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民族地方文献研究与交流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1-13 11:4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鹤明
分享到:

 

  [摘 要]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自治地区占据了全国总面积的64%,各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文明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民族地区的地方文献是一个民族自身历史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精华。随着现代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及信息交流的频繁,对于文化的信息资料交流与研究来讲,都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地方文献;交流;研究

  民族文化的进步对于本地区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民族文化进步的根本标志也可以说是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民族地区的地方文献,可称之为民族地方文献。民族地方文献作为一种反映民族地区的记录,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当前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在当前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不断增强的今天,开发并研究好民族地方文献对于弘扬民族的精神及满足现代开放社会中的民族信息,甚至说是振兴民族的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对民族地方文献的认知

  民族文献是少数民族的文字、语言、历史、伦理及宗教等各个方面的总称,从另一个层面上讲,民族地方文献也就是指研究和记载除了汉族之外其他各个少数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综合载体,它主要涵盖了包括汉字及少数民族文字、简易图形或符号文字等形式记载的文献。[1]

  民族地方文献具有鲜明的特征性,首先,民族地方文献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一般而言,民族地方文献大多散布于民间,聚集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及风格、风俗,是本民族特色文化的鲜明体现;其次,民族地方文献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在各个民族的聚居的地区,一般都会含有本民族文化的文献综述,在自治区或自治州这种地方,大多都会有区域性的地方文献记录;第三,民族地方文献形式具有多样性。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少数民族内部都有自身的文字记录形式,一般都是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有的甚至会用图形符号等形式记载;第四,民族地方文献内容的广泛性。对于文献本身而言,它是一种记载历史文化的载体,但对于民族地方文献而言,它所涉及的内容具有深刻的广泛性,涵盖了本民族地方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等。

  民族地方文献是地方文献的瑰宝,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无限的文化资源。对于民族地方文献的研究与交流这种形式,在推动地区之间经济的发展及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民族之间交流与借鉴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会促进本民族地区的发展,对于全民族的繁荣与进步都有积极地意义。

  二、对民族地方文献研究与交流的紧迫性

  (一)民族地方文献的现状

  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少数民族在我国的聚居状态呈现出了纷繁复杂的状态,甚至在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形态方面有着较为特殊的意义。“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导致了各民族的间的分散状态,同时,各民族之间也有着差异性色彩,这种差异性在民族间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特色,伴随着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发展,民族之间的文化渗透现象已较为严重,同时民族文化也变得更加复杂。与此同时,现在许多的民族利用了自己本民族的各种优势,先后对本民族的地方文献进行了修正,甚至有的建立起了专门的文献资源数据库,比如内蒙古图书馆编制的蒙文文献机读目录数据库,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数目数据库,它填补了我国蒙文书目数据库方面的空白。但是作为我国这样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族的文献资源较为分散,以及有些少数民族文字在计算机上还没其字库,加之本来的文献收集难度极大,也未有形成较为完备的文献资源收集机制,同时也缺乏文献的统筹规划与布局,因此,在资源的建设方面有着严重的滞后性。另现存的民族地方文献也因民族之间的文化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形成了不同层面的缺失,加之保护意识的缺乏更会导致其流失不遗。总的来说,民族地方文献的研究工作仍处于发展阶段,其研究体系尚不成熟。但是,民族地方文献的发掘与研究工作在发展地方旅游经济、开发地方旅游文化、传承地方文明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价值与魅力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聚焦于此。所以,在更大程度上加强民族地方文献的交流与研究对发展民族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更是振兴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族地方文献研究与交流的途径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