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烛照下的新感觉派小说的男性形象
推介语
论文作者理论与知识基础坚实,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论文从一个新的角度进行选题,对新感觉派作品人物的传统性进行挖掘,旨在揭示传统内蕴对于新感觉派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渗透与影响。论文观点新颖、材料充分,观点与材料相统一;其中,论述层次清晰,紧扣文本分析论述,也使文章有可读感。论文在民族传统文化对新感觉派作品人物塑造的影响这一方面做出准确的表述,有一定新意,对深入拓展现代文学研究有一定意义。
——王卫平(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摘 要:新感觉派作家在作品中塑造的男性形象处于社会的不同阶层,也正是这些处在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物有机构成了新感觉派作家笔下的都会世界。这些人物生活在都会中受到现代文化的浸染,以一种都会的生活样式生存,在言行中流露出迥异于乡村居民的特征。但从总体来说,新感觉派作家在作品中塑造的男性形象,无论其外表与行为特征如何被都市特征所掩盖,其骨子里依然充满了中国传统特性。
关键词:新感觉派 男性形象 传统 都会 儒家文化
在新感觉派作家的作品中,男性形象极具传统色彩。一方面,新感觉派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在举手投足间都渗透着儒家的传统文化气质。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众多方面,而儒家文化向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对于人们的家族观念、孝悌观念与讲究人际和谐的观念有深远的影响。“由于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伦理道德规范不仅是处理家族内部和社会人际关系的原则,同时也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普遍原则。人们从一出世开始,就被包裹在伦理道德规范的社会网中,受到伦理文化的熏陶,这样,传统价值观念中的最主要原则——伦理中心主义原则,就在文化的传播和社会规范中作为人们不可选择的意识形态而被接受。”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家族、孝悌与人际和谐的观念主要依靠“正名”来实现。孔子认为,建立一个有良好秩序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是实行“正名”,即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在这个秩序中,每一个名都有一定的含义,有一定的本质,所有事物同样应当与这种理想的本质相关。因此,“在社会关系中,每一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与义务。”这是“正名”学说的基本含义。
而对于新感觉派笔下的男性而言,尽管思想中的儒家文化已不如以往根深蒂固,但却依然保留着儒家传统文化中的“正名”传统。伴随着新文化思潮的传播与发展,传统的封建大家族模式已经逐渐被小家庭一夫一妻的模式取代。这种家庭模式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男性作为“子”的责任感,动摇了儒家“正名”的稳定性。但此时男性行为中,依然存在着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源于对妻子的重视,即在小家庭中,履行“夫”本身的责任与义务,继续遵循着“正名”的原则。
在《蝴蝶夫人》中,李博士在与太太成婚后,尽管发现自己“陪伴太太的趣味远不如研究一枚最普通的蝴蝶”,并发现自己的太太并非是自己的知己,她个性浅薄,只会花钱,追求享乐,但他依然想尽办法满足妻子的要求。甚至在发现她公然依偎在陈君哲身边交欢谈话后,依然选择将失落的心情寄托在对蝴蝶的研究中,而不去打破家庭现有的宁静与稳定。在《残秋的下弦月》中,妻子久病在床,患着心脏怔忡症、胃不消化、发热、偏头风等种种可憎的病症,但丈夫始终对病床上的妻子给予无微不至的照料——除了每日必要外出工作外,从下午回家到午夜睡觉,都会在卧室里陪伴着妻子,独自咽下冷清凄凉的苦果,也不将妻子抛弃,去重新组建一个温暖的家庭。在《偷面包的面包师》中,男人宁愿冒着被开除的危险,也要让妻儿、母亲品尝到面包的味道。由此可见,在作品中,无论男性处在社会的何种阶层、从事何种职业,其行为中都体现了男性应有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正名”这一儒家思想已深植于男性脑海中,并在日常行为中体现出来。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谢老师联系QQ:
646779424(普刊)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更多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