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乾隆朝汉军旗武职官员研究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1-13 11:5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宋夏
分享到:

 

  [摘 要]从皇太极建立汉军八旗伊始,汉军旗武职官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活跃在清朝的政治舞台之上。他们经历了入关前在军事活动中的重用,清前期在地方治理中受统治者的倚重。到了清中期,在统治者鼓励旗人以军功显达,为了旗人生计不断扩充汉军旗编制的背景下,汉军旗武职官员却呈现出逐渐衰退的迹象,越来越多的汉军旗人选择竞争日益激烈的文职出仕而非武职,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汉军旗人的汉人特点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乾隆朝;汉军旗;武职官员

  汉军旗官员在清朝是一个特殊的官员群体,他们既是汉人,又具有旗人身份,特别是隶属于汉军旗的武职官员,在清朝前期得到了重用,并屡立战功,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在清朝统治日趋稳定之后,八旗兵开始出现荒废骑射的现象,而又以汉军旗最为严重。

  自康熙帝始,至乾隆帝,每一位统治者都为维持旗人“骑射”本性做出了诸多努力,康熙朝时期,设置专门的八旗官学,教授清语;至雍正朝,雍正帝对于汉军好逸恶劳、沉迷赌博等习气进行了严厉的整顿。与此同时,为了解决满洲旗人的生计问题,开始裁汉军专缺补满缺,并有意缩减汉军文职专缺,认为汉军旗人应多在武职上下功夫,而不是专注于文职出仕。另一方面,多次扩充汉军旗兵额,一是期望汉军旗能够多出武职人才,二是以此解决汉军旗人的生计问题。但是由于汉军旗人对武职缺乏热衷,军队中人才匮乏,高级将领多由满洲旗人填补,这不仅没有达到雍正帝解决汉军旗人生计的目的,同时也导致了汉军旗武职官员群体的缩减与衰退。

  至乾隆朝,乾隆帝延续了康熙帝与雍正帝整顿汉军旗的主要思想,在旗人人口迅速增加,生计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进行了汉军出旗、京旗移垦等重大措施。并继续不遗余力的鼓励骑射、发扬清语。而此时的汉军旗武职官员又呈现出什么特征,则是本文要进行分析的重点。

  一、 乾隆朝汉军旗武职官员的总体概况

  据《清代官员履历表》中档案统计,乾隆朝隶属于汉军旗的官员共305人,其中武职官员83人。

  (一)入仕途径以及任职情况

  1、武举

  由武举入仕的武职官员共有45人,其中武进士35人。武进士中,授正三品头等侍卫、参将7人,授正四品都司、二等侍卫5人,授正五品守备、三等侍卫15人,授正六品蓝翎侍卫8人。官至从一品提督者2人,总督、副都统7人,銮仪卫銮仪使1人,副将10人,参将4人,头等侍卫1人,游击、参领5人,都司2人,守备1人,骁骑校1人。可以看出由武进士入仕的武职官员,官位起点较高,获得正三品以上官阶的官员占总数的71.4%。由武举出仕的官员,正三品官员比例为50%,而起点多为正五品守备。

  2、 行伍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