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舞台灯光设计疆域拓展遐思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1-15 15:1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贤骥清
分享到:

 

  【摘要】现代西方,众多国家和地区兴起了举办灯光节的热潮,中国的北京、广州等城市业已加入这一潮流。在此背景下,探赜东西方古代灯火节日的历史传统,梳理现代灯光节日的样式流程,归纳现代灯光节日活动的舞台性特征,对于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精粹,挖掘历史民俗宝藏,镜鉴现代灯光节创意设计,拓展舞台灯光设计专业疆域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灯光节;节庆演艺;灯光;灯火;舞台灯光;舞台性

  [中图分类号]J8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光与火,自人类远古时代即被视为一种可以沟通神与人的神奇介质,西方希腊神话和圣经典籍中常见光与火的崇拜传说和典故。人类走出远古之后,虽然没有了原始时代礼拜光明的隆重祭祀场面,但不同民族文化、各种文化载体中依然保留着礼赞光与火的伟大精神,这一原始精神在古代灯火节日和现代灯光节中得以延续和体现。

  古代灯火节和现代灯光节日活动,往往带有舞台活动的行动特征,具有很强的舞台性。所谓舞台性,本文是指灯光节日活动中呈现出舞台化的演出内容、形式和特点,具备了舞台演出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具体可以理解为“剧场性”。“舞台性”这一概念,首先见于歌德《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一文中:“正确地说,只有对于视觉同时也具有象征意义的事情,才能有舞台性。”(1)歌德所说的“舞台性”,简言之,是舞台艺术对文学艺术所进行的可视化、形象化、直观化。现代意义上的“舞台性”(2)概念,在此内涵基础上扩展出演出活动的现场性、互动性和预演性等意义外延。

  现代西方欧美、亚洲和国内部分城市,譬如法国里昂、德国柏林、英国伦敦和亚洲的日本东京、札幌、新加坡等国家城市都兴起了灯光节热潮,国内的北京、广州等地也紧跟效仿,上海虽然没有灯光节,但是连续举办两年的上海外滩灯光秀,也具有了灯光节的雏形。实际上,考察东西方历史会发现,灯光节并非现代人首创,而是古已有之,这一传统同人类向往光明、渴望温暖的心理需求和灯火的原始崇拜精神有关。深入细究又会发现,无论古今还是中外,灯火节日中都离不开演艺活动,灯火节日往往是“灯光搭台,演艺唱戏”,反映出演艺活动与灯光节的内在姻缘关系。本文从演艺的视阈考察灯火节日历史,以灯火节日为例思考舞台灯光设计疆域命题,概略考察东西方灯光节日的起源,节面式的介绍现代灯光节活动形式,思考现代灯光节的举办方式和手段,畅想戏剧演艺舞台灯光设计的专业领域拓展。

  一、古代灯火节起源与现代灯光节略览

  1.古代灯光节起源

  古代文化中,东西方均有举行灯火节日的传统和习惯。灯光节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被称为“光的节日”和“光的庆典”(FestivalofLightsorCelebrationofLight)(3),欧洲有史可稽的灯火节日记载始自17世纪,法国里昂灯光节称为FêtedesLumières(法语),LyonFestivalofLights(英语),FestadellelucidiLione(意大利语),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有人文气息的灯光节”(4),是西方现代灯光节的起源。1643年,里昂城发生鼠疫,人们祈求圣母保护,不久鼠疫消失。为表达对圣母玛利亚的感恩,里昂人重建大教堂钟楼,1852年完工后,原定9月8日(圣母诞生日)举办圣母玛利亚镀金铜雕像落成典礼,因为索恩(Sa?ne)河水泛滥而推迟到12月8日的纯洁圣母日举行。12月8日的特大暴雨终于在傍晚时停止,兴奋的里昂人在窗前点亮烛光,走上街头载歌载舞,满城烛光持续到次日天明。自此,12月8日成为里昂“灯光节”的开始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世界著名的节日。

  在犹太教中,灯火节被称为哈努卡节(Hanukkah)(5),也叫做光明节、光复节、净殿节、烛光节或灯节等。该节的起源有两种传说:一说认为,公元前2世纪犹太人因反对在耶路撒冷犹太教神殿中供奉希腊神像而起义,为纪念神殿光复举行灯火庆祝。另一说认为,公元165年犹太人从叙利亚塞琉古王朝国王安条克四世手上夺回耶路撒冷,并重新将耶路撒冷第二圣殿献给上帝,燃点灯火作为“再献圣殿”的纪念。现代的哈努卡节举行时间,是犹太历12月25日之后的八天时间(公历12月4—12日),犹太人在会堂和家庭内点燃九杈灯台,寓意回顾犹太祖先的胜利与光荣。

