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洛蒂小说中的异域情调和女主人公形象的契合(3)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2-03 11:3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李少卿
分享到:

 


  离开伊斯坦布尔,失去阿姬雅黛还是加入土耳其国籍和她生活在一起,洛蒂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留在这里,入其国籍是这段感情得以继续的唯一可能,只有这样这对情侣真正的结合才能守护他们的爱情。洛蒂很难抉择:“抛弃他的祖国,抛弃他的姓名,这比想象中要难的多,如果我一生都不得不留在斯坦布尔,我还会像现在这样这么爱它吗?”

  每部小说中,爱人都会为洛蒂举办离别聚会,在《菊子夫人》中只是一个简单的茶会,在《洛蒂的婚礼》中是在女王府邸的舞会。而离开斯坦布尔,洛蒂经历了两次离别聚会,一个是阿姬雅黛举办的,向爱情告别,另一个是仆人阿士买举办的,向土耳其告别,我们注意到,这两次宴会都伴随着刺耳的音乐声和让人痴傻的大烟筒,最后以流血事件的发生打断。阿姬雅黛用手捏碎了茶杯,伤到了自己,阿士买疯狂跳舞打碎了咖啡杯,双手流血不止。为什么会这样呢?好像只能通过流出的鲜血来表达他们的痛苦、不舍和挽留,同时也预示了故事的悲剧性结尾。

  洛蒂经常回到土耳其,而且一生中都热爱着这片土地,如同一生中都爱着阿姬雅黛,之后他讲她的墓碑偷回了法国,一直保留在罗什福市的家中。

  在这三部小说中,洛蒂用这三位女性以拟人的方式来代表体现她们的国家,她们的外貌和性格同样也体现着她们所居住的国家的风景和特点,洛蒂对她们的感情和对她们的国家的感情也是契合的,所以女性角色不仅是情节发展的主线,而且也是一个国家、地区异域情调最形象的体现,看到她们,我们就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植被、气候、氛围,同样也是她们,向洛蒂打开了他一直想逃去的“别处”之门。

  参考文献

  1.QUELLA-VILLEGER. Alain. Pierre Loti, le pèlerin de la planète, Editons Aubéron,2005.

  2.桂裕芳编选.洛蒂精选集[M]编选者序.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7.

  3.马利红.中国形象的书写转向——从洛蒂《北京最后的日子》的异国情调说起[J].法国研究:2006, 3:19.

  4.熊芬兰.从租妻看《菊子夫人》的身体观[J].安徽文学:2011,3:38.

  5.JournalIntime,Paris,Calmann-Lévy, 1929.

  6.Le Mariage de Pierre Loti, Paris, Calmann-Lévy, 1936.

  7.Madame Chrysanthème, Paris, Calmann-Lévy,1947.

  8.Le roman d’un enfant, Flammarion, 1988.

  9.Aziyadé suivi de Fant? me d’Orient, Folio Gallimard, 199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