚心、高洁的品格是画家内心的写照,也是画家面对生活的各种磨砺而产生的超越种种苦难的精神寄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有两大精神象征:一是“有节”,节指的是节气,节操,有节而后能挺拔、脱俗。二是“坚韧”,坚可寓意坚贞的性格、韧则代表百折不挠,能屈能伸的处世态度。作为尘世中的一员,当国家兴亡、民族蒙难,江山浴血之时,需要有坚韧而不拔的精神来激励自己为真理而斗争,方为真丈夫。笔者认为,竹子具有的高洁品格是吸引梁书一世画竹的主要原因。

  (2)梁书梅花的造型特点及笔墨特征。四君子之一的梅花是梁书一生中钟爱的题材之一,梁书一生中经历了诸多波折,但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心态,画家以梅竹自喻,观其画笔下的梅花,多为怒放的红梅。寒梅的傲雪之姿,是画家的内心独白,是自我励志的精神载体。

  第一,章法。梁书笔下的竹子为墨竹,但梁书笔下的梅花应该称之为红梅,其梅花画作上经常出现的是老干发新枝和一片怒放红梅花,结合梁书所处的历史时代,我们不难看出,红梅是作者的自我隐喻,老干寓意作者个人所经历的峥嵘岁月,新枝上怒放的红梅则是作者自己内心的写照。梁书的画作以笔墨擅场,但在其梅花的作品中,色彩则和笔墨并列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是画面意境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成了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梁书的梅花作品大多为四尺或四尺对开的立轴,画面中一般画有一棵老干,数杆新枝。老干用浓墨以苍劲的笔法写出,以浓墨干湿交替写出新枝,勾勒花瓣时浓淡并施,花萼以浓墨点就。设色则多用胭脂以大写意手法挥洒而成。整幅画面墨色俱重、花蕾变化多端,呈现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高洁意蕴。《咏梅》《梅花颂》《梅竹》等系列作品,梅花披拂偃仰,姿态横生。所作梅花,清丽脱俗,苍劲幽逸,风格高洁。

  第二,用笔。梁书笔下的梅花是融现实与艺术创造于一体,其特色就是将梅花的人文品格融入了画面。与梁书画井冈之竹一样,其梅花形象同样取自于井冈山周的红梅,井冈山人民为革命抛洒热血、不怕牺牲的精神激发了梁书的创作灵感,画家用写意的手法对井冈红梅的形象加以表现,创作出墨干红花的红梅形象。其画老干多根据构图需要中锋侧锋并用,新枝多用中锋,勾花则纯用中锋,运笔与迟涩劲挺并举,点苔苍劲有力。

  第三,用墨、用色。梁书画梅,老干多用浓墨,有时亦用淡墨破之,其画中老干多有浑厚华滋之气象。新枝以浓墨写就,最后以焦墨点苔;施色时,先远后近、先淡后浓,表现出梅花的层次感;整幅画面笔、墨、色俱全,互为衬托。

  第四,取材。从诗意中取材,毛主席诗意是20世纪60、70年代老一辈画家着意表现的一个主题,梁书的《咏梅》即是此类作品。

  第五,梅竹合璧。梅竹共同构成一幅画面是梁书花鸟画的一大特征,笔者认为,如果结合梁书的人生经历来研读其画作中梅竹合璧,可以看出梁书的梅竹图应该有以下两重含义:其一,传统观念以双为吉,喜成双成对,梅竹合璧寓意为圆满。画家虽归隐于小城之中,依然时有拜访者慕名登门求画,作者按照传统文化的习俗作画答谢,这是常理之中。其二,古人有“青梅竹马”一语,梅竹成双,寓意夫妻感情和美。梁书中年时痛丧爱妻,作者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化为笔端,梅竹图成了画家寄托情感的最好载体。另据闭门弟子匡小兵回忆,1990年至1992年跟随梁书学画期间,梁老曾多次与他合作梅竹图,数量在20幅左右,通常是匡小兵先画其中的一种,梁书再在其画面上添上几枝梅或几竿竹,然后为爱徒题款作勉,每次画完后,梁书都将画作留与匡小兵作纪念。体现了梁老爱徒如子的师长风范。

  2.3 其他

  梁书花鸟画除了梅竹以外,还兼作其他的瓜果蔬虫,笔者在梁书中国画艺术馆见过一幅螳螂捕蝉的斗方,笔墨及设色都极为精妙,两只螳螂一俯一仰,神态生动。此外梁书还有以松鹤、公鸡、群鸭,葫芦、柿子、白菜、萝卜等为题材的作品存世,此类作品笔墨及设色都较为讲究。

  3 结语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