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印版画的印痕物语
摘要:水印版画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萌芽产生、普及发展、开创高峰、近代颓败直到形成现代新型的创作水印木刻几个历史阶段。其艺术语言渗透着东方绘画的神韵。本文对中国传统水印版画艺术特质进行了追溯,详细讨论了水印木刻的主要艺术特色,并通过对水印版画创作流程的独特技法的研究,展现了水印木刻的印痕之美。我们应对本民族固有的灵魂表征和血脉标识进行梳理与再认识,使珍贵的文化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从中拓展出既有现代文化含量,又与当代人文精神契合的艺术新形象。
关键词:水印木刻;水印版画;印痕
中图分类号:J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179-01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模仿自然的事情不过是巧戏法而已,艺术不过是对真理进行二次模仿的巧戏”。很多人对水印版画的理解也正如柏拉图对艺术的理解,只停留在肤浅的层次。把水印木刻与国画等同起来,认为水印版画是对国画的复制。事实上,水印版画和浓淡墨的结缘,始自用水印版画的形式对国画进行复制。中国水印木刻自从迎来创作版画的新生,其墨色与印痕的体现才真正摆脱了仿制国画的羁绊,成为水印木刻版画艺术创作的语言和精神载体。水印版画的那种清新滋润、淋漓变幻的水墨情趣与写意国画既有互通之处,又不失为版画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水印版画运用水,运用色,为的是再现版上的版痕美感。
一、水印版画的历史追溯
水印木刻是中国版画印刷技巧的其中一种,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代《金刚经》扉页画《说法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幅版画。水印木刻是各版种之中最具东方艺术特色的版画形式,它在唐代就已流行了。刚开始为单色印刷,五代时才出现彩色印刷。我国水印木刻在国际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日本吸取中国水印套色方法,并受到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中的技法和题材影响,为日本的“浮世绘”的形成奠定了内容与形式的基础。
我国现今的水印木刻,是在古代传统木板水印的基础上从民间木版年画、中国画等民族艺术中吸取营养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水印木刻的形式,吸收了我国民族绘画的精髓,它重结构,长于运用干湿、浓淡、虚实的对比与谐调,去表现丰富多彩的物象,使画面水色淋漓具有装饰性的效果。它的这种民族艺术风格,是其明显区别于其它国家版画种类的一个标志,给世界文化宝库创造了珍贵的版画遗产。北京的荣宝斋是中国传统水印木版画的一个中心,复制过从唐至清的每一个时期典型作品近无数幅,使水印木版画在仿制国画这一画种技巧上达到了一个高峰。
二、水印木刻的艺术特色
水印木刻在艺术上是刀与笔的结合,线与染的渗透,画与印互相转化,水的转化与纸生发而显滋润尔雅。笔上采用工笔画的线,写意画的渲染。材料上使用中国的纸、笔、墨、色等。但它又不同于用笔画出来的中国画,它是通过刻制和印刷来体现自己的特点。其艺术语言渗透着东方绘画的韵味,它的特殊艺术趣味、清新滋润、水味韵美、及艺术表现力是其他版种所不能代替的。
水印木刻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水味、木味、刀味和印味。
水味顾名思义是指滋润,以其使用的材料媒介来彰显与发挥水的作用在印痕中产生湿润、渗化、浑染等变化,取得唯水印木刻独有的特殊艺术效果和艺术趣味。
木味主要表现在选材上。材料的选用在于使版材适用于接近某种肌理的形态,使作品也有了材料的特质。如一般常用的木纹肌理表现水纹行云等的方法,使画面呈现出抽象的性质。因为材料的肌理大都是非人工而成,所以产生的纹理给人一种天然有趣的妙想。
木刻版画以刀代笔,操刀向木所形成的刀痕效果即刀味。它不仅在水印木刻中有所要求,也是整个版画中所不能缺少的。刀味是版画中特有的,它的作用如同中国画的“骨法用笔”,比较常见的有排刀法。刀法集中体现在对线的刻画表现上,线的轻、重、粗、柔,回环折转,或绵绵不绝或紧劲有力,在作品中都有出色的表现。与油印木刻版画里面明确、硬朗的刀痕效果不同,水印木刻版画创作把刀与水相结合,使得水印版画产生明快而又沉稳的艺术效果,这些都体现了水印木刻版画艺术的独特东方特质。
水印木刻中,“水”的重要作用还反映到“印”字上,如何用“水”,怎样恰到好处地发挥水的作用,都离不开“印”。印味是从精神内涵和艺术语言上最能体现水印木刻东方绘画艺术和水墨韵味的特质。水印木刻对拓印的特殊要求,与其他形式的版画对拓印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作者必须严格把控板、纸、绘和水之间微妙的关系,还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干湿情况。水印木刻的拓印技法,运用了我国传统木版水印的技法,吸收中国画水墨技巧在用水、用墨、用笔上的丰富经验,再融合现代创作版画的新意,加上版画家的个人创造,就产生了奥妙无穷的效果。水的痕迹是“水印木刻”的“印味”灵魂,也是魅力所在。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