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灯光设计疆域拓展遐思(3)
三、西方舞台灯光发展历程及其疆域拓展
舞台灯光设计是灯光照明艺术中的一个门类,相较于影视灯光、建筑灯光、展示灯光和环境艺术灯光等,舞台灯光往往被誉为灯光艺术王冠上的明珠。回顾舞台灯光发展历史和舞台灯光设计发展历程,有助于充分认识舞台灯光与灯光节的内在渊源和关联。
西方舞台灯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制宜戏剧”(11),这时的舞台照明巧妙的利用黎明、黄昏等自然天光表达戏剧情境中的光色气氛,可以说是自然天光舞台照明的时代。中世纪时期,舞台灯光开始运用松香、木炭粉等制造烟火效果,利用教堂彩色玻璃窗透射天光以营造非生活化的艺术光线,人为灯光设计的因素增多。文艺复兴时期,舞台灯光开始作为戏剧演出的一个元素独立存在,夜晚演出的舞台上普遍使用油灯、蜡烛、火把和“篝灯”(12)等火光源进行照明,从此舞台灯光进入火光源时代。17世纪前后,剧场普遍的安装蜡烛、油灯、枝形吊灯以及观众厅两侧和后墙柱子上的火把照亮剧场,采用舞台台口台唇区排置蜡烛、油灯等台口脚光照亮舞台,舞台灯光进入重点照明舞台和灯光造型的时代。这一时期,意大利的戏剧家利昂纳·迪·索米(LeonediSomi)记述了剧场灯光在观众后方设置光源可防止眩光的一些设置做法和照明的规律,被认为是论述舞台灯光最早的记载。此时英国的路德堡,利用半透明背景幕,在幕后悬挂灯具,做出月亮升起、火山爆发、山雨欲来以及四季区别,早、午、晚自然光度的不同的效果。文艺复兴后期,舞台灯光的重心从剧场转移到舞台上,开始注重灯光的造型功能和舞台光位,从台口脚光发展出了舞台顶光、舞台侧光等照明光位,发现了有色液体透射色光和云母材料反射彩光,发明了升降的金属圆筒蜡烛罩控制灯光明暗,促进了舞台光区、光色、光亮等灯光设计造型元素的丰富。
19世纪初,英国威廉·麦道克发明的瓦斯灯(煤气灯)被用于剧场,舞台光源和灯光亮度发生了革命,这种新型火光源以其高光效、强亮度、燃烧持续时间长和无需修剪灯芯等优点,大大提升了舞台照明的亮度和造型的力度。在此基础上,后来发展出通过煤气总管道和分管道阀门来控制灯光变化的系统,奠定了现代舞台灯光的树状控制理念。19世纪下半叶,德鲁蒙德“灰光灯”的发明,创造出有别于低色温火光源暖光的冷白光线效果,被用来制造太阳光和月光的照明效果。此后,透镜聚光技术与戴维爵士的“碳弧灯”光源的结合创造出的早期聚光灯,可以说是舞台灯具发展的里程碑,这一创造推动了舞台灯具进入光学运用时代。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光源白炽灯泡,舞台灯光进入电光源照明时代。灯光控制将树状控制原理用于电光源的变阻变压调光技术,促成此后一百多年来现代舞台灯光设计专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现代舞台灯光设计,主要是在设计理念上和灯光设备上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经过戈登·克雷、阿皮亚、贝拉斯库斯、沃博达等舞台灯光大师的探索,灯光设计的理念已经在照明、染色、亮暗等视觉造型功能的基础上创造出控制提示演区、组织戏剧时间空间、强化节奏划分段落、模拟自然环境气氛、抒发戏剧情绪情感、营造心理造型空间等多重戏剧功能。在戏剧功能性的基础上,现代舞台灯光还具有了“以光代景”的装饰性、动态变化的音乐性和“象外之形”的象征性等美学功能。灯光设备方面,舞台光源经过了热辐射光源、气体放电光源和LED光源三次电光源的技术革命,应用到舞台灯具上,先后发展出舞台常规灯、电脑灯、LED灯和数字灯等几大门类灯具,特别是伴随LED技术发展,灯光投影设备和灯光显示屏技术以及电脑灯与投影仪结合的数字灯诞生以来,舞台灯光技术的发展几乎是一日千里,具备了无限的可能性。
当代舞台灯光设计,已经需要拓展成为广义上的“大舞台灯光”概念。实际上,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舞台”演出的范畴,从来没有、也绝不会局限于戏剧和剧场。舞台灯光的本质是现场性的、作用于观众直接视觉欣赏的演出艺术照明。“大舞台灯光”设计的工作疆域,事实上早已经走出传统剧场和舞台,拓展到大型文体演艺活动、演播录播活动、演唱会活动、展览展示活动、实景山水演出秀灯光及露天建筑投影灯光秀等广阔领域。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现场性质的、与演出艺术相关的活动秀,其灯光照明都无法离开舞台灯光设计者的参与。现代演艺活动使得剧场和舞台的范畴大大拓展,舞台灯光设计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大舞台”时代。
结束语
