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论水印版画的印痕物语(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2-12 16:1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李晓夏
分享到:

 

  三、水印木刻的印痕之美

  印痕是版画区别与其他画种的显著特征,不同版种所表现出来的印痕也各不一样。印痕的出现有人为制作也有板材天然的效果。在水印木刻中,印痕之美通过艺术家的制作过程体现得淋漓尽致,做到画面与木板纹理的巧妙结合,使画面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由于水印木刻所使用的工具、材料和制作的技法不同,所产生的简洁、滋润、明快独特的艺术韵味也不同,是其它的绘画形式所不能代替的。水印木刻的过程较为复杂,先画稿,再刻板、再印刷,它不像别的画种表达直接,常有偶尔效果。水印木刻印制时有三个地方是需要严格考虑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的,与其他形式的版画对拓印的要求有所不同。

  第一湿纸。湿纸要湿度恰到好处,喷到半透明已是极限。接下来是闷纸,它可以精心控制每张纸的湿度,一般在30分钟以上。湿度适中的印纸可以使颜色渗入纸内且鲜艳滋润。

  第二调色。在调色的时候控制水量,意味着颜色的饱和度和色块的味道以及印刷的次数。颜色要厚印要薄印,取决于调色时加入水的多少。厚印时可加入一点浆糊,使边缘线较规整并且色块肌理得以保留。薄印纯色可加入一点淡墨:使颜色沉稳渗化,更具水印味道。印颜色水分大时,应加大印刷次数;而颜色浓度大时,要控制第一次印刷效果。要想取得清晰的肌理效果必须一次印成,避免印数过多肌理渗化,在调和颜料时要加大浓度可在水性颜料中混入粉性颜料并加时,印色均匀水分充足。

  第三上色笔的水量和马蹄莲的压力。这简单的涂色和擦印,它是最容易被忽视但又是最重要的环节。作者运用自身用水、用墨、用笔上的丰富经验在版材上绘制灵活多变,并用了适度的磨压,水色在纸上产生不稳定的印痕,出现了富有色彩的浓淡干湿、虚实、强弱变化的特殊效果。水印木刻把握水色在纸上的变化,可使作品虚实和谐,从而具有清新滋润气韵生动的美感。马蹄莲压力轻重也会影响画面印痕效果。印大面积色块时,马蹄莲压力宜轻,这样印出的色块较均匀。印小面积的色块、线、局部时,马蹄莲压力可重些,这样印出的色块边缘清晰、精致,与均匀轻松的大色块相比形成张弛有别的节奏感。

  在印制第一次还达不到理想效果时可以再一次洒湿纸面和木板全局或局部印刷。第二次的画面颜色会更为深沉,画面会产生干湿交替之丰富的变化,常常会产生奥妙无穷的效果。此外选材也比较重要,许多画家利用木板上的天然纹理把它印制在画面上,追求了水印木刻清新雅致浑然天成的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的形色表象,传递作品所蕴含的东方与本民族的审美取向。

  四、结语

  水印木刻版画的韵味常常体现为墨色浓淡干湿和黑白虚实的艺术追求,但不同墨色与彩色的灵活搭配作为水印木刻版画艺术语言上的重要特点同样得到版画家的注重。水印木刻版画中的色彩较之油印木刻版画更沉着含蓄。彩色和浓淡墨形成的丰富灰色相结合增加了水印木刻版画的韵味。

  水印木刻把水与印结合,使得水印版画产生明快而又沉稳的艺术效果,这些都体现了水印木刻版画艺术的独特的东方特质。水印木刻发展到今天不仅吸收了众多民族艺术的营养,也依赖于版画家对水印木刻的创作、技法、历史、理论等多项研究和总结。我们坚信这枝具有民族气质的艺术之花,会更加健壮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然然.水印木刻艺术的独特魅力.青岛大学,2011.

  [2]曹冯雅.浅谈水印木刻版画之创作.南京艺术学院,2012.

  [3]王斌.谈当下的水印木刻.南京艺术学院,2013.

  [4]杨瑛.浅谈水印木刻中“气韵”之说.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1(01).

  [5]王雅欣.水印木刻拓印的几种方法.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

  [6]周保平.水印木刻版画与文化传播.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01).

  [7]王斌.浅谈水印木刻的情感表达.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3(0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