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遗留与发展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2-08 20:5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田春艳
分享到:

 

  摘 要:作为一种文化遗留,原始灵魂信仰在《聊斋志异》鬼小说中客观存在,并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原始灵魂信仰不仅是了解原始文化的鲜活文献,也是深入研究《聊斋志异》鬼小说的文化起点。
 
  关键词:《聊斋志异》鬼小说 原始灵魂信仰 遗留 进化
 
   在《原始文化》中,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泰勒指出:“在那些帮助我们按迹探求世界文明的实际进程的证据中,有一广泛的事实阶梯。”这些事实,如仪式、习俗、观点等,会从一个初级文化阶段转移到另一个较晚的阶段,可以被称之为文化“遗留(survival)”。《聊斋志异》鬼小说是“谈鬼论鬼”之作,原始灵魂信仰的文化遗留在小说中客观存在,且意义非凡。一方面,原始灵魂信仰是“初级文化阶段的生动的见证或活的文献”。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深入研究《聊斋志异》鬼小说文化内涵的起点。
 
   一、原始灵魂信仰在《聊斋志异》鬼小说中的“遗留”
 
   原始人相信“万物有灵”,一切存在物都有灵魂。对于人而言,亦是如此。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由于知识的欠缺,原始人认为思想和感觉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相信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也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
 
   1.灵魂不灭、人死为鬼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人死后要入土为安,让灵魂有个归宿,因此,也就有了“鬼”的诞生。《说文解字》曰:“人所归为鬼。”《尔雅·释言》曰:“鬼之为言归也。”归、鬼两字为同音互训。《礼记·祭义》亦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在整部《聊斋志异》小说集中,写鬼之作约占四分之一。小说直接以鬼命名的有《咬鬼》《鬼哭》《庙鬼》《谕鬼》《泥鬼》《棋鬼》《捉鬼射狐》《饿鬼》《鬼津》《鬼令》《役鬼》《鬼妻》《黑鬼》《鬼隶》等。蒲松龄运用这种原始灵魂信仰,给了鬼和人的灵魂以无拘无束的活动空间,为《聊斋志异》鬼小说构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2.灵魂致梦 原始人相信,灵魂是可以脱离肉体而四处游走的。当自身的灵魂离体远游或他人灵魂来访时,就产生了梦。当灵魂回归肉体,便是梦醒时分。对此,王充在《论衡》中谈道:“人之梦也,占者谓之魂行。”“魂行”时,便可以遇见不同的人或物,也可以到达不同的地点,如进入冥界或他人居所。
 
   在《聊斋志异》鬼小说中,表现自身灵魂离体而致梦的小说有《阿宝》《雷曹》《连琐》《伍秋月》等。另外一些小说中则有他人灵魂前来拜访而致梦的述说,如《王六郎》《梦别》《四十千》《珠儿》《鲁公女》《章阿端》《陈锡九》《陆判》等。较为典型的是《王六郎》,王六郎鬼魂被授为招远县邬镇土地后,好友许生力排众议前去探望。王六郎感于许生情谊,又怜其困顿,便入众人梦中,称“淄川许友当即来,可助一资斧”。许生致谢后,夜梦少年前来曰:“居人薄有所赠,聊酬夙好。归如有期,尚当走送。”待许生归日,众人果然“争来致赆”,许生“馈遗盈橐”而返。“魂若有灵当入梦”,“灵魂致梦”成为《聊斋志异》鬼小说故事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3.灵魂致病 与梦的产生类似,原始人相信,自身灵魂离体或他人灵魂来访不仅会导致梦境出现,严重的还会导致疾病。在《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中,泰勒写道:原始人对昏厥和昏睡病的理解是“灵魂暂时离开了肉体”,身体的虚弱和萎靡也是由于“灵魂或部分灵魂出壳”。另外,一些病人的谵言呓语也会“使人想到他身上有不属于他的灵魂”。原始人相信自身灵魂出窍会致人生病。《梅女》中,展孝廉女虽然相貌极好,但是患上一种怪病,经常“舌出唇外,类犬喘日”,其病因就是魂灵出体。《席方平》中,因为父亲冤死,席方平不复言语,如痴如癫,“盖魂已离舍矣”。对于因别人的灵魂附体导致的病症,《庙鬼》和《泥鬼》亦都有描述:新城诸生王启后病颠,是因为庙鬼作祟;唐太史患上暴病,初时不语,继而躁叫不休,原来是因为其暗中抉取了寺中泥鬼的琉璃眼珠,故泥鬼附体而病之。
 
   二、原始灵魂信仰在《聊斋志异》鬼小说中的“发展”
 
   综上可见,原始灵魂信仰在《聊斋志异》鬼小说中处处“遗留”。但这种“遗留”并非简单的再现,而是在蒲松龄笔下,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1.聊斋志异,因“人”写“鬼” 法国史学家、文学评论家丹纳认为:艺术与模仿有关,但绝对正确的模仿未必产生最美的作品。蒲松龄运用原始灵魂信仰,创作出了大量异事奇文。但,纵观百余篇鬼小说,皆是为了人而写“鬼”之作,这是对原始灵魂信仰的最大创新和发展,也使《聊斋志异》鬼小说具有了更厚重的文化内涵。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