在舞台灯光设备大发展和大舞台灯光设计疆域拓展的情况下,也产生了两种危险的艺术创作倾向:一种危险的倾向是舞台灯光创作被舞台灯光技术“绑架”,出现了“技术流”喧宾夺主的倾向,这种倾向往往束缚、僵化和掩盖了艺术的内容和本质;另一种倾向是固守小舞台灯光设计疆域,关门主义与堡垒观念,一方面不愿意开门接收新的艺术灯光设计门类进入舞台灯光设计领域,另一方面坚守戏剧灯光设计的堡垒之内进行深化和固化的工作,不愿走出门外探寻风景。破解舞台灯光专业发展的这两个问题,途径在于回归到戏剧和演艺本体,回归到剧场和舞台母体,一面回眸本民族、本地域的历史和文化的生活,一面张望国外同行、它行的灯光动向。
现代灯光节的窘境与发展困境,在于光污染、能源浪费和文化内涵的不足。具体而言,体现为活动举办过程中的活动形式模仿抄袭、单调单一,活动内容文化内涵不深及民族特色不足等问题。此外,现代灯光节的举办时间设计,也缺乏注意不同城市的时间错位,传统民俗文化延续和季节气候因素的考量。
前瞻未来,后顾历史,往往会有所启发。在舞台艺术照明需要突围、演艺灯光专业需要拓展,灯光秀与灯光节需要创新,艺术灯光、光效应艺术需要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探讨促进现代灯光节产业化的命题具有了现实价值。具体来说,现代灯光节的举办,在带动城市旅游经济,带动城市文化建设,带动城市夜景照明、带动演艺产业发展、带动照明产业发展以及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等方面都有直接意义。
反而观之,戏剧舞台灯光设计涉足现代灯光节,既是舞台灯光从剧场小舞台走入社会大天地,也是舞台灯光设计专业对于大戏剧观、大演艺观的实践和探索,这不仅不会将舞台灯光引入歧途,只会让舞台灯光设计专业的疆域和发展路途更宽更坦。总而言之,用舞台灯光丰富现代灯光节的价值与意义,既有拉动相关经济产业的经济价值,又有繁荣文化产业的文化价值,同时还有丰富大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价值。
注释:
(1)歌德:《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参见《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1—292页。
(2)姚文放:李渔与歌德关于戏剧舞台性的论述之比较,《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2期,总第91期,第132—133页。
(3)参见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Festival_of_Lights。
(4)参见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2/12/c_111237700.htm。
(5)纪念公元前2世纪犹太人针对希腊-叙利亚王国发动的反对在耶路撒冷的犹太教神殿中供奉希腊神像的起义。节日期间人们每天要燃放一种特制的大型枝状烛台,犹太人家和犹太教会堂都要摆上九杈灯台节日的第一天点燃一只,以后每天增加一只,直到第8天全部点亮。最高的一杈或者是中间的一枝称为“shamash”,意为“仆人”,专门用于点亮其它蜡烛。最初的意义是纪念犹太历史上著名的玛喀比起义持续8天,人们每天都要在烛台上点燃一支蜡烛以示纪念,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节日。
(6)参见百度百科:水灯节,网址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295934.htm。
(7)“素可泰王朝说”相传八百多年前的素可泰王朝时代,在泰历十二月十五日月圆时节庆祝“灯节”,全城大放烟花,全民游河嬉水。皇室中有位贵妃为表达对佛祖和河神的感谢之情,就用香蕉叶折成莲花形灯船,点上香烛,放在水里,十分好看,国王后下令全民以此水灯为范例,形成泰历十二月十五日的水灯节;二说源于“暹罗公主”,相传暹罗一位体弱的公主,受佛祖启示,以佛历的十二月十一日月圆之夜,把自己的指甲碎和头发,放在一个莲花形的灯座里,点上蜡烛,入放河中,祛病消灾。这一传说流散开来,发展成水灯节;三说“答谢水神MaeKongka”,制造荷花型水灯,并在灯内焚香点烛,供祭米饭、米酒和钱币,然后放到河面上供奉水神。
(8)参见百度百科:灯节词条,网址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393534.htm。
(9)参见百度百科:“皮里克”词条,网址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1211522.htm。
(10)小愚:《科视闪耀里昂灯光节》,中国投影网投影机资讯,网址链接:http://www.ty360.com/2011/3/2011_7_39434.htm。
(11)金长烈:《舞台灯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2页。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