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西方影视中的吸血鬼文化(2)
二、吸血鬼影视形象演变
近百年来,影视作品中吸血鬼的形象并非一成不变的。早期的吸血鬼题材电影中,作为恐怖电影的重要元素,吸血鬼的形象是阴森可怖的,面部表情狰狞僵硬,阴气逼人,给人以不寒而栗的感觉。影片有众多血腥暴力镜头,以体现吸血鬼嗜血的本性。而在近几年推出的电影电视剧中,吸血鬼形象有了很大变化,人物主角有年轻化趋势,吸血鬼也多以时尚的青春期少年的形象出现,比如《暮光之城》中的爱德华,《吸血鬼日记》中的斯蒂芬、戴蒙、埃琳娜等,以青春靓丽的高中生的形象出现,人物形象更前卫时尚,表情也不再僵硬,变得丰富起来。
如果说,性、暴力、嗜血、恐怖是早期吸血鬼题材电影的主题的话,那么,后来拍的影视作品的主题出现了一些变化。20世纪90年代的《惊情四百年》的伯爵历经四百年仍执著于爱情。《夜访吸血鬼》中吸血鬼的形象被更多的赋予人性的特征,其恐怖邪恶的形象在观众的心中得到了淡化。路易作为吸血鬼中的正义者开始对人的本性,生命的意义进行思考和探索。路易一直保留着人的良知,漫长的岁月中孤寂、自责、寂寞充彻着他的内心,他深刻地体会到永生的痛苦。对人性的探讨正是这部影片的持久魅力所在。进入21世纪后,吸血鬼影视风格则由沉重转为轻松,变成了以青春期青涩爱情为亮点的主题,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吸血鬼收视热潮再度掀起。这个时期的影视代表作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暮光之城》系列,美剧《吸血鬼日记》。吸血鬼的恐怖狰狞形象经过近百年变迁演变为充满神秘感、潇洒迷人的时尚少年形象。吸血鬼不再离群索居,也能和常人一样上学,工作,多数能和人友好相处。部分正直的吸血鬼成了素食主义者,不再伤人吸血,通过购买血库的血或吸食动物血为生,因此变得更具人性,有的吸血鬼甚至在人类危险时会挺身而出。从生活态度来讲,吸血鬼们从最初的颓废、迷茫、消极逐渐变得更加积极,生活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与人类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
三、吸血鬼文化流行原因分析
(一)人类对永生的向往和渴望
根据基督教的传说,亚当和夏娃因为原罪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从此人类失去了上帝的庇护,不仅要经历种种苦难,还要面对死亡的必然降临。死亡意识和对死亡的恐惧从此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的思想中。千百年来,作为食物链的最顶端,人类虽然傲视万物,可以改造世界,可仍脱不了死神的魔掌。在人类的意识中对死亡的恐惧总是如影随形,人类一直以来梦想可以像神一样不朽。然而有一个古老而神秘的种族却拥有永生的能力,他们从遥远的中世纪走来,承载了古老而悠久的传说。他们走出阴森的古堡和千年的棺木,隐没在茫茫人海里,他们冷酷而孤独,举止优雅而高贵,散发着暗夜中的魅惑。最重要的是,他们有着永远年轻的容颜和身体,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和超越常人的异能。如果你看过《V字特工队》,一定会对一个情节印象深刻,尊贵的红衣主教居然膜拜在吸血鬼脚下,情愿受他们的驱使,他说的一句话令人吃惊却发人深省,“如果换来的是永生,失去太阳又算得了什么”,永生,对人类的诱惑力大太了,为了永生人类宁愿牺牲太阳的温暖。人们渴望永生,源于人类对未来的不可预知,对死亡的极度恐惧,吸血鬼却可以轻而易举地摆脱这些烦恼,不管时间怎么改变,空间怎么转换,吸血鬼都将容颜永驻。这或许就是人们多少年来痴迷于吸血鬼传说的原因之一。
(二)爱情是影视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人的理想中,美好的爱情没有国界、时间、年龄和人种的限制。对爱情的向往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吸血鬼题材的影视作品往往以动人心魄,缠绵悱恻的爱情为主线,上演着一部部催人泪水跨越生死的“人鬼情未了”。早期的电影《惊情四百件》以华美的画面、强大的演员阵容、凄美的爱情故事、唯美的音乐、浪漫的气息赢得当年奥斯卡最佳服装、化妆、音效奖。德古拉伯爵穿越四百年的爱恋赢得人们的共鸣同情,人们发现原来吸血鬼也是有爱情的,因为永生更执著更持久更痴情。如果由英俊的汤姆克鲁斯和布拉德皮特合演的经典之作《夜访吸血鬼》描述了吸血鬼之间的爱恋纠葛的话,近年热播影视剧《暮光之城》和《吸血鬼日记》把吸血鬼的神秘和青春期的青涩之爱融合在一起,更是触动了人们的心弦,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收视狂潮。爱情如此美好,而青春的爱情犹如玫瑰花瓣上晶莹的露珠,更加珍贵,沁人心脾。
当然,吸血鬼素材的影视作品之所以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追捧,还源于其他因素。比如吸血鬼性格迥异,个性不同,展现了不同的人性,往往引人沉思;影视中出现的涉及宗教、风俗的种种传说也引发人们的兴趣;现在高科技的电影制作技术使得电影增加了魔幻、神奇的色彩,深受年轻人的喜爱,等等。
西方文化中,吸血鬼主题集永生、死亡、宗教、恐怖、爱情几大强大的主题于一身,每个时代吸血鬼的形象各不相同却又非常成功,大量的文学影视作品在娱乐观众的同时,也作为一种文化流传,吸引人们去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美]安妮·赖斯.夜访吸血鬼[M].姜秋霞,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2]周星,王宜文.影视艺术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陆启宏.巫师——人世间的魔鬼[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4]赵亮,周莉.西方血族文化绽放的人性和谐之花[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03).
[5]李荣涛.近年来好莱坞吸血鬼题材电影的深度开掘[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5).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