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美学概念的世界表达(2)
三
第二个例子是“婉约”概念。婉约,是词在其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最重要的美学风格。“婉约”一词,词话中最早见于建炎二年(1128)许豈頁所撰并自序之《彦周诗话》:“近时僧洪觉范颇能诗,……又善作小词,情思婉约,似少游。”明张綖将“婉约”与“豪放”对举,清代以来,词论家开始普遍使用“婉约”这一术语。
婉约,可拆分为“婉”和“约”两个含义,“婉”具有女性美的特点,“约”有约束、克制之义,因而婉约在英文中被翻译为graceful and restrained。然而,虽然这种翻译能够充分表达婉约的含义,但我们很难把graceful and restrained作为一个完整的美学概念来理解,因而,经过译介后的婉约失去了它最初的身份,即作为一种美学风格。针对这一问题,有以下两种解决方式。
其一,与英语文学对接,将“婉约”翻译为euphemism。euphemism有婉转(宛转)之义,在西方文论中,euphemism是一种修辞方式,英语中的euphemism相当于德语中的der Euphemismus。《Collins German Dictionary科林斯徳英 英德词典》对der Euphemism的解释是substitution of a milder or socially acceptable word or phrase for one that is harsher or more unpleasant,这一解释充分阐释了euphemism作为一种修辞(美学)概念的用法,而milder(较温和的)包含了宛转与克制之义。euphemism最简明的用法是“Pass away” is a euphemism for “die”。在英国玄学派诗人亨利·沃恩(Henry Vaughan)的悼亡诗中,悲情是有节制的,死亡蕴含在一系列的想象之中。如他所说,“死亡是空鸟窝,是锁在墓中的星,他们都去了光的世界。”④在英语文学中,“婉约”概念与“玄学派诗人”(Metarphysical Poets)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玄学派的特点是通过想象图画、陌生、神秘性的语言甚至强行联系来传达观念,极尽曲折之能事。十七世纪的玄学派抒情诗,值得一提的是埃德蒙·沃勒(Edmund Waller),他的名诗《去吧,可爱的玫瑰》⑤以语言的流畅柔美著称。这首诗将心爱的人比喻成玫瑰,却不说“我”多么爱这玫瑰,而是说自然美稍纵即逝,无以永世长存,如果“她”不接受“我”的爱,幽闭自己,只能跟这玫瑰一样黯淡,枯萎。作者的抒情对象不只是“她”(lovely rose),还有美好而又短暂的时光(sweet and fair)(fair意指美丽的事物),表达衷情而不直露。值得注意的还有诗歌的结构跟韵律,中间两节句式完全一样,并使用工整的偶句,一、三句用一个韵脚,二、四、五句也押韵。这首抒情诗在内容跟形式上,都可以称得上是“婉约”的典范了。
附《去吧,可爱的玫瑰》二、三两节:
Tell her that’s young,
And shuns to have her graces spied,
That hadst thou sprung,
In deserts where no men abide,
Thou must have uncommended died.
Small is the worth
Of beauty from the light retired,
Bid her come forth,
Suffer herself to be desired,
And not blush so to be admired.
其二,与德语文学对接,将“婉约”翻译为süβer Friede。süβer Friede一词出自歌德的诗歌《漫游者的夜歌》。歌德的这首诗歌创作于德国古典时期。1786年,歌德从魏玛出发,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意大利之游。在这期间,歌德欣赏了古代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雄伟建筑与纪念碑,钻研了古代艺术,并接受了温克尔曼对于古代艺术的理解,即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自此以后,歌德的创作失却了狂飙突进时期的情感炽烈,而表现为感情的高尚与自我克制,追求宁静与和谐之美。因此可以把歌德的意大利之游作为德国文学古典时期的开端。歌德在这一时期追求牧歌式的甘美与平和,这种创作心理与“婉约”概念有诸多相通之处。回到süβer Friede这一概念本身,钱春绮先生将“süβer Friede”译为“甘美的和平”⑥,süβ本义是甜的,引申为甜美,甘美,(er为形容词词尾,不做分析),对应了“婉约”的表现形式,对美好事物(女性)的描写与赞颂;der Friede,宁静,和平之义,对应了“婉约”的表达效果,感情如细水一般绵长而有节制。
以上两种解决方式说明,中国传统美学概念的世界表达并非只是将我们的概念准确地传达出去这么简单,让西方世界接受我们的传统美学概念需要找寻恰当的方式方法,其中之一,便是与他们的文化,他们的文学艺术传统有效地对接。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他们对于我们文化的认同感。
四
另外,生命(人生)观念也可作为中国传统美学概念寻求世界表达的重要途径。以“气”为例。“气,云气也。”⑦庄子《逍遥游》中有“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说的便是“气”。孟子提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将“气”的概念人格化,道德化。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也。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这就将“气”与“义”,与“道”联系起来,物质性的“气”由精神性的“义”的集结凝聚而产生。《礼记·乐记》中将“气”与“义”对举:“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其实,道德的凝聚彰显的是生命的力量,“浩然之气”不单只是一个理性的道德范畴,而且还同时具有感性的品德。⑧很多中国传统的美学概念都可以还原国人对于人生,对于生命的基本观念,事实上,这种观念具有普世性,生命感性与道德理性也是西方哲学经久不衰的一个命题。柏拉图提出把诗人赶出理想国,哲学的地位一直高于文学,理性凌驾于感性之上是中西方文化共有的特点。不同的是,在中国,义气观的形成是个人的自身修养上升为民族品格的过程;而在西方,“上帝”无论是作为“实在”还是“唯名”都深深影响着西方人的思维,这就使得道德理性始终以先验的方式统摄个人的生命经验。这种异中之同,同中之异无疑打通了中国传统美学概念的对外通道,也符合求同存异这一基本的中西文化交际观。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