  东方文化中,印度、泰国、塔吉克族和中国的汉族、藏族及众多少数民族都有灯火节传统。印度的灯节,称为迪瓦里节(Diwali),也叫排灯节、万灯节、火明节。10中旬至11月中旬,家家户户点亮蜡烛或油灯,寄寓“以光明驱走黑暗,以善良战胜邪恶”的美好祈愿。泰国的灯节,称“水灯节”(6)(LoyKraThong),泰语Loy是“浮”的意思,Krathong是“水灯”,所以又称“放水灯节”或“放河灯节”。泰国水灯节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有“素可泰王朝说”、“暹罗公主说”和“答谢水神(MaeKongka)说”(7)等几种起源传说,均包含有水灯节酬神祛病的心愿。现代泰国,完整保留了每年泰历12月15日夜晚(公历11月),依例放河灯、飘水灯的习俗活动,其中的泰国清迈水灯节已经成为泰国非常重要的节庆活动。此外,东南亚的印度、缅甸、越南等国亦有此习俗。

  塔吉克族灯节,称为“巴罗提阿依”(8)或“皮里克”(9),意即“灯”或“灯蕊”。时间在伊斯兰教历8月(巴拉提)14、15两日,故又称“八月节”。塔吉克族灯节与拜火教信仰有关,作为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拜火教极其赞美、膜拜火,认为火具有灵魂,人通过仪式可以与火沟通,火可以为人驱除灾祸、带来幸福。八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按自家人口数制做小灯烛,节前一天傍晚,家人聚餐时按照年龄举行插点酥油灯仪式,油灯燃旺后,每人双手在火焰上烘烤一下并做“都瓦”,祈祷安拉保佑。傍晚饭后,使用“卡乌日”草做成特大的火把,蘸酥油或羊油点燃,绑在木杆插上房顶,名叫“天灯”,然后全家人肃立房前,仰望火把祈祷。随后,房前点起驱鬼火堆,众人围绕篝火欢乐跳跃,通宵达旦。节后第二天,点燃三、五支酥油灯和一种招魂灯,举行扫墓仪式。

  中国古代灯火节日传统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彝、白、纳西、哈尼、傈僳、拉祜等少数民族中的传统“火把节”。据华夫主编《中国古代名物大典》推测,火把节源于原始时代的祭火及祈祀丰收习俗,由古彝族“星回节”演化而来,每年农历夏天6月24日或25日晚,家家门前燃松木火把,歌舞宴饮,通宵达旦。今天的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仍保留此风俗。

  藏族地区也有灯火节日。一为“燃灯节”,藏语“葛登阿曲”,又称“五公节”,在藏历10月25日举行。为纪念藏传佛教改革家、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逝世,凡属该教派的大小寺庙、村寨牧民,这一天的寺院神坛、家中经堂会点酥油灯,以为纪念。“燃灯节”的日期小有差异,拉萨地区燃灯节是藏历10月20日举行,藏东康区(昌都和四川甘孜、阿坝一带)比拉萨晚5天,是藏历10月25日过燃灯节,内蒙及内地一些黄教地区,则在农历的10月25日举行“燃灯节”。燃灯节传统遍及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省区,格鲁派兴起后,藏传佛教的其他派别如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等信众也都过“燃灯节”。康定地区将“燃灯节”称之为“元根灯会”,是将当地盛产的一种元根(芜菁)中心剜空,插上灯蕊,倒入融酥,制成“元根灯”供佛,当地人又称“元根会”。藏族另一灯火节日,称为“酥油灯节”,藏语称为“坚阿曲巴”,意即“酥油花灯节”,也称“花灯节”,在藏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该节始于明永乐七年(即1409年),由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在拉萨创办传昭法会时,摆酥油花灯纪念释迦牟尼降伏邪魔日所创立。此后人们沿袭这一做法,藏历元月十五日入夜后则满街搭起花架,摆置彩色酥油捏成的神仙、人物、花木、鸟兽等塑像,点烧酥油灯进行祝福